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偽滿時期的東北邊陲小城,吉林省臨江市
迪比特愛歷史
1/10 臨江城城門。臨江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鴨綠江畔,與朝鮮半島隔江相望。自古以來臨江就是鴨綠江畔的邊陲重鎮,秦代時曾屬遼東郡。唐朝初年為安東都護府轄區,後為渤海國領地。渤海國曾設西京鴨淥府,在臨江置神鹿縣,今臨江古城遺址就是當時的神鹿縣治所。
2/10 偽滿時期的吉林省臨江市,賣菸葉的攤販。臨江原名貓耳山,因城西北有雙峰聳立,形似貓耳,故得名。後金時期為封禁區,今臨江市境內還有一座山叫封山,就是因為當年封禁而得名。清順治時期,開始在貓耳山設邊臺,派兵把守。1877年,在臨江城區設分防巡檢,建暑衙,修營壘,屬通化縣。後巡檢衙門遷駐八道江。今之南圍子,乃清統領左寶貴修建,在此設巡防營。
3/10 高處看到的臨江城。1902年8月4日(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初一),在此設縣,因瀕臨鴨綠江畔,因此得名臨江縣。首任知縣吳光國,以南圍子防營駐地為縣暑,改防營為捕盜營,移駐泡子北崖。
4/10 通往朝鮮半島的橋樑。清末民初,貓耳山一帶曾是反清抗俄以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中心,東北忠義抗俄救國軍、大刀會都曾在此活動。1932年,日軍侵佔臨江時,遭到大刀會和遼寧民眾自衛軍的英勇抵抗。
5/10 鴨綠江邊的船隻。1945年12月8日,臨江回到祖國懷抱。起初歸遼東省,1954年劃歸吉林省。1959年撤臨江縣,成立渾江市,市政府遷到八道江鎮。設臨江鎮,為渾江市轄鎮。1985年,撤銷臨江鎮,設立渾江市臨江區。1992年9月1日,臨江撤區改縣。1993年11月28日,臨江縣升為臨江市,由白山市代管。
6/10 臨江一個大戶人家的房屋。明末時匪患嚴重,垛樓上的白牆上依稀可以看到火銃射擊的銃眼痕跡。
7/10 鴨綠江中的帆船及對岸朝鮮的景色。
8/10 臨江附近,煙筒溝山谷風光。
9/10 臨江附近,煙筒溝煤礦正在進行爆破作業。
10/10 臨江附近,大栗子溝,正在開採中的煤礦。(圖片來源:《亞東印畫輯》,攝影時間為1939年)
2019-09-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