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滄涼的漕運古鎮遺址
嘿色記憶
1/20 通運橋及張家灣鎮城牆遺蹟,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
2/20 據百度百科記載,元代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挖的通惠河,是南糧北運的主要通道。當通惠河水量不足之時,南方漕米和北方貢物多在大運河北端的碼頭張家灣下船,然後再陸路運至大都(北京)和通州。
3/20 為了便於車馬通行,就在通惠河咽喉必經之地,修建了一座木橋,因臨近廣利閘,初名“廣利橋”。該橋的橋面為灰土填墊夯實,因車馬人流不停,橋面旱時為土,雨時為泥,俗稱“土橋”。
4/20 明朝萬曆年間,改建成平面石橋,清代乾隆年間又進行了重建。
5/20 石橋至今保存完好,仍被稱為土橋。特別是土橋鎮水獸,造型優美,雕工精巧,被列為區級保護文物。
6/20 土橋村已不存在,本世紀初開始的城市化,使原來的土橋村早已變為城市住宅區。至於土橋村裡的土橋,聽當地人說,解放後就被扒掉了。
7/20 明、清時期,以通運橋為界,橋北端是張家灣城,橋南端是張家灣村。
8/20 當年喧囂 繁華的張家灣城區現在是一片荒野。這座城千年古城,隨著古運河的衰落,消失的乾乾淨淨。
9/20 古張家灣城已不存,張家灣村今猶在。橋南邊即古張家灣城外,還連接著張家灣村的一條老街。
10/20 南門樓西側石碑,碑上的字模糊不清。漢白玉雕,兩面浮雕二龍戲珠紋。據記載,此石碑內縱刻篆書2行:“通運橋碑文”,碑首題“敕建通運橋碑記”,碑身陽刻楷書銘文。
11/20 石獅瞰壘。碑後紅牆是個建材公司的院牆,那地界原來應當是明朝萬曆皇帝賜名“寶德寺”的那座河神廟。注意,碑後紅院牆的東南角,露出古廟殘存的牆基。
12/20 張家灣,因元代漕遠萬戶張督瑄海遠漕糧至此,復陸路轉運至通州或大都(今北京),故名張家灣,作大運河北端碼頭達七百餘年。
13/20 通州自古繁華,至今還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說,而先有張家灣後有通州城,說明清兩代,張家灣城地位非同小可。
14/20 當年的張家灣城商號林立:天聖齋、天成樓、天順當局、曹雪芹家當鋪,二友軒、慶和成、濟生堂、永元號等近百家。
15/20 河深牆高,柳綠桃紅,漕運繁忙,水波盪漾,遊人如織。明代人曹代蕭有詩云:潞水東灣四十程,煙光無數紫雲生。王孫馳馬城邊過,笑指紅樓聽玉箏。
16/20 通運橋橫跨於蕭太后河之上。遼時為木橋。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至三十三年改建成石橋,賜名“通運”。
17/20 清咸豐元年(1851)重修。橋南北走向,全長43.5米,寬10米,為3孔石券洞結構,中券寬9米,券洞兩側上方雕有鎮水獸,券洞壁上鑲嵌碑記1塊;兩側券洞寬7米。橋上兩側各有望柱18根,柱頭有石獅;柱間鑲置浮雕寶瓶欄板,共計19塊,用長方塊花崗岩橫砌金剛牆,瓶紋彼此有別。
18/20 橋面有不同程度損壞,橋結構仍完整。橋東原有萬曆皇帝賜名“寶德寺”的河神廟1座。橋北端原立有螭首方字碑2通,等高同制,漢白玉雕。兩面浮雕二龍戲珠紋。
19/20 橋西石碑內縱刻篆書2行:“通運橋碑文”,碑首題“敕建通運橋碑記”,碑身陽刻楷書銘文;橋東石碑內縱刻篆書三行“敕建通州橋福德廟碑記”,碑身縱刻小楷銘文。兩碑記述捐資改建石橋與建廟鎮橋之事。
20/20 通運橋及古張家灣城是大運河最北端的碼頭,經遼、金、元三代,成為京東重鎮。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為了護衛漕運、拱衛京城,修築張家灣鎮城池。城依河而建,南臨蕭太后河。牆體為夯土外城磚,城牆周長約3015米。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出資重修通運橋。
2019-04-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