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河北一80後用1200件甲片自制鎧甲:用時16.5天,重45斤,刀槍不入
影像記錄者
1/14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而在這片幾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古戰場記錄著一代又一代荒涼與繁華。折戟沉沙,戰場上的古兵器很少能夠完整流傳到現代。即便擁有千年文明,武備文化依然有很多不可填補的空白。閆鵬,石家莊一名80後青年,因為傳承和熱愛,投身古兵器修復的工作中。
2/14 閆鵬的父親閆民,是一位古兵器修復專家。閆鵬大學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後進入當地一家電視臺工作。原本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而在2015年時,閆鵬卻選擇了辭職,回家“接班”——傳承父親的古刀劍修復技術。如今,閆鵬既是徒弟,又兼職閆民助理。他們通過高超的古代冷兵器修復技術,一把把殘缺、生鏽的古兵器再次獲得“重生”。
3/14 入行幾年裡,閆鵬修復過大大小小很多件古兵器,工作過程中他不僅對兵刃越愛越深,對防禦設備也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鎧甲,這種古時重要的防護裝備也成為閆鵬的鑽研對象,他想著能夠在自己的古兵修復工作室擺上一副漂亮的鎧甲。
4/14 除了工作,閆鵬酷愛逛古玩市場,懂行情又識貨,他淘到了不少寶貝。加上父親攢下來的、朋友送的……閆鵬把這些寶貝陳列起來,儼然一所小型展覽館。
5/14 鎧甲,在河北擁有悠久的歷史,此前,河北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了一領鐵鎧甲,鎧甲是用片魚鱗甲片編綴而成,領口方形,衣襟對開,甲片用麻繩組編而成,釺的腋下封口如短袖。總計用甲片2859片。時至宋朝,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重達40-50斤。宋軍以步兵為主力,身被重甲,負荷過重,成為其當時的短板。圖為有著古刀劍研磨“功底”的閆鵬,將一件件歷史久遠的甲片研磨的煥然一新。
6/14 自從萌生這個想法後,閆鵬開始多方蒐集。然而,由於古代鎧甲傳世極少,加上大多又都被博物館收藏,流落民間的少之又少。瞭解到這一情形後,閆鵬決定自己製作一副鎧甲。
7/14 為了詳細地瞭解古代鎧甲的發展歷史,閆鵬專門購買了幾本鎧甲方面書籍。經過研究對比之後,他對宋代的“扎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扎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無論是作戰功效還是外形,都很具代表性。”資料顯示,扎甲指方形的甲片直接用皮條,繩索互相穿組。甲片橫向縱向均互相疊壓,刀劍難入。
8/14 皮繩、甲片、工具……根據查閱的資料,閆鵬從網上購買了一系列相關的用具和原料。閆鵬於今年1月份開始製作,歷時77天,才陸陸續續地將這套鎧甲編綴完成。“如果按照每天8小時工作制,連續不斷地製作,這套鎧甲也就用了16.5天的時間。”閆鵬說。圖為工作室內的一面牆上,掛滿了父子倆平時修復古兵器所使用的的工具。
9/14 參照關於中國兵器書籍上的講解,閆鵬從網上買來1200多片甲片、15塊皮革、400多條皮繩,組裝編綴出一套重45斤的宋式扎甲。
10/14 扎甲在作戰中可防禦很多武器的入侵,它不僅刀槍不入,還能防止各種鈍器的猛擊造成的內傷。“在扎甲出現之前,很多鎧甲只能防禦各種刀劍槍等利器的傷害,但面對棍棒錘等鈍器時表現的束手無策。很多士兵會因為鈍器的猛擊造成嚴重的內傷,甚至死亡。”閆鵬稱,所以古人根據戰場的變化,不斷地對鎧甲進行創新和改造。
11/14 根據宋代扎甲的製作工藝,閆鵬也對鎧甲的頭部、胸部、背部做了加厚的墊層,可防禦各種鈍器的擊打。
12/14 整套鎧甲完全按照宋代形制復原,分為頭盔,頓項,肩甲,胸甲,背甲,批膊,臂甲,裙甲,庇褌,鶻尾等主要部分。為了搭配這副鎧甲,閆鵬又精心製作了一把弓。身著戰甲,手持弓箭,彷彿穿越回了古代戰場。
13/14 將沉甸甸的一身鎧甲穿上身,很快閆鵬的頭上便汗如雨下。“我這只是在‘靜止’的情況下,而且還身處在空調屋裡。”閆鵬笑著說,遙想古代士兵穿著這一身重鎧甲,在沙場上拼命搏殺時,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14/14 1968年,我國在位於河北保定滿城的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了一領鐵鎧甲,這是我國發掘的第一套完整的鎧甲。在歷史悠久的武備文化中,河北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同古刀劍一樣,每件古兵器都是有“生命”的,通過修復師們的精湛工藝,將其慢慢喚醒。
2019-07-1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