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我是一個乞丐,也是一名義工,手驅“風火輪”走遍大半個中國
文東紀實影像
1/21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姜小超,1978年出生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趙廟鎮一個叫姜莊的小村子裡,6歲不幸患上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失去了行走能力,9歲父親意外身亡,母親含辛茹苦的拉扯我們兄弟姊妹3人。迫於生活,13歲我開始外出乞討,20多年裡手驅“風火輪”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一邊乞討一邊傳遞正能量。講述丨姜小超,記錄丨文東。
2/21 13歲那年,一天書沒讀過的我,手驅板車軲轆,一路從太和划行到阜陽,後坐車去了福建金門縣,並在那裡開始了我的乞討生活。步行街、地下通道口都是我維持生計的地方。好心人很多,他們不僅給我錢和衣物,還會教我識字。這是多年前某次乞討時的場景。
3/21 為了認路,我總是一邊乞討一邊學習漢字,不認識的就問路人。幾年下來,一般的常見漢字就基本都認識了,也為後來我走遍大半個中國打下了基礎。對於流浪,我並沒有目的性,總是划著車軲轆,走哪是哪,就如同遊蕩在城市角落裡的“孤魂野鬼”一般。
4/21 起初在福建的7年時間裡,我主要活動在金門、長樂、石獅和廈門一帶。白天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乞討,晚上就躲在路邊或屋簷下睡覺,一年到頭難能睡上一次床。夏季,多睡在路邊,冬天則睡在通道或屋簷下。福建的氣候很好,相較我們安徽老家可以說是“冬暖夏涼”,正因如此才能讓我在戶外睡了那麼多年。
5/21 乞討是很艱辛的,常常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很少吃飯,那種休眠式的孤獨一般人很難想象。儘管好人很多,但也常常遭到白眼,那種眼神似乎在說:“你是社會的一隻寄生蟲”,走在大街上也會成為路人眼中的“焦點”。為此,內心曾無數次的掙扎過。
6/21 於是我常問自己:乞討到底為了什麼?活命,還是以此發家致富?我的答案是,活命。因為最初只是為了活命才背井離鄉出來乞討,從未想過把這當成一份職業,可除了乞討我還能幹點什麼?直到18歲那年,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要把自己活成古時“乞丐”的樣子,行走於江湖,討富濟貧。
7/21 1997年,香港迴歸後不久,我離開了福建,決定去遊歷全國,開始了“獨行俠”的生活。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將自己討來的錢多數捐給公益組織或個人,並積極的參加當地的各種自願者活動。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夠帶動更多人,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這是在一次旅途中,一位好心的路人幫我把車軲轆提上樓梯。
8/21 但,乞討依舊是我的主要經濟來源,只是意義有所不同。乞討時,我會將板車軲轆立在一邊防止溜走,然後“出攤”,不吆喝也不祈求,任憑路人給。為了激勵自己,我還曾寫下一句座右銘:乞討是我的生存之路,助人是我的精神支柱。因為助人為樂不僅能感染別人,還能感動自己。
9/21 記憶最深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後,我行走在福州的馬路上,看到路邊大屏幕一遍遍播放著震後的慘狀,心裡一下子就酸溜溜的,感到一陣壓抑。來到募捐點,當我將一塊一塊的零錢塞進募捐箱時,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既自豪又感動,那也是我第一次進入了媒體的視野。這張照片是當時在場的一名自願者拍攝的。
10/21 2008至2014年期間,我曾被人民網、新華網及多家地方媒體報道過。這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各級各類公益活動,每一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人生,都會讓我感到一種無比的快樂。我雖沒讀過書,甚至連普通話也說不好,但卻做了超過一百場的演說。
11/21 對於捐贈我已記不起有過多少回了,因為身上一旦有錢就會想著捐給有需要的人,所以從未留意過次數。這是2015年我向一所小學捐贈圖書後,與學生們一起看書的照片。那一天,我來到學校,看到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將410冊《弟子規》交給了學校,為的就是能夠普及傳統文化,讓孩子們懂得傳統美德。
12/21 我曾獲得過“阜陽市好人”、“阜陽市十大公益人物”、“阜陽市最美人物”及“安徽好人”等榮譽。其實,這些雖非我想要,但也是對我極大的肯定,說明我真真切切地做了一些與公益相關的事情。榮譽雖好,但在我看來,用行動感染他人更為重要。
13/21 2012至2018年期間,我曾多次被邀請參與各種演說、義賣活動,每一次提到的都是“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可我卻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太空洞,對於社會上很多人來說,就是你究竟幫助了別人多少錢,有沒有讓他們變得富裕或健康。我也傷心和難受過,因為他們不懂得“微公益”。
14/21 “微公益”這個詞,我是在白巖鬆老師的一次演講中聽到的,意思是說,金錢並不是公益的主體,而心靈的改變和安慰才是公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很多情況下,你給予對方金錢,是否考慮過“被捐助者”的心理?他們往往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這個社會的認可。
15/21 做公益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你無法瞭解“需求者”的心理,如果一味的強行捐贈,往往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他們有時需要金錢,但金錢往往又是傷害他們的利器。所以,真正的公益人,最先考慮的是受眾的心理。就如同這位鞏姓老哥,他實在需要錢維持生活,可偏偏執拗的寫下收條,為的是有一天他能還給我。
16/21 對我而言,我曾無數次幻想自己可以去拯救更多人,但是金錢和心理的安慰總不能讓受眾達到平衡。可我知道,只有身體力行才是影響他人的唯一標準。於是,2017年我投身網絡成為了一名正能量主播,用生活點滴踐行著公益。這對我而言,用行動去影響他人,從心理改變對方的社會認知,讓他們重獲生活的希望,也是公益的一種表達形式。
17/21 近兩年多來,我走遍了幾十個縣市,用自己的經歷去鼓舞那些殘疾或正處於困境中的人們。我希望,他們能夠獲得信心,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在陝西,有位扶貧幹部跟我說,扶貧要先扶志,這點我非常認可。許多人生陷入“死局”,不是沒有希望,而是缺乏改變自己現狀的信心。
18/21 多年來大家說我是一個公益人、是一名愛心人士,其實,我對這些稱呼並不喜歡。我更喜歡別人說我是一名義工,因為這樣才更加符合我的身份。我只是一名“公益的搬運者”,通過乞討所得,在某個時間段內集中幫助一個人或一個集體,代表著的卻是無數好心人的心意,而我只能準確的被稱為是一名自願者。
19/21 這輛“風火輪”不得不提,因為它陪伴我在這20多年裡去過20多個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讓我看遍了大半個中國。我對它的掌握,可能在全國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我可以手動驅使它以平均20邁的速度全速前進,我的雙手既是動力又是剎車,平衡度我把控的很好,現在幾乎零失誤。
20/21 回想這麼多年,收穫大於遺憾。收穫的是心裡的快樂,遺憾的是缺少對母親和弟弟妹妹的照顧。這是我母親,已經70歲了,目前她是我漂流在外最大的牽掛。如今我依舊在公益的路上行走著,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去到更多的地方幫助更多的人。
21/21 我是姜小超,一個行走在公益路上的“獨行俠”,正在用“風火輪”和雙手丈量著每一寸溫暖的土地,不為別的,只為有生之年的理想。我希望有一天,老人倒下了路人爭著去扶起,人人都爭做好人好事,那樣不僅是文明的崛起,也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如果你也有故事,請私信或留言。本組照片由姜小超提供,嚴禁轉載。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