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亮劍》中的丁偉是縱隊司令,為何僅授少將銜?

電視劇中的縱隊司令是什麼級別?
10 個回答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2019-07-16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問題了。在八十年代已故李主席牽頭為西路軍正名之前,四方面軍、尤其是西路軍將領實際上是受到了普遍壓低的,這一點在軍銜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著名的“首長的首長”(陳錫聯將軍夫人的說法,意思是詹將軍是陳將軍的首長,雖然彼時陳將軍的實際地位要遠高於詹將軍。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的東西不談,陳將軍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和尊敬的!)詹才芳將軍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擔任了正軍級職務。但是,直到四九年整編,詹將軍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詹將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至於詹將軍不少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老部下都過意不去了。於是便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幕,一群上將給一位中將敬禮!從電視劇《亮劍》的劇情來看,丁偉和李雲龍、孔捷都是出身四方面軍。從黃、果版《亮劍》我們還能看出,李雲龍還參加了西路軍。雖然丁偉沒有參加西路軍、沒有揹負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的政治包袱,但是四方面軍出身這個政治包袱對於丁偉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問題了。在八十年代已故李主席牽頭為西路軍正名之前,四方面軍、尤其是西路軍將領實際上是受到了普遍壓低的,這一點在軍銜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著名的“首長的首長”(陳錫聯將軍夫人的說法,意思是詹將軍是陳將軍的首長,雖然彼時陳將軍的實際地位要遠高於詹將軍。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的東西不談,陳將軍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和尊敬的!)詹才芳將軍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擔任了正軍級職務。但是,直到四九年整編,詹將軍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詹將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至於詹將軍不少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老部下都過意不去了。於是便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幕,一群上將給一位中將敬禮!從電視劇《亮劍》的劇情來看,丁偉和李雲龍、孔捷都是出身四方面軍。從黃、果版《亮劍》我們還能看出,李雲龍還參加了西路軍。雖然丁偉沒有參加西路軍、沒有揹負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的政治包袱,但是四方面軍出身這個政治包袱對於丁偉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除此之外,電視劇《亮劍》還借孔捷之口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丁偉在東北期間打仗的同時還釀酒做生意,雖然這並不是中飽私囊,而是部隊自給自足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那就是丁偉膽大、喜歡打擦邊球,這一點和李雲龍非常類似。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丁偉身上揹負的處分恐怕不比“刺兒頭”李雲龍少!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問題了。在八十年代已故李主席牽頭為西路軍正名之前,四方面軍、尤其是西路軍將領實際上是受到了普遍壓低的,這一點在軍銜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著名的“首長的首長”(陳錫聯將軍夫人的說法,意思是詹將軍是陳將軍的首長,雖然彼時陳將軍的實際地位要遠高於詹將軍。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的東西不談,陳將軍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和尊敬的!)詹才芳將軍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擔任了正軍級職務。但是,直到四九年整編,詹將軍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詹將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至於詹將軍不少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老部下都過意不去了。於是便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幕,一群上將給一位中將敬禮!從電視劇《亮劍》的劇情來看,丁偉和李雲龍、孔捷都是出身四方面軍。從黃、果版《亮劍》我們還能看出,李雲龍還參加了西路軍。雖然丁偉沒有參加西路軍、沒有揹負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的政治包袱,但是四方面軍出身這個政治包袱對於丁偉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除此之外,電視劇《亮劍》還借孔捷之口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丁偉在東北期間打仗的同時還釀酒做生意,雖然這並不是中飽私囊,而是部隊自給自足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那就是丁偉膽大、喜歡打擦邊球,這一點和李雲龍非常類似。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丁偉身上揹負的處分恐怕不比“刺兒頭”李雲龍少!



綜上所述,丁偉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團級幹部、抗戰時期的團級幹部(或許在進軍東北之前或之初已經提升為過渡時期的編制旅級或後來的師級,但是劇中沒有提及,不便瞎猜。從團級直接提縱隊司令明顯不太可能,因此丁偉很可能擔任過旅長、師長一類職務)、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軍)級幹部、建國後的正軍級幹部,按這個資歷本就在可授中將、可授少將的範疇之內。加之四方面軍的背景和歷史上經常受處分,丁偉被授予少將軍銜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比起李雲龍,丁偉已經算是“進步快”了,李雲龍解放戰爭時期才是正師級,直到建國初期才擔任了副軍級的代理軍長(軍長因故不在崗,李雲龍是以副軍長職務代理軍長,並不是正軍職)。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問題了。在八十年代已故李主席牽頭為西路軍正名之前,四方面軍、尤其是西路軍將領實際上是受到了普遍壓低的,這一點在軍銜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著名的“首長的首長”(陳錫聯將軍夫人的說法,意思是詹將軍是陳將軍的首長,雖然彼時陳將軍的實際地位要遠高於詹將軍。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的東西不談,陳將軍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和尊敬的!)詹才芳將軍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擔任了正軍級職務。但是,直到四九年整編,詹將軍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詹將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至於詹將軍不少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老部下都過意不去了。於是便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幕,一群上將給一位中將敬禮!從電視劇《亮劍》的劇情來看,丁偉和李雲龍、孔捷都是出身四方面軍。從黃、果版《亮劍》我們還能看出,李雲龍還參加了西路軍。雖然丁偉沒有參加西路軍、沒有揹負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的政治包袱,但是四方面軍出身這個政治包袱對於丁偉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除此之外,電視劇《亮劍》還借孔捷之口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丁偉在東北期間打仗的同時還釀酒做生意,雖然這並不是中飽私囊,而是部隊自給自足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那就是丁偉膽大、喜歡打擦邊球,這一點和李雲龍非常類似。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丁偉身上揹負的處分恐怕不比“刺兒頭”李雲龍少!



綜上所述,丁偉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團級幹部、抗戰時期的團級幹部(或許在進軍東北之前或之初已經提升為過渡時期的編制旅級或後來的師級,但是劇中沒有提及,不便瞎猜。從團級直接提縱隊司令明顯不太可能,因此丁偉很可能擔任過旅長、師長一類職務)、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軍)級幹部、建國後的正軍級幹部,按這個資歷本就在可授中將、可授少將的範疇之內。加之四方面軍的背景和歷史上經常受處分,丁偉被授予少將軍銜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比起李雲龍,丁偉已經算是“進步快”了,李雲龍解放戰爭時期才是正師級,直到建國初期才擔任了副軍級的代理軍長(軍長因故不在崗,李雲龍是以副軍長職務代理軍長,並不是正軍職)。



不過,這一切都是電視劇中的劇情,並不是真實歷史。或許只是編劇或原著作者為了使丁偉和李雲龍級別對等、便於劇情展開而刻意為之。

丁偉是電視劇《亮劍》裡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能和任何一位開國將軍劃等號,或者說他是眾多開國將軍的一個“雜合體”、是融合了眾多開國將軍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本人沒有仔細閱讀過都樑的原著,只大致翻了翻,自然不便對原著評頭論足,這裡只就電視劇《亮劍》而論。為什麼丁偉曾經擔任過縱隊司令(四九年之後改為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誠然,五五年大授銜時,四野(原東北野戰軍)不少縱隊司令都被授予了中將、甚至上將軍銜。但是,被授予上將軍銜者、如李天佑將軍等實際上早已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不是正軍級(即前面提到的縱隊司令)。換言之,五五年大授銜時的正軍級將領基本上只被授予了中將和少將軍銜,並沒有正軍級上將存在!



那麼,同為正軍級,為什麼會出現中將和少將兩個不同的軍銜等級呢?因為五五年大授銜時,授予軍銜的標準不僅僅是彼時的現任軍銜,還涉及到資歷、歷史職務、軍功等方方面面。丁偉雖然是正軍級,但是根據黃志忠、果靜林版《亮劍》的說法,紅軍時期丁偉是團級、抗戰時期依然是團級,這就非常“吃虧”了,最典型體現便是在三枚勳章上,按丁偉的資歷只能是二、二、一,而在五五年大授銜時三個一的少將都是事實存在的!換言之,丁偉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並不佔優勢。



再說縱隊司令。從電視劇《亮劍》中交代的情況來看,丁偉的確擔任過縱隊司令,這是實打實的正軍職。但是,縱隊司令一職從四五年進軍東北到四九年二三月整編期間,總共存在了四年左右。早期擔任過縱隊司令、甚至副司令職務的不少將領,實際上在四九年已經進入了兵團級行列。而丁偉並沒有,直到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丁偉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換言之,丁偉很可能是四七、四八年才提的縱隊司令,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天佑、韓先楚將軍等人相比,他的資歷和歷史職務依然不佔優勢。但是,明顯要高於真實歷史上的“李瞎子”(特殊原因,就不寫具體姓名了),“李瞎子”是四六年擔任的縱隊副司令,四九年提的軍長,比丁偉實際上要低一級。但是,五五年大授銜時“李瞎子”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李瞎子”在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的軍功!其次是“李瞎子”沒有政治包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四方面軍和西路軍的問題了。在八十年代已故李主席牽頭為西路軍正名之前,四方面軍、尤其是西路軍將領實際上是受到了普遍壓低的,這一點在軍銜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著名的“首長的首長”(陳錫聯將軍夫人的說法,意思是詹將軍是陳將軍的首長,雖然彼時陳將軍的實際地位要遠高於詹將軍。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的東西不談,陳將軍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稱道和尊敬的!)詹才芳將軍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擔任了正軍級職務。但是,直到四九年整編,詹將軍的職務依然只是軍長。五五年大授銜時,詹將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至於詹將軍不少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老部下都過意不去了。於是便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幕,一群上將給一位中將敬禮!從電視劇《亮劍》的劇情來看,丁偉和李雲龍、孔捷都是出身四方面軍。從黃、果版《亮劍》我們還能看出,李雲龍還參加了西路軍。雖然丁偉沒有參加西路軍、沒有揹負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的政治包袱,但是四方面軍出身這個政治包袱對於丁偉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除此之外,電視劇《亮劍》還借孔捷之口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丁偉在東北期間打仗的同時還釀酒做生意,雖然這並不是中飽私囊,而是部隊自給自足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那就是丁偉膽大、喜歡打擦邊球,這一點和李雲龍非常類似。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丁偉身上揹負的處分恐怕不比“刺兒頭”李雲龍少!



綜上所述,丁偉是土地革命時期的團級幹部、抗戰時期的團級幹部(或許在進軍東北之前或之初已經提升為過渡時期的編制旅級或後來的師級,但是劇中沒有提及,不便瞎猜。從團級直接提縱隊司令明顯不太可能,因此丁偉很可能擔任過旅長、師長一類職務)、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軍)級幹部、建國後的正軍級幹部,按這個資歷本就在可授中將、可授少將的範疇之內。加之四方面軍的背景和歷史上經常受處分,丁偉被授予少將軍銜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比起李雲龍,丁偉已經算是“進步快”了,李雲龍解放戰爭時期才是正師級,直到建國初期才擔任了副軍級的代理軍長(軍長因故不在崗,李雲龍是以副軍長職務代理軍長,並不是正軍職)。



不過,這一切都是電視劇中的劇情,並不是真實歷史。或許只是編劇或原著作者為了使丁偉和李雲龍級別對等、便於劇情展開而刻意為之。

狄飞惊
2019-10-14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先看看丁偉的原型,開國少將鍾偉

鍾偉,紅軍時任十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縱隊改軍,鍾偉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縱隊就等於軍,縱隊司令等於軍長。

1955年5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對當時軍官的每一個職務規定了詳細的編制軍銜,這是授銜最直接的依據,陸軍軍官編制軍銜規定如下:

上將——中將:兵團(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將——上將:兵團(集團軍)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

中將:軍長、軍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少將——中將:副軍長、軍副政治委員,兵團炮兵、坦克兵、後勤、技術主任。

這樣來看,軍長應授予中將銜,但鍾偉時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正軍級,卻只授予了少將銜,只和副軍長持平,授少將銜確實低了。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先看看丁偉的原型,開國少將鍾偉

鍾偉,紅軍時任十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縱隊改軍,鍾偉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縱隊就等於軍,縱隊司令等於軍長。

1955年5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對當時軍官的每一個職務規定了詳細的編制軍銜,這是授銜最直接的依據,陸軍軍官編制軍銜規定如下:

上將——中將:兵團(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將——上將:兵團(集團軍)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

中將:軍長、軍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少將——中將:副軍長、軍副政治委員,兵團炮兵、坦克兵、後勤、技術主任。

這樣來看,軍長應授予中將銜,但鍾偉時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正軍級,卻只授予了少將銜,只和副軍長持平,授少將銜確實低了。

四野縱隊司令的授銜情況

跟四野其他縱隊司令、軍長相比,鍾偉的少將銜也是略吃虧的。

四野的12個縱隊剛成立時,縱隊司令如下:

1縱李天佑、2縱劉震、3縱韓先楚、4縱吳克華、5縱萬毅、6縱洪學智、7縱鄧華、8縱黃永勝、9縱詹才芳、10縱梁興初、11縱賀晉年、12縱鍾偉。

這12個縱隊司令中,只有賀晉年、鍾偉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縱隊司令都是中將和上將。

就算加上12個縱隊的政委,也只有段蘇權、李中權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政委都是中將。

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鍾偉個人原因,另一方面是整體原因。

1955年授銜時,全軍有50多個縱隊,按照規定標準能授中將銜的有200多個,但中將的名額一共只有175個,尤其是四野已經佔了43箇中將名額,不可能所有縱隊司令和政委都授中將,否則你讓人家一、二、三野怎麼想?也要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嘛!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先看看丁偉的原型,開國少將鍾偉

鍾偉,紅軍時任十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縱隊改軍,鍾偉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縱隊就等於軍,縱隊司令等於軍長。

1955年5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對當時軍官的每一個職務規定了詳細的編制軍銜,這是授銜最直接的依據,陸軍軍官編制軍銜規定如下:

上將——中將:兵團(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將——上將:兵團(集團軍)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

中將:軍長、軍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少將——中將:副軍長、軍副政治委員,兵團炮兵、坦克兵、後勤、技術主任。

這樣來看,軍長應授予中將銜,但鍾偉時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正軍級,卻只授予了少將銜,只和副軍長持平,授少將銜確實低了。

四野縱隊司令的授銜情況

跟四野其他縱隊司令、軍長相比,鍾偉的少將銜也是略吃虧的。

四野的12個縱隊剛成立時,縱隊司令如下:

1縱李天佑、2縱劉震、3縱韓先楚、4縱吳克華、5縱萬毅、6縱洪學智、7縱鄧華、8縱黃永勝、9縱詹才芳、10縱梁興初、11縱賀晉年、12縱鍾偉。

這12個縱隊司令中,只有賀晉年、鍾偉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縱隊司令都是中將和上將。

就算加上12個縱隊的政委,也只有段蘇權、李中權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政委都是中將。

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鍾偉個人原因,另一方面是整體原因。

1955年授銜時,全軍有50多個縱隊,按照規定標準能授中將銜的有200多個,但中將的名額一共只有175個,尤其是四野已經佔了43箇中將名額,不可能所有縱隊司令和政委都授中將,否則你讓人家一、二、三野怎麼想?也要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嘛!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平衡,需要犧牲,那為啥要犧牲鍾偉?

一是鍾偉履歷中有小瑕疵。鍾偉擔任縱隊司令(軍長)時,是從師長直接提拔上來的,沒有經歷縱隊副司令(副軍長),這本身不是問題,但當需要犧牲時,就成了資歷問題。

二是鍾偉吃過大敗仗。渡江戰役之後,鍾偉不聽上級指示輕敵冒進,在青樹坪一戰被白崇禧伏擊,損失慘重,這是我軍渡江後為數極少的大敗仗,而同時期其他將領表現很穩,鍾偉這個大跟頭摔的真不是時候,讓自己吃了大虧。

綜合上述因素,鍾偉就被降格授了少將銜,不過鍾偉擔任的軍職可一點都不低,他先後擔任廣西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

再看看丁偉的履歷,與鍾偉完全一致

丁偉抗戰時任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但這個團是八路軍自己編出來的,沒有國民政府的編制和番號;解放戰爭期間,和鍾偉一樣,也曾任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建國後,和鍾偉一樣,也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時,縱隊統一改編為軍,丁偉的縱隊司令就是軍長。

丁偉的原型就是鍾偉,不過是改了一個姓而已,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先看看丁偉的原型,開國少將鍾偉

鍾偉,紅軍時任十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縱隊改軍,鍾偉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縱隊就等於軍,縱隊司令等於軍長。

1955年5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對當時軍官的每一個職務規定了詳細的編制軍銜,這是授銜最直接的依據,陸軍軍官編制軍銜規定如下:

上將——中將:兵團(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將——上將:兵團(集團軍)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

中將:軍長、軍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少將——中將:副軍長、軍副政治委員,兵團炮兵、坦克兵、後勤、技術主任。

這樣來看,軍長應授予中將銜,但鍾偉時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正軍級,卻只授予了少將銜,只和副軍長持平,授少將銜確實低了。

四野縱隊司令的授銜情況

跟四野其他縱隊司令、軍長相比,鍾偉的少將銜也是略吃虧的。

四野的12個縱隊剛成立時,縱隊司令如下:

1縱李天佑、2縱劉震、3縱韓先楚、4縱吳克華、5縱萬毅、6縱洪學智、7縱鄧華、8縱黃永勝、9縱詹才芳、10縱梁興初、11縱賀晉年、12縱鍾偉。

這12個縱隊司令中,只有賀晉年、鍾偉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縱隊司令都是中將和上將。

就算加上12個縱隊的政委,也只有段蘇權、李中權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政委都是中將。

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鍾偉個人原因,另一方面是整體原因。

1955年授銜時,全軍有50多個縱隊,按照規定標準能授中將銜的有200多個,但中將的名額一共只有175個,尤其是四野已經佔了43箇中將名額,不可能所有縱隊司令和政委都授中將,否則你讓人家一、二、三野怎麼想?也要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嘛!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平衡,需要犧牲,那為啥要犧牲鍾偉?

一是鍾偉履歷中有小瑕疵。鍾偉擔任縱隊司令(軍長)時,是從師長直接提拔上來的,沒有經歷縱隊副司令(副軍長),這本身不是問題,但當需要犧牲時,就成了資歷問題。

二是鍾偉吃過大敗仗。渡江戰役之後,鍾偉不聽上級指示輕敵冒進,在青樹坪一戰被白崇禧伏擊,損失慘重,這是我軍渡江後為數極少的大敗仗,而同時期其他將領表現很穩,鍾偉這個大跟頭摔的真不是時候,讓自己吃了大虧。

綜合上述因素,鍾偉就被降格授了少將銜,不過鍾偉擔任的軍職可一點都不低,他先後擔任廣西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

再看看丁偉的履歷,與鍾偉完全一致

丁偉抗戰時任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但這個團是八路軍自己編出來的,沒有國民政府的編制和番號;解放戰爭期間,和鍾偉一樣,也曾任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建國後,和鍾偉一樣,也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時,縱隊統一改編為軍,丁偉的縱隊司令就是軍長。

丁偉的原型就是鍾偉,不過是改了一個姓而已,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

授銜時的特殊案例

上面的幹部級別與授銜比照關係只是一般規則,具體授銜是有特殊案例的,比如韓先楚。

按照規則,副兵團級一般授中將,但韓先楚卻授了上將。

韓先楚在解放戰爭時就在四野三縱擔任縱隊司令,1948年後又擔任第40軍軍長,一開始和鍾偉(丁偉)的級別一樣,但他同時兼任兵團副司令,因此屬於副兵團級。

不過韓先楚的戰功不是鍾偉(丁偉)能比的,他先是力排眾議,率軍解放海南島,立下首功;後來又率軍抗美援朝,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書記。

對比鍾偉的摔跟頭,韓先楚亮點頻出,有這兩個戰功墊底,上將是沒跑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国产经典剧大全
2019-09-09

電視劇《亮劍》中縱隊司令即是後來的軍,不過是為了方便在戰時調配部隊而做的一種調整,縱隊司令在55年授勳的時候大多數確實是中將,而且丁偉是四野的戰將林彪的愛將,按說應該給一箇中將的,給中將就是因為他和李雲龍一樣,犯錯誤過多。

電視劇《亮劍》中縱隊司令即是後來的軍,不過是為了方便在戰時調配部隊而做的一種調整,縱隊司令在55年授勳的時候大多數確實是中將,而且丁偉是四野的戰將林彪的愛將,按說應該給一箇中將的,給中將就是因為他和李雲龍一樣,犯錯誤過多。

在丁偉抱怨自己僅僅是少將時,李雲龍和老孔就說過丁偉偷偷賣酒的事兒,也是一個錯沒少犯的人。在軍事學院也能夠看出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不過丁偉的軍事素養長期發展的話肯定是要比李雲龍好的。在團一級崗位上丁偉和李雲龍可能差不多,但是丁偉的大局觀要比李雲龍和老孔強的多,這從他們三人最後的畢業論文也可以看出來。

電視劇《亮劍》中縱隊司令即是後來的軍,不過是為了方便在戰時調配部隊而做的一種調整,縱隊司令在55年授勳的時候大多數確實是中將,而且丁偉是四野的戰將林彪的愛將,按說應該給一箇中將的,給中將就是因為他和李雲龍一樣,犯錯誤過多。

在丁偉抱怨自己僅僅是少將時,李雲龍和老孔就說過丁偉偷偷賣酒的事兒,也是一個錯沒少犯的人。在軍事學院也能夠看出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不過丁偉的軍事素養長期發展的話肯定是要比李雲龍好的。在團一級崗位上丁偉和李雲龍可能差不多,但是丁偉的大局觀要比李雲龍和老孔強的多,這從他們三人最後的畢業論文也可以看出來。

电视剧里看历史
2019-03-22

誠邀,如題。授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55年為了軍銜制度順利的推行,毛主席親自點將,指派彭德懷和羅榮桓兩位元帥級別的軍界大佬作為為軍銜評定的負責人,人民對新中國第一次軍銜制度的期待可見一斑。那麼為何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在55年僅被評為少將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誠邀,如題。授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55年為了軍銜制度順利的推行,毛主席親自點將,指派彭德懷和羅榮桓兩位元帥級別的軍界大佬作為為軍銜評定的負責人,人民對新中國第一次軍銜制度的期待可見一斑。那麼為何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在55年僅被評為少將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其一,少將是軍級幹部普遍的軍銜之一

解放軍的縱隊其實就是後面的軍,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其實和代軍長的老李其實是一個等級,由此看來,軍級幹部授予少將軍銜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

誠邀,如題。授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55年為了軍銜制度順利的推行,毛主席親自點將,指派彭德懷和羅榮桓兩位元帥級別的軍界大佬作為為軍銜評定的負責人,人民對新中國第一次軍銜制度的期待可見一斑。那麼為何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在55年僅被評為少將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其一,少將是軍級幹部普遍的軍銜之一

解放軍的縱隊其實就是後面的軍,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其實和代軍長的老李其實是一個等級,由此看來,軍級幹部授予少將軍銜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

其二,丁偉自己的錯誤

老李對於丁偉的不滿也有一番看法。那就是”就沒有你丁偉不敢幹的事情,在東北的時候不光打仗,還做著生意一邊打帳一邊釀酒,不光自己喝還往外兜售”,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嚴重違反軍紀的,當然林彪基於丁偉出色的軍事才能沒有追究,然而這必定會成為丁偉簡歷的黑點。

誠邀,如題。授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55年為了軍銜制度順利的推行,毛主席親自點將,指派彭德懷和羅榮桓兩位元帥級別的軍界大佬作為為軍銜評定的負責人,人民對新中國第一次軍銜制度的期待可見一斑。那麼為何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在55年僅被評為少將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其一,少將是軍級幹部普遍的軍銜之一

解放軍的縱隊其實就是後面的軍,作為縱隊司令的丁偉其實和代軍長的老李其實是一個等級,由此看來,軍級幹部授予少將軍銜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

其二,丁偉自己的錯誤

老李對於丁偉的不滿也有一番看法。那就是”就沒有你丁偉不敢幹的事情,在東北的時候不光打仗,還做著生意一邊打帳一邊釀酒,不光自己喝還往外兜售”,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嚴重違反軍紀的,當然林彪基於丁偉出色的軍事才能沒有追究,然而這必定會成為丁偉簡歷的黑點。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度度狼gg
2019-08-22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鍾偉少將)

既然部隊改稱了,那軍事主官也得相應改稱,所有的縱隊司令就全部成為“軍長”,比如《亮劍》裡丁偉的部分原型鍾偉將軍,就由第12縱隊司令員改稱第49軍軍長,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改稱為第38軍軍長。

但是在解放軍序列的“軍”上面,還有個“兵團”建制,僅四野就編組了第12、13、14、15四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轄至少三個軍。那麼兵團司令、副司令的人選怎麼產生呢?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從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下來任職 ,比如四野副司令員蕭勁光出任第12兵團司令,四野參謀長劉亞樓出任第14兵團司令等;其二就是在原縱隊司令中,選擇資歷深厚的出任兵團副司令員(有的繼續兼著軍長),比如李天佑任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兼38軍軍長,韓先楚任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鍾偉少將)

既然部隊改稱了,那軍事主官也得相應改稱,所有的縱隊司令就全部成為“軍長”,比如《亮劍》裡丁偉的部分原型鍾偉將軍,就由第12縱隊司令員改稱第49軍軍長,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改稱為第38軍軍長。

但是在解放軍序列的“軍”上面,還有個“兵團”建制,僅四野就編組了第12、13、14、15四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轄至少三個軍。那麼兵團司令、副司令的人選怎麼產生呢?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從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下來任職 ,比如四野副司令員蕭勁光出任第12兵團司令,四野參謀長劉亞樓出任第14兵團司令等;其二就是在原縱隊司令中,選擇資歷深厚的出任兵團副司令員(有的繼續兼著軍長),比如李天佑任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兼38軍軍長,韓先楚任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



李天佑在三打四平時就曾經以第1縱隊司令的身份,同時統一指揮三個縱隊作戰,資歷是顯然的,因為他是八路軍最初整編的16個主力團長之一,115師686團團長,整編前的紅軍職務至少也是師長起,根據統計,這16個團長在55年授銜時,最低為中將軍銜,李天佑則為開國上將。

由此可見,雖然都曾經是野戰軍縱隊司令和後來的軍長,但是能否最後達到“兵團級”或“副兵團級”是授銜時非常重要的考量,這就需要根據資歷和戰功來綜合考慮了。而按照授銜規則:正軍級、副軍級多數授少將銜,副兵團級多數授中將銜、兵團級多數授上將銜,丁偉、李雲龍和孔捷都是軍級幹部,並沒有達到副兵團級,也不是八路軍最初的主力團長,因此授少將軍銜完全沒毛病。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鍾偉少將)

既然部隊改稱了,那軍事主官也得相應改稱,所有的縱隊司令就全部成為“軍長”,比如《亮劍》裡丁偉的部分原型鍾偉將軍,就由第12縱隊司令員改稱第49軍軍長,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改稱為第38軍軍長。

但是在解放軍序列的“軍”上面,還有個“兵團”建制,僅四野就編組了第12、13、14、15四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轄至少三個軍。那麼兵團司令、副司令的人選怎麼產生呢?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從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下來任職 ,比如四野副司令員蕭勁光出任第12兵團司令,四野參謀長劉亞樓出任第14兵團司令等;其二就是在原縱隊司令中,選擇資歷深厚的出任兵團副司令員(有的繼續兼著軍長),比如李天佑任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兼38軍軍長,韓先楚任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



李天佑在三打四平時就曾經以第1縱隊司令的身份,同時統一指揮三個縱隊作戰,資歷是顯然的,因為他是八路軍最初整編的16個主力團長之一,115師686團團長,整編前的紅軍職務至少也是師長起,根據統計,這16個團長在55年授銜時,最低為中將軍銜,李天佑則為開國上將。

由此可見,雖然都曾經是野戰軍縱隊司令和後來的軍長,但是能否最後達到“兵團級”或“副兵團級”是授銜時非常重要的考量,這就需要根據資歷和戰功來綜合考慮了。而按照授銜規則:正軍級、副軍級多數授少將銜,副兵團級多數授中將銜、兵團級多數授上將銜,丁偉、李雲龍和孔捷都是軍級幹部,並沒有達到副兵團級,也不是八路軍最初的主力團長,因此授少將軍銜完全沒毛病。



也有特例拔高的,即資歷特別深厚或戰功特別巨大的,比如第4兵團司令員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第12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

比較正常的情況,則第49軍軍長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跟《亮劍》裡的三位比較吻合,而李雲龍原型之一的王近山將軍,因為已經擔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所以被授予中將軍銜。

正軍和副兵團,就是個坎。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鍾偉少將)

既然部隊改稱了,那軍事主官也得相應改稱,所有的縱隊司令就全部成為“軍長”,比如《亮劍》裡丁偉的部分原型鍾偉將軍,就由第12縱隊司令員改稱第49軍軍長,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改稱為第38軍軍長。

但是在解放軍序列的“軍”上面,還有個“兵團”建制,僅四野就編組了第12、13、14、15四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轄至少三個軍。那麼兵團司令、副司令的人選怎麼產生呢?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從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下來任職 ,比如四野副司令員蕭勁光出任第12兵團司令,四野參謀長劉亞樓出任第14兵團司令等;其二就是在原縱隊司令中,選擇資歷深厚的出任兵團副司令員(有的繼續兼著軍長),比如李天佑任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兼38軍軍長,韓先楚任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



李天佑在三打四平時就曾經以第1縱隊司令的身份,同時統一指揮三個縱隊作戰,資歷是顯然的,因為他是八路軍最初整編的16個主力團長之一,115師686團團長,整編前的紅軍職務至少也是師長起,根據統計,這16個團長在55年授銜時,最低為中將軍銜,李天佑則為開國上將。

由此可見,雖然都曾經是野戰軍縱隊司令和後來的軍長,但是能否最後達到“兵團級”或“副兵團級”是授銜時非常重要的考量,這就需要根據資歷和戰功來綜合考慮了。而按照授銜規則:正軍級、副軍級多數授少將銜,副兵團級多數授中將銜、兵團級多數授上將銜,丁偉、李雲龍和孔捷都是軍級幹部,並沒有達到副兵團級,也不是八路軍最初的主力團長,因此授少將軍銜完全沒毛病。



也有特例拔高的,即資歷特別深厚或戰功特別巨大的,比如第4兵團司令員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第12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

比較正常的情況,則第49軍軍長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跟《亮劍》裡的三位比較吻合,而李雲龍原型之一的王近山將軍,因為已經擔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所以被授予中將軍銜。

正軍和副兵團,就是個坎。

史论纵横
2019-10-10

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司令應該授予什麼樣的軍銜

首先要鬧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是我軍在特殊時期特殊的編制,除了我軍,別的部隊沒有這個編制,當然這也是一種非正規的軍事編制,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我軍發展太快,部隊調整性很大,因此就有了縱隊這個編制,縱隊在解放戰爭前期相當於師一級的單位,在解放戰爭後期相當於軍一級的單位,但並不等同於軍。

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司令應該授予什麼樣的軍銜

首先要鬧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是我軍在特殊時期特殊的編制,除了我軍,別的部隊沒有這個編制,當然這也是一種非正規的軍事編制,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我軍發展太快,部隊調整性很大,因此就有了縱隊這個編制,縱隊在解放戰爭前期相當於師一級的單位,在解放戰爭後期相當於軍一級的單位,但並不等同於軍。

因為師一級、軍一級單位是固定的,一個軍下面有多少師,一個師下面有多少團都是固定的,但是縱隊就不一樣了,下面可以有兩個師,也可以有五個師,這就看縱隊的發展了,在解放戰爭前期,縱隊可能就是師一級的單位,多也多不了哪去,但是打著打著人就多了,畢竟俘虜敵軍就可以收編,擴充到自己的隊伍中,因此在解放戰爭後期將縱隊改編的時候,大部分都變成了軍。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基本是一個頂一個組建了12個軍,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就是中原野戰軍的第4縱隊組成了人民解放軍第13軍第14軍。而第17軍是用中野的第11縱隊加上一些地方部隊合編而成。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一共55個縱隊,後來改編成軍的時候,實際組建了67個軍。

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司令應該授予什麼樣的軍銜

首先要鬧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是我軍在特殊時期特殊的編制,除了我軍,別的部隊沒有這個編制,當然這也是一種非正規的軍事編制,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我軍發展太快,部隊調整性很大,因此就有了縱隊這個編制,縱隊在解放戰爭前期相當於師一級的單位,在解放戰爭後期相當於軍一級的單位,但並不等同於軍。

因為師一級、軍一級單位是固定的,一個軍下面有多少師,一個師下面有多少團都是固定的,但是縱隊就不一樣了,下面可以有兩個師,也可以有五個師,這就看縱隊的發展了,在解放戰爭前期,縱隊可能就是師一級的單位,多也多不了哪去,但是打著打著人就多了,畢竟俘虜敵軍就可以收編,擴充到自己的隊伍中,因此在解放戰爭後期將縱隊改編的時候,大部分都變成了軍。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基本是一個頂一個組建了12個軍,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就是中原野戰軍的第4縱隊組成了人民解放軍第13軍第14軍。而第17軍是用中野的第11縱隊加上一些地方部隊合編而成。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一共55個縱隊,後來改編成軍的時候,實際組建了67個軍。

實際上要是早期是縱隊司令的話,後來基本都評為中將以上軍銜,但是早期的縱隊司令在55年授銜的時候職務基本也都是正副兵團司令了,一個兵團下面都是好幾個縱隊。而丁偉是從縱隊司令變成軍長,按理說一個正軍級是有資格擔任中將的,只能說丁偉這個縱隊司令提的可能是有點晚。

正常來說縱隊司令,到1955年的時候都不應該只是一個軍長。

丁偉以軍長的職務授少將銜沒毛病,但是以紅軍時期的團長給個少將銜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從上面可以分析出,丁偉、孔捷以軍長,李雲龍以代理軍長的職務授予少將軍銜都沒毛病,有毛病的是他們的資歷實在老,升遷實在太慢,以他們的資歷不可能在1955年的時候就是個軍級幹部,更不可能授予個少將銜。

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司令應該授予什麼樣的軍銜

首先要鬧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編制?縱隊是我軍在特殊時期特殊的編制,除了我軍,別的部隊沒有這個編制,當然這也是一種非正規的軍事編制,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我軍發展太快,部隊調整性很大,因此就有了縱隊這個編制,縱隊在解放戰爭前期相當於師一級的單位,在解放戰爭後期相當於軍一級的單位,但並不等同於軍。

因為師一級、軍一級單位是固定的,一個軍下面有多少師,一個師下面有多少團都是固定的,但是縱隊就不一樣了,下面可以有兩個師,也可以有五個師,這就看縱隊的發展了,在解放戰爭前期,縱隊可能就是師一級的單位,多也多不了哪去,但是打著打著人就多了,畢竟俘虜敵軍就可以收編,擴充到自己的隊伍中,因此在解放戰爭後期將縱隊改編的時候,大部分都變成了軍。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基本是一個頂一個組建了12個軍,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就是中原野戰軍的第4縱隊組成了人民解放軍第13軍第14軍。而第17軍是用中野的第11縱隊加上一些地方部隊合編而成。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一共55個縱隊,後來改編成軍的時候,實際組建了67個軍。

實際上要是早期是縱隊司令的話,後來基本都評為中將以上軍銜,但是早期的縱隊司令在55年授銜的時候職務基本也都是正副兵團司令了,一個兵團下面都是好幾個縱隊。而丁偉是從縱隊司令變成軍長,按理說一個正軍級是有資格擔任中將的,只能說丁偉這個縱隊司令提的可能是有點晚。

正常來說縱隊司令,到1955年的時候都不應該只是一個軍長。

丁偉以軍長的職務授少將銜沒毛病,但是以紅軍時期的團長給個少將銜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從上面可以分析出,丁偉、孔捷以軍長,李雲龍以代理軍長的職務授予少將軍銜都沒毛病,有毛病的是他們的資歷實在老,升遷實在太慢,以他們的資歷不可能在1955年的時候就是個軍級幹部,更不可能授予個少將銜。

關於丁偉的背景已經交代過了,那是紅軍時期的主力團,到八路軍建軍後還是帶番號的標準團,這一點不像新一團,新二團,獨立團這些野雞團,八路軍接受改編的,一共也就12個標準團,再加上教導團、特務團什麼的才16個,這16個團長後來有13個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其中6個被授予上將軍銜,7個被授予中將軍銜,所以,以丁偉這個資歷任命一個少將明顯有點侮辱丁偉了,難怪丁偉說和他一起提縱隊司令的陳大麻子還弄箇中將。

其實這很可能就是導演另有深意的打李雲龍、丁偉、孔捷他們三個人的臉,他們三個都是紅四方面軍的人,要講究根正苗紅,顯然紅四方面軍捱了點張國燾的瓜落,最後李雲龍自殺,丁偉失蹤,這都不敢往下想啊,細思極恐啊!

苍茫大地顾炜斌
2019-08-22

《亮劍》中的丁偉作為解放戰爭時的縱隊司令員,五五年授少將銜屬正常。

五五年開國將帥大授銜是以一九五二年軍委給各高級將領定的級別為基礎的。

實際授銜時情況又極其複雜,級別和軍銜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要綜合考慮各將領的軍功、資歷、各個山頭的平衡。

具體情況摘錄如下,讀者可看出點端倪:

五五年授五五名上將,三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33名,副兵團級19名,準兵團級一名:賀炳炎,無軍隊級別兩人。可見上將的基本級別是正、副兵團級,最低也是準兵團級。

授175名中將,五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1名徐立清(和羅榮恆負責軍銜初評,高風亮節,本是穩穩的上將,屬特例,下文不再討論),副兵團級22名,準兵團級53名,正軍級96名,無軍隊級別三名都是少數民族軍官。中將的主力是準兵團級和正軍級。

少將798名,六個級別,分別是副兵團級1名賀晉年,準兵團級3名,解方、陳沂、段蘇權,賀晉年、段蘇權是特殊情況,下文也不再討論;正軍級107名;副軍級216名;準軍級344名;正師級125名;無軍隊級別兩人,後正師級併入準軍級。可見少將的主力是副軍級和準軍級,作為正軍級這一等級也是少將銜人選的重要補充。

好,現在請文友們跟蒼茫大地一起分析一下鍾偉的軍銜授得高了還是低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正軍級的,與上將無緣是一目瞭然,授中將正常,授少將也無不可,中將中副兵團級的也有22名。以上面史料為據,五二年評定為正軍級的203人中,107人授少將,96人授中將,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林總羅帥帳下將星如雲,五五年實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鍾偉在兵將最足的四野和其它四大野戰軍去平衡,本就有點吃虧;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說他隨四野挺進江南後,又率四野49軍因突擊神速,在青樹坪鑽入國軍華中剿總白崇禧的口袋陣,最終儘管因鍾偉所部戰鬥作風驃悍,衝出小諸葛的重圍,但傷亡也在13000人,是?解放軍渡江後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另一仗是金門戰役。這多少也影響了鍾偉的軍銜。

所以,鍾偉授個少將,本也不算太虧,後來很能打仗又生性鯁直的他想要老首長林總去替他講講情,被林總剋了一頓。主席很愛惜人才,考慮到四野出身的中將中還有部分在建國前職務、戰功低於鍾偉,如開國中將田維揚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級別遠低於四十九軍鍾偉軍長,後來親自將他低銜高聘,任他為北京軍區參謀長,那就當中將在使用囉!


《亮劍》中的丁偉作為解放戰爭時的縱隊司令員,五五年授少將銜屬正常。

五五年開國將帥大授銜是以一九五二年軍委給各高級將領定的級別為基礎的。

實際授銜時情況又極其複雜,級別和軍銜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要綜合考慮各將領的軍功、資歷、各個山頭的平衡。

具體情況摘錄如下,讀者可看出點端倪:

五五年授五五名上將,三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33名,副兵團級19名,準兵團級一名:賀炳炎,無軍隊級別兩人。可見上將的基本級別是正、副兵團級,最低也是準兵團級。

授175名中將,五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1名徐立清(和羅榮恆負責軍銜初評,高風亮節,本是穩穩的上將,屬特例,下文不再討論),副兵團級22名,準兵團級53名,正軍級96名,無軍隊級別三名都是少數民族軍官。中將的主力是準兵團級和正軍級。

少將798名,六個級別,分別是副兵團級1名賀晉年,準兵團級3名,解方、陳沂、段蘇權,賀晉年、段蘇權是特殊情況,下文也不再討論;正軍級107名;副軍級216名;準軍級344名;正師級125名;無軍隊級別兩人,後正師級併入準軍級。可見少將的主力是副軍級和準軍級,作為正軍級這一等級也是少將銜人選的重要補充。

好,現在請文友們跟蒼茫大地一起分析一下鍾偉的軍銜授得高了還是低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正軍級的,與上將無緣是一目瞭然,授中將正常,授少將也無不可,中將中副兵團級的也有22名。以上面史料為據,五二年評定為正軍級的203人中,107人授少將,96人授中將,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林總羅帥帳下將星如雲,五五年實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鍾偉在兵將最足的四野和其它四大野戰軍去平衡,本就有點吃虧;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說他隨四野挺進江南後,又率四野49軍因突擊神速,在青樹坪鑽入國軍華中剿總白崇禧的口袋陣,最終儘管因鍾偉所部戰鬥作風驃悍,衝出小諸葛的重圍,但傷亡也在13000人,是?解放軍渡江後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另一仗是金門戰役。這多少也影響了鍾偉的軍銜。

所以,鍾偉授個少將,本也不算太虧,後來很能打仗又生性鯁直的他想要老首長林總去替他講講情,被林總剋了一頓。主席很愛惜人才,考慮到四野出身的中將中還有部分在建國前職務、戰功低於鍾偉,如開國中將田維揚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級別遠低於四十九軍鍾偉軍長,後來親自將他低銜高聘,任他為北京軍區參謀長,那就當中將在使用囉!



《亮劍》中的丁偉作為解放戰爭時的縱隊司令員,五五年授少將銜屬正常。

五五年開國將帥大授銜是以一九五二年軍委給各高級將領定的級別為基礎的。

實際授銜時情況又極其複雜,級別和軍銜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要綜合考慮各將領的軍功、資歷、各個山頭的平衡。

具體情況摘錄如下,讀者可看出點端倪:

五五年授五五名上將,三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33名,副兵團級19名,準兵團級一名:賀炳炎,無軍隊級別兩人。可見上將的基本級別是正、副兵團級,最低也是準兵團級。

授175名中將,五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1名徐立清(和羅榮恆負責軍銜初評,高風亮節,本是穩穩的上將,屬特例,下文不再討論),副兵團級22名,準兵團級53名,正軍級96名,無軍隊級別三名都是少數民族軍官。中將的主力是準兵團級和正軍級。

少將798名,六個級別,分別是副兵團級1名賀晉年,準兵團級3名,解方、陳沂、段蘇權,賀晉年、段蘇權是特殊情況,下文也不再討論;正軍級107名;副軍級216名;準軍級344名;正師級125名;無軍隊級別兩人,後正師級併入準軍級。可見少將的主力是副軍級和準軍級,作為正軍級這一等級也是少將銜人選的重要補充。

好,現在請文友們跟蒼茫大地一起分析一下鍾偉的軍銜授得高了還是低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正軍級的,與上將無緣是一目瞭然,授中將正常,授少將也無不可,中將中副兵團級的也有22名。以上面史料為據,五二年評定為正軍級的203人中,107人授少將,96人授中將,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林總羅帥帳下將星如雲,五五年實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鍾偉在兵將最足的四野和其它四大野戰軍去平衡,本就有點吃虧;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說他隨四野挺進江南後,又率四野49軍因突擊神速,在青樹坪鑽入國軍華中剿總白崇禧的口袋陣,最終儘管因鍾偉所部戰鬥作風驃悍,衝出小諸葛的重圍,但傷亡也在13000人,是?解放軍渡江後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另一仗是金門戰役。這多少也影響了鍾偉的軍銜。

所以,鍾偉授個少將,本也不算太虧,後來很能打仗又生性鯁直的他想要老首長林總去替他講講情,被林總剋了一頓。主席很愛惜人才,考慮到四野出身的中將中還有部分在建國前職務、戰功低於鍾偉,如開國中將田維揚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級別遠低於四十九軍鍾偉軍長,後來親自將他低銜高聘,任他為北京軍區參謀長,那就當中將在使用囉!




《亮劍》中的丁偉作為解放戰爭時的縱隊司令員,五五年授少將銜屬正常。

五五年開國將帥大授銜是以一九五二年軍委給各高級將領定的級別為基礎的。

實際授銜時情況又極其複雜,級別和軍銜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要綜合考慮各將領的軍功、資歷、各個山頭的平衡。

具體情況摘錄如下,讀者可看出點端倪:

五五年授五五名上將,三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33名,副兵團級19名,準兵團級一名:賀炳炎,無軍隊級別兩人。可見上將的基本級別是正、副兵團級,最低也是準兵團級。

授175名中將,五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1名徐立清(和羅榮恆負責軍銜初評,高風亮節,本是穩穩的上將,屬特例,下文不再討論),副兵團級22名,準兵團級53名,正軍級96名,無軍隊級別三名都是少數民族軍官。中將的主力是準兵團級和正軍級。

少將798名,六個級別,分別是副兵團級1名賀晉年,準兵團級3名,解方、陳沂、段蘇權,賀晉年、段蘇權是特殊情況,下文也不再討論;正軍級107名;副軍級216名;準軍級344名;正師級125名;無軍隊級別兩人,後正師級併入準軍級。可見少將的主力是副軍級和準軍級,作為正軍級這一等級也是少將銜人選的重要補充。

好,現在請文友們跟蒼茫大地一起分析一下鍾偉的軍銜授得高了還是低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正軍級的,與上將無緣是一目瞭然,授中將正常,授少將也無不可,中將中副兵團級的也有22名。以上面史料為據,五二年評定為正軍級的203人中,107人授少將,96人授中將,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林總羅帥帳下將星如雲,五五年實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鍾偉在兵將最足的四野和其它四大野戰軍去平衡,本就有點吃虧;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說他隨四野挺進江南後,又率四野49軍因突擊神速,在青樹坪鑽入國軍華中剿總白崇禧的口袋陣,最終儘管因鍾偉所部戰鬥作風驃悍,衝出小諸葛的重圍,但傷亡也在13000人,是?解放軍渡江後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另一仗是金門戰役。這多少也影響了鍾偉的軍銜。

所以,鍾偉授個少將,本也不算太虧,後來很能打仗又生性鯁直的他想要老首長林總去替他講講情,被林總剋了一頓。主席很愛惜人才,考慮到四野出身的中將中還有部分在建國前職務、戰功低於鍾偉,如開國中將田維揚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級別遠低於四十九軍鍾偉軍長,後來親自將他低銜高聘,任他為北京軍區參謀長,那就當中將在使用囉!




国平军史
2019-08-22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1955年9月,正式授銜時前,全軍已經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整編,先後撤銷了30餘個軍的番號,減少了200餘萬兵力。

授銜時,全軍僅剩下38個軍,其中陸軍26個軍,空軍4個軍,防空軍1個軍,在朝鮮的志願軍7個軍,這38個軍的軍長、政委如果配齊,應是76人,軍長包括政委當初設想的基準軍銜是中將。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1955年9月,正式授銜時前,全軍已經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整編,先後撤銷了30餘個軍的番號,減少了200餘萬兵力。

授銜時,全軍僅剩下38個軍,其中陸軍26個軍,空軍4個軍,防空軍1個軍,在朝鮮的志願軍7個軍,這38個軍的軍長、政委如果配齊,應是76人,軍長包括政委當初設想的基準軍銜是中將。

事實上,38個軍正式在職的軍長和政委為64人,授銜情況是,64人有2人被授予上將,即55軍軍長陳明仁、69軍軍長董其武,2人皆為國民黨起義將領,原國軍中將軍銜。

64名軍長和政委中,僅6人被授予中將,其餘53人被授予少將,另外有3人僅授了大校軍銜。

除了陳明仁和董其武率部起義,對新中國成立有大功,被授予上將軍銜以外,多數被授予少將,個別僅授予大校,只有區區6人被授予中將。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1955年9月,正式授銜時前,全軍已經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整編,先後撤銷了30餘個軍的番號,減少了200餘萬兵力。

授銜時,全軍僅剩下38個軍,其中陸軍26個軍,空軍4個軍,防空軍1個軍,在朝鮮的志願軍7個軍,這38個軍的軍長、政委如果配齊,應是76人,軍長包括政委當初設想的基準軍銜是中將。

事實上,38個軍正式在職的軍長和政委為64人,授銜情況是,64人有2人被授予上將,即55軍軍長陳明仁、69軍軍長董其武,2人皆為國民黨起義將領,原國軍中將軍銜。

64名軍長和政委中,僅6人被授予中將,其餘53人被授予少將,另外有3人僅授了大校軍銜。

除了陳明仁和董其武率部起義,對新中國成立有大功,被授予上將軍銜以外,多數被授予少將,個別僅授予大校,只有區區6人被授予中將。

應該說大部分軍長和政委,是偏離了中將軍長這個基準軍銜,包括本文所提及的原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丁偉。

1955年授銜時,許多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大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再不濟被授予中將軍銜,象《亮劍》中丁偉、孔捷、李雲龍這般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僅被授予少將軍銜,確實是不多見的,屬於高職配低銜現象。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1955年9月,正式授銜時前,全軍已經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整編,先後撤銷了30餘個軍的番號,減少了200餘萬兵力。

授銜時,全軍僅剩下38個軍,其中陸軍26個軍,空軍4個軍,防空軍1個軍,在朝鮮的志願軍7個軍,這38個軍的軍長、政委如果配齊,應是76人,軍長包括政委當初設想的基準軍銜是中將。

事實上,38個軍正式在職的軍長和政委為64人,授銜情況是,64人有2人被授予上將,即55軍軍長陳明仁、69軍軍長董其武,2人皆為國民黨起義將領,原國軍中將軍銜。

64名軍長和政委中,僅6人被授予中將,其餘53人被授予少將,另外有3人僅授了大校軍銜。

除了陳明仁和董其武率部起義,對新中國成立有大功,被授予上將軍銜以外,多數被授予少將,個別僅授予大校,只有區區6人被授予中將。

應該說大部分軍長和政委,是偏離了中將軍長這個基準軍銜,包括本文所提及的原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丁偉。

1955年授銜時,許多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大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再不濟被授予中將軍銜,象《亮劍》中丁偉、孔捷、李雲龍這般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僅被授予少將軍銜,確實是不多見的,屬於高職配低銜現象。

相反,第一野戰軍的獨臂將軍賀炳炎,八路軍時的團長,解放戰爭時的軍長,被授予上將軍銜,是非常罕見的;與同級別的第四野戰軍丁偉相比,整整拔高了兩級,丁偉僅授少將,確實軍銜偏低了,起碼是個是中將才合理,與同級別的賀炳炎相比,得出的判斷。

原因就是丁偉與孔捷、李雲龍一樣,儘管都是打仗的料,但又都是不好管的刺頭,尤其是政治思想覺悟,就不是很高了。

《亮劍》中的丁偉,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八路軍第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等任務。

解放戰爭時,擔任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相當於軍級幹部),率領所部所向披靡,打仗兩頭冒尖,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天才的戰術指揮,劇中他指今後蘇*聯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

1955年9月,正式授銜時前,全軍已經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整編,先後撤銷了30餘個軍的番號,減少了200餘萬兵力。

授銜時,全軍僅剩下38個軍,其中陸軍26個軍,空軍4個軍,防空軍1個軍,在朝鮮的志願軍7個軍,這38個軍的軍長、政委如果配齊,應是76人,軍長包括政委當初設想的基準軍銜是中將。

事實上,38個軍正式在職的軍長和政委為64人,授銜情況是,64人有2人被授予上將,即55軍軍長陳明仁、69軍軍長董其武,2人皆為國民黨起義將領,原國軍中將軍銜。

64名軍長和政委中,僅6人被授予中將,其餘53人被授予少將,另外有3人僅授了大校軍銜。

除了陳明仁和董其武率部起義,對新中國成立有大功,被授予上將軍銜以外,多數被授予少將,個別僅授予大校,只有區區6人被授予中將。

應該說大部分軍長和政委,是偏離了中將軍長這個基準軍銜,包括本文所提及的原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丁偉。

1955年授銜時,許多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大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再不濟被授予中將軍銜,象《亮劍》中丁偉、孔捷、李雲龍這般八路軍時期的團長,僅被授予少將軍銜,確實是不多見的,屬於高職配低銜現象。

相反,第一野戰軍的獨臂將軍賀炳炎,八路軍時的團長,解放戰爭時的軍長,被授予上將軍銜,是非常罕見的;與同級別的第四野戰軍丁偉相比,整整拔高了兩級,丁偉僅授少將,確實軍銜偏低了,起碼是個是中將才合理,與同級別的賀炳炎相比,得出的判斷。

原因就是丁偉與孔捷、李雲龍一樣,儘管都是打仗的料,但又都是不好管的刺頭,尤其是政治思想覺悟,就不是很高了。

在戰爭年代,他們都有違抗上級命令的時候,雖然事後證明,當時他們的打法確實是正確的,保證了戰役的勝利。

但在強調紀律性的革命隊伍,這種中級指揮員不服從上級命令,是犯了大忌的,所以他們的檔案內,有各類處分的記錄,影響了授銜前,總政工作人員對其軍銜的評定。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故纸汇
2019-08-22

電視劇《亮劍》來自於小說《亮劍》,其中的三大戰將李雲龍、丁偉、孔捷個性、經歷等方面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實際他們三個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

而三個人在解放後也都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按照資歷、戰功而言,三人都是授低了。所以三人開始都很不服氣,拒絕穿軍禮服佩軍銜。

55年授銜,除了軍銜,還有級別。比如就有兵團級、副兵團級、準兵團級等,級別高低不同,但有可能授予同樣的軍銜。比如上面的三個就都有可能是上將。

李孔丁三人都是正軍級幹部,授予中將是標配,授予少將也沒有問題。初看他們是授低了,但也細想也不是沒道理。

他們三人都是優秀的“戰將”,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打了很多勝仗,建立了赫赫威名。但是,中國革命並不是單純的軍事革命,而是更強調政治、軍事全面發展。

八路軍在敵後進行的是游擊戰爭。原來的三個師殺到華北之後,如水銀瀉地,很快就發展出幾十萬軍隊,更重要的是發展出很多根據地,建立了很多軍區、軍分區。原來的團長、旅長變成了軍區司令員。作為軍區司令,不光是軍事強,政治也要強,需要強大的政權建設能力。

查詢開國將軍的履歷,很多赫赫威名的將軍都有軍區司令的經歷。他們不光仗打的好,更是開闢了一塊地盤,增強了革命的力量。

李孔丁三人中,只有孔捷表現出了政治素養,李丁劇中並沒有表現出來。李雲龍的部隊通過分散發展,擴張到一萬多人,但也沒有說是開闢出專門的根據地。

從這方面來說,三人是有缺陷的。

授銜的時候,中將及其以上算是高級將領,所以人數是有限制的。這種情況下,如果符合的人數比較多,那麼因為這些缺陷,有可能把他們三人擠下去。

漩涡鸣人yy
2019-12-20

最重要的一條,資歷問題。

軍隊裡面,最講究的就是資歷,也就是你進入軍隊的時間,美國現如今一個師長,必須經過20年的培訓,再加上軍校學習,才能擔任師長,在過去,軍隊士兵混資歷,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蔣介石當初因為一句戲言,要提升某某排長當中將,差一點搞得全國不愉快,所以,除了胡宗南,杜聿明少數幾個人,黃埔軍校出來的弟子,再怎麼能打,再怎麼貼心,再怎麼英勇無畏,蔣介石還是老老實實的讓他們混到解放戰爭,才逐步提拔他們成為一方大員。

丁偉和其他人比,最吃虧的就是資歷問題,丁偉入伍,比李雲龍還晚!雖然腦力靈活,積極作戰,提拔速度較快,最後提拔為縱隊司令,也是一個軍長,可是,你的資歷擺在那裡!55年授勳,八路軍時期的團長一級,幾乎全軍覆滅,丁偉雖然提拔較快,但也掩飾不了他的資歷。

當然,軍隊裡面這種混資歷,也是為了能夠保證軍隊的穩定,也沒有什麼異議。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丁偉的思想問題,丁偉的獨立思想很有簡介,也得到了劉帥的肯定,可是,卻得不到當時主流大眾的肯定,(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甚至是牴觸!在大局觀上,丁偉有獨到的見解,他的職位越高,他與李雲龍之間的能力差異就會愈發明顯,他有點和楚雲飛類似,但是,這一點上,他比不了楚雲飛,楚雲飛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知道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軍人天職,丁偉沒有,他認為有什麼說什麼。

所以楚雲飛得到了國民黨高層和基層的歡迎,丁偉卻並不怎麼受大家歡迎,這也是為什麼丁偉的最終論文,會有人說他的思想很危險。

除此以外,根據歷史原型,丁偉的歷史原型曾經犯過致命的軍事錯誤,錯誤的原因也是不聽上級指揮,輕突冒進,所以上級對於丁偉的評價,自然低了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