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狼山
冬天的牛2
1/12 狼山位於南通市南郊,西臨長江、山水相依。周圍的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相傳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傳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間(990~994年)州牧楊鈞覺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為琅山,後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後人又稱之為紫琅山。狼山瀕臨長江、山水相依,從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狼山是第一座山,因此有著“江海第一山”的美譽。(圖片來自東方IC)
2/12 狼山的三仙祠建於明代,清雍正三年(1725)重建,昔祀呂洞賓和張果老二仙,後以暫置文昌帝君像於內。遂訛稱為“三仙”。又據清修《南通州五山全志》記載,三仙應為隱居狼山仙人洞的虞真人、軍山煉丹臺的燕真人、黃泥山仙人洞的龍舒仙女。三仙祠內庭院兩重,以廊圍之,東有一臺前窺大江,風光極佳。白天長江如練,晚上明月照人。其西有集賢堂。(圖片來自東方IC)
3/12 江邊黃泥山與馬鞍山以其奇特的地貌,崢嶸崛兀的山石,斧砍刀般的懸崖,雄視大江開闊的視野,使它格外為遊人所垂青。龍爪巖在黃泥山的西首,這一帶三面江水環抱,一壁青山屏立。這裡也更是欣賞夕陽晚霞絕佳之處。(圖片來自東方IC)
4/12 狼山的廣教寺是一寺兩供奉,既是“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的道場,也是“大聖菩薩”的道場。傳說當時狼山為白狼精佔據,大聖菩薩僧伽與白狼精鬥法,以一襲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惡狼,白狼只得讓出此山。並無私心的僧伽,在狼山上建寺(現叫廣教寺),為雖與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齊名卻沒有自己道場的大勢至菩薩建了道場。從此這裡香火興起,成為佛教樂土。(圖片來自東方IC)
5/12 法乳堂原名大雄寶殿、釋迦殿、大佛殿,明成化年間曾因火災重修,現殿堂為1983年改建,面闊進深各三間,殿前鋪設41級臺階,門側有3株高聳入雲的古銀杏,是廣教寺最高最宏偉的建築。法乳堂內供奉臺灣信眾進獻的玉製釋迦摩尼像,東、西、北三面內壁鑲嵌南通籍畫家範曾所繪十八高僧圖,大堂匾額“十指成林”為“揚州八怪”之鄭板橋所書。(圖片來自東方IC)
6/12 萃景樓,是座兩層小樓,昔日為戲樓。據戲劇界人士說,這樣完好的“寺院舞臺”,在全國也屬罕見。(圖片來自東方IC)
7/12 圓通寶殿,內供大勢至菩薩,佛像高達4.5米,是狼山寺廟中最大的佛像。兩側塑有“十六尊者”像。(圖片來自東方IC)
8/12 支雲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高35米,五級四面為南通三塔之一(另兩塔為市內的文峰塔和光孝塔)。(圖片來自東方IC)
9/12 著名的狼山大聖殿。狼山大聖為唐代的釋僧迦,他南遊江淮,為民醫病、治水,深受愛戴。唐中宗尊他為國師,乃一代高僧。殿內大聖菩薩身披龍袍,法相莊嚴;兩旁為他的弟子度慧岸和木叉。殿內終年青煙嫋嫋,香霧氤氳。(圖片來自東方IC)
10/12 清末民初,天主教在狼山北麓建造教堂,名“狼山露德聖母堂”。1930年代,羅馬教廷幾下詔書頒賜“全大赦”使狼山列入中國天主教十二大朝聖地之一,在遠東地區都有著崇高的宗教地位和影響力。狼山天主堂地處長江東岸,歷史上因傳出多次聖母瑪利亞的顯聖,在1933年被羅馬教廷認定為朝聖地,並由教皇比約十一世親自頒賜“全大赦”(天主教中最高的一種特恩)。(圖片來自東方IC)
11/12 狼山南暢北幽,北麓可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裡林溪環繞,處處成景。在趙繪沈繡之樓西,香爐峰下有林溪精舍,與觀音禪院相鄰,建於1916年。精舍即書齋和講學之所,佛教修行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精舍又取精進之舍之意。林溪精舍匾額為書法家秦能所書,下懸有張謇撰、孫淼書“已尋嵐壁臨空盡,別構新齋與竹齊”的門聯。(圖片來自東方IC)
12/12 進入冬季,南通狼山的楓葉在陽光的映襯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滿樹的楓葉和滿地的銀杏葉交相輝映隨風搖曳,構成初冬裡色彩斑斕的精緻。(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0-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