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1980年的廣州舊租界
成都反邪教
1/9 白鵝潭,環繞廣州荔灣區沙面島的珠江河面,是珠江三段河道的交匯處,此處上承西北兩江之水,但以潮汐暢通,淤積不烈,河面寬闊浩淼,煙波盪漾,風景秀麗怡人。
2/9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湧,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3/9 1859年在廣州的英、法國,陰謀在廣州建立侵略基地,他們看中了沙面這面對白鵝潭、進可攻、退可逃的有利地形。由英國官方人物叫柏克的,出面向清朝在廣州的政府交涉,強迫清政府在沙面北面,用人工挖一條寬四十米,長一千二百多米的小湧(即現沙基湧),與陸地分開,使沙面成為一個小島。
4/9 同時,在沙基湧北面開闢道路,定名沙基,俗稱鬼基(現六二三路),並建東、西二橋來往沙面。他們又迫令清政府拆除沙面沿岸各炮臺,將防城炮及炮臺基石投江中,並加填沙礫土石,修築堤岸,作為他們居住 ,經商之地。
5/9 這一工程耗費達白銀二十多萬兩,全部由清政府撥款開支。1861年9月3日(咸豐十一年七月廿九日)英、法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沙面租借條約》 。英國佔有沙面以西8成租界,約264畝,餘下東面約66畝歸法國佔有。兩國各自範圍內均有一橋與中國大陸(華界)相通。
6/9 規定沿沙面河湧寬90英尺,貼近沙面的45英尺範圍屬於沙面租界。中國船隻不能停泊。至19世紀末,沙面租界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各種公共設施的獨立於廣州城的城區。
7/9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沙面真正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懷抱,白鵝潭回覆平靜。當時還有很多人以船作居所,被稱為“水上人家”。在50年代時周恩來總理南下視察珠江,決定由中央撥款,興建住宅,讓水上居民上岸定居。
8/9 隨著對外開放,改革的春風吹遍南國,沙面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得更加美麗。白鵝潭畔具有中國特色的白天鵝賓館,象一隻展翅欲飛的白天鵝屹立於島上,以獨樹一幟的中國園林、現代世界時尚設備的高雅格調,揉合著沙面島的歐陸風情,為白鵝潭增添了幾分姿色。
9/9 有傳奇歷史和文化積澱的區域,總會誕生一座城市的人居標杆,比如北京的老城區、上海的外灘,作為廣粵文化的起源處,白鵝潭的價值同樣讓世界矚目。【廣州沙面,1980年。攝影:motohak】
2019-04-0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