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安順平壩縣齊伯鄉,一個從一千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的洞葬傳統
山裡人姜小胖
1/6 洞葬,曾經是一項流傳廣泛的苗族風俗,但如今已慢慢變成歷史。因而尋訪葬洞的過程,就像發崛埋藏在土層中的瓷片一般。
2/6 湘西趕屍人,只流於傳說;但平壩守棺人,卻是延續千年的傳統。在貴州省平壩縣齊伯鄉,苗民守靈人,每天守護著平壩棺材洞567具族人棺材。
3/6 葬洞在距平壩縣城20多公里的桃花村,雖然葬洞讓人感覺陰森恐怖,但桃花村卻是個詩情畫意、極具象徵意味的名字。削壁上的洞穴中,現在還有村落。正是無窮盡的山水阻隔,使得村民們進出山村比爬蜀道還難,因而貴州很多村莊還處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狀態,各種奇風異俗也得以留存至今。
4/6 距地面20來米高的山腰上,果然有一個若隱若現的山洞,藏在幾十株古樹後的圍牆內。古樹之前,是村裡的中心廣場,是人氣最鼎盛的地方;古樹之後,是傳說中的棺材洞,是千百年來逝者集中安放之所。古與今,只不過一樹之遠。生與死,只不過一牆之隔。\n
5/6 葬洞不像想象的那樣的陰森恐怖,這是一個喇叭型的喀斯特巖洞,按測量,洞長45米,寬24米,最高處21米。\n
6/6 平壩棺材洞有棺木567具,大多保存完好。葬洞內的棺材,分為船形棺、圓木棺、栓棺、方形棺、梯形棺和普棺6種。1987年貴州省考古所對部分棺木進行清理,其中第516號船棺木經碳14測定,年代距今約一千一百年,是葬洞中最早的棺木。
2019-09-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