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山溝裡的“麻雀村”:缺水常住人口僅5人,十幾年堅持“升”國旗
影像記錄者
1/12 正月過完了,50歲的閆全明扛起被卷再次走出大山,開始為全家掙錢奔波。走到山樑上,不忘挺起腰,回頭看一眼那面嶄新的五星紅旗。隨著年輕人陸續搬離山溝,如今碾子溝村郭家溝常住人口僅剩5人,而這面鮮豔地五星紅旗始終屹立在村口,守護著他們。
2/12 郭家溝,隸屬保定市易縣紫荊關鎮碾子溝村,由於地處太行山深處的山坳裡,交通不便,近些年來,陸續有年輕人搬出大山,到縣城或鎮上定居。如今,郭家溝僅剩下3戶、5口人,其中為四位老人和一位婦女。
3/12 遠親不如近鄰,平日裡5口人關係近如一家,相互照顧,過著與世無爭的平淡生活。
4/12 老人閆坤明的二兒子閆海彬,年輕時當過兵,有著濃濃地軍人情結。同時,為了改善溝裡面貌,閆海彬便在山樑的電燈杆上插上了一面五星紅旗。雖然他也搬離了山溝,但每逢春節回家,閆海彬就會更換一次。這面經歷了風吹雨打的五星紅旗,就是郭家溝人對國家最為樸素的感情。
5/12 幾十年來,“吃水難”和“山體滑坡”,一直是擺在村民面前最大的難題和隱患。“旱怕吃水難,澇了怕山體滑坡。”在楊秀敏的小院,西房和旁邊土坡間有幾根木頭撐在一起。秀敏大姐無奈地說,2012年的一場大雨,引發的滑坡堵住了我家的西房門口。
6/12 儘管郭家溝有水窖,但進入春季後,隨著氣溫回升,樹木甦醒,這口年久的水窖裡存儲的水會漸漸地被“吸走”,無奈的村民們只好到山下一公里外的水窖裡抬水。在這5口人中,48歲的楊秀敏就成了最年輕的勞動力。平日裡,大多是年過七旬的馬秀文和楊秀敏一起到山下抬水。山路陡峭,馬秀文步履蹣跚,每走幾米,都會氣喘吁吁地放下沉甸甸的水桶歇一會兒。“平時,駐村的王文坡書記只要忙完事,就會幫我們一起抬水。”馬秀文感激地說道。
7/12 由於水窖裡的水雜質較多,楊秀敏家的壺壁和壺底都沉澱了厚厚的一層水鏽。
8/12 閆春明患病多年,一直是由老伴馬秀文悉心照料。平時,除了在外工作的孩子和駐村幹部,很少有人光臨郭家溝。看到有陌生的面孔,淳樸的村民們並沒有將其拒之門外,而是熱情地迎到家裡喝水。
9/12 郭家溝所處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距鎮上至少有10公里的路程。平日裡,村民都要步行到鎮上趕集購物。看到有客人光顧,村民毫不吝嗇地拿出從集上買來的蘋果招待。
10/12 年過七旬的邸紅琴大媽扶著秀敏大姐的肩膀,小心翼翼地下坡,往家裡走。
11/12 “如果家門口能有一口水井,那該多好!”年邁的馬秀文眼神間流露出一絲奢望。之前,村裡也曾嘗試著在山上打井,但狹窄的山路阻礙了大型設備的進入,最終無功而返,再次撲滅了村民們的希望。
12/12 也曾有人提及移民搬遷,對於年輕的秀敏大姐而言,搬走固然好,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對於年過半百的4為老人來說,卻是故土難離。在他們最傳統的觀念中,一磚一瓦壘砌起來的房子才是他們的家,孩子們雖然走出去了,可郭家溝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是他們的“孩子”,這個“家”永遠都不能丟。
2019-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