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一組老照片:1860年,英法聯軍隨軍攝影師鏡頭下的北京城
曾經的王
1/33 費利斯·比託(Felice Beato),19世紀20年代出生於意大利,後加入英國國籍。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作為戰地攝影記者隨英、法聯軍來到中國,在中國北方拍攝了大量的、殘酷的戰爭場景,記錄了北京皇家園林被破壞之前的景象。曾被譽為“軍事報道攝影的先驅者之一”。圖為西黃寺清淨化城塔(班禪塔)。
2/33 安定門城樓上向西看到的內城北垣(城牆內外)。遠處城門是德勝門。安定門,元稱安貞門。此門為出兵征戰得勝而歸收兵之門,京都九門中有八門甕城內建築關帝廟,唯安定門內建真武廟,在諸門中獨具一格,建築整潔,佈局精練。
3/33 安定門內城北垣上面,清軍的大砲(已被英法聯軍指向了城裡)。城牆內建築是雍和宮。
4/33 清漪園萬壽山曇花閣(被毀前)。現已不存,後來慈禧在原址建了景福閣。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修建清漪園。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劫掠一空。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5/33 清漪園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佛香閣,已毀。1860年英法聯軍剛剛洗劫後的大報恩延壽寺。報恩寺除智慧海在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入侵無法拆毀外,均遭破壞。
6/33 清漪園萬壽山智慧海,現存。
7/33 第二次鴉片戰爭,荒涼的城牆下
8/33 長城
9/33 北海瓊島白塔遠眺。
10/33 北京古觀象臺,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依存古老的天文臺之一。擁有配套齊全的天文儀器:渾儀、簡儀、渾象、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
11/33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德、法兩國侵略者曾把這8件儀器連同臺下的渾儀、簡儀平分,各劫走5件。法國將儀器運至法國駐華大使館,後在1902年歸還。德國則將儀器運至波茨坦離宮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於1921年裝運回國,重新安置在觀象臺上。
12/33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進逼北京,為保護文物,將觀象臺下的渾儀、簡儀、漏壺等7件儀器運往南京。這7架儀器現在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臺和南京博物院。
13/33 觀象臺儀器製作精美,攀龍附鳳,展現了當時最高的工藝水平。特別是清制的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遊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14/33 清漪園萬壽山後山中部“四大部洲”。這組漢藏式的建築群,佔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1860年,建築被美法聯軍燒燬,光緒年間,在原地上修了一層香巖宗印之閣。1980年重建,基本恢復原貌。
15/33 北京孔廟大成殿。北京孔廟,又名“先師廟”。位於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13號,為中國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與南京夫子廟、吉林孔廟和曲阜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年)重建。佔地2.2萬平方米。
16/33 街景-內城店舖(旗人所居)“廣和號”綢布莊,經營“繭綢大布”。左邊是“致蘭齋”飯莊,有“滿洲餑餑”。
17/33 街景-外城店舖(漢人及其他族人所居)“恆聚齋”。
18/33 清漪園文昌閣城關,閣三層,樓頂大鐘指向6點30分,據推測這張照片可能就是在1860年此閣被毀當天或前一天拍攝。慈禧後來重建頤和園時,復建文昌閣城關,減為二層,結構也簡化了。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是頤和園內六座城關(紫氣東來城關、宿雲簷城關、寅輝城關、通雲城關、千峰彩翠城關、文昌閣城關)最大的一座。
19/33 天壇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前的様子。雷毀後重建,攢尖頂屋面和重簷坡度減小。現在的看上去沒原來尖了。
20/33 戰爭後的戰場,攻城的梯子七零八落,城牆上的大炮,城牆下豎起防止攻城的尖木樁帶
21/33 郊外的一處墳塋。
22/33 玉泉山靜明園定光塔。也稱玉峰塔,建於清乾隆年間。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的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遂命人將塔繪成圖,回北京後於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像(燃燈佛),因此也被稱為“定光塔”。
23/33 國子監碑林。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共63萬餘字。經書由蔣衡花費十二年的時間書寫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為主劉墉為副安排考訂蔣衡所書的經書並動工刻石。這部十三經刻石成於乾隆年間,故又被稱為“乾隆石經”。
24/33 英法聯軍
25/33 清漪園萬壽山花承閣多寶琉璃塔(清漪園被毀前)。也稱“多寶佛塔”。高16米,八面七層。 建於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而建造的。
26/33 正陽門城樓南面,甕城內,由箭樓城臺上向北拍攝。正陽門城樓、箭樓後毀於庚子之變,現存城樓復建於1906年。
27/33 皇宮紫禁城午門外。
28/33 雍和宮萬福閣,萬福閣,是雍和宮裡的最後一進大殿,造型宏偉,中間主樓為三層,左有延綏閣,右有永康閣。始建於乾隆十三至十四年間。
29/33 雍和宮萬福閣。
30/33 妙應寺白塔。元世祖忽必烈崇信佛法,迎釋迦佛舍利,於元朝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城西南遼塔舊址修建了這座大型喇嘛塔。是由當時尼波羅國(今尼泊爾)的工藝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31/33 清漪園治鏡閣。建於乾隆年間。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清漪園(頤和園前身)時,治鏡閣因孤懸湖中心而免遭厄運。至1886年慈禧命人重修頤和園時,治鏡閣已經因年久失修而破敗;同時,因為財力匱乏,慈禧將治鏡閣上的部分木石構件拆下,去營建的其他建築,治鏡閣由此廢棄。
32/33 天寧寺塔東北側小塔(外城西垣城牆外),現不存。
33/33 通州八里橋,原名永通橋,始建於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橋。1860年,八里橋一戰,清軍士兵揮舞著大刀長矛,面對洋槍大炮的英法聯軍。最終,近三萬清軍覆沒,八里橋失守,六千人的英法聯軍幾無傷亡。京城門戶洞開,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北京。如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八里橋仍巍然橫跨在古老的通惠河上,橋上依然留有英法聯軍槍炮彈痕,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滄桑歲月,也告誡後人,歷史是殘酷的,落後就要捱打。
2019-05-2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