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以及馬東、高曉鬆、蔡康永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10 個回答
赵小迪李要控几李寄几
2017-06-14

我不是一個喜歡看綜藝節目的人,因為我覺得現在電視上的綜藝節目都大同小異,沒什麼看點。在《奇葩說》第一季剛出的時候,經常聽見舍友在寢室外放,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節目叫《奇葩說》,只是每天聽聲音感覺像是一個調節類節目,因為感覺一直在吵吵吵,然後有人冷靜說幾句,然後繼續吵吵吵(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場嚴肅的辯論節目)。

被舍友安利過幾次之後,我開始看《奇葩說》,逐漸的,我就發現了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馬東的花式念廣告,所有節目都會有廣告贊助,但是能這麼明目張膽,實力把金主捧上天的估計只有《奇葩說》了,論念廣告,只服馬東!什麼國際扛餓大品牌穀粒多燕麥牛奶、ops這也能賣出去的鹹魚APP、玩的不夠大別喝美年達、別讓你的頭屑陪我過夜的海飛絲、掏出來搞事情的小米手機等等等等。

其次就是《奇葩說》真的是個特別包容的舞臺,它容許各種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個體存在,辯論往往是沒有結果的,而是通過辯論,來給大家呈現一種思考方式,或者是通過各位辯手的思考角度來讓大家更加全面的認識問題。好多時候辯論結束我都認認真真在思考,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辦?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樣?我覺得節目本身不重要,節目引發的大家的思考才重要,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太懶了,懶得去思考一些問題,而《奇葩說》正是提供了一個活躍大家思維的平臺,這一點我覺得特別棒。

《奇葩說》很大膽,它感討論其他節目不敢討論的問題,比如之前有一期是該不該向父母出櫃。這一期雖然後來被和諧掉了,但是剛播出時,那一期賺足了大家的淚點。導師蔡康永因為是娛樂圈第一個公開出櫃的人,所以他經常收到有藝人給他發信息詢問意見,他在臺上特別動情的說,其實我很希望很多人來陪我,我們並不是妖怪。現在關於同性戀問題,好多人都惡語相向,但是他們也都是普通人,他們只是愛上了一個人,而那個人恰好和自己同性而已。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我記得在第四季前面有一期,大概討論的是好朋友一直堅持不靠譜的夢想,我該不該勸阻他?導師張泉靈說過,她曾經想,《奇葩說》作為一個內容輸出的節目現在很火,那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她覺得馬東是焦慮的,因為做內容不易。但是馬東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是很焦慮,但是那又怎樣呢,我們大家這一群人現在玩的很開心就好啦。是啊,把注意力就放在當下,認認真真做好每一期節目,大家開心就好嘛,何必擔憂那麼遠之後的事情呢?

地老天荒149120128
2017-03-25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奇葩說》目標受眾分析


一 從大數據看現象

二 從奇葩說原因


1 觀眾年齡,性別分佈

2 觀眾居住地區分佈

3觀眾學歷分佈

4觀眾類型分佈

5觀眾觀看途徑

6觀眾關注焦點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大數據結論

n奇葩說第二季互聯網觀眾以女性為主,年齡層在18到24歲。 n觀眾喜歡用移動設備觀看。 n高學歷人群,喜歡看奇葩說 n北京,浙江,福建,上海,江蘇,天津等地用戶關注度較高 n旅行商旅人士對奇葩說喜好度更高,喜歡遊戲數碼愛車等人,對奇葩說好感相對較低。 n我從情感分析上74.26%傳播積極情緒, n在觀眾的關注點上對於辯題,調侃,爆料,炒作等關注度較高。


  • 一 奇葩選手及語錄


馬薇薇:人稱溫柔一刀,無論對手的觀點是什麼,無論隊友的給挖的坑有多大,只要是她一出現,總能以強大的氣場、犀利的語言、出色的邏輯、迅速的反應把戰場給hold住。


奇葩語錄:

我們天生容易遇渣男,那是因為彼此的價值觀不吻合,互相碾壓,最後把對方弄成了渣。

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綠茶婊。

當你看到美女內心小鹿亂撞的時候,那些禽獸已經亂撞過小鹿很多次了。

屎殼郎的人生就是:仰望星空,低頭滾糞。屎殼郎的人生就是:仰望星空,低頭滾糞。

你媽餵你吃飯,那叫愛;你媽餵你吃屎,那叫變態! 你媽餵你吃飯,那叫愛;你媽餵你吃屎,那叫變態!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範湉湉

激情澎湃,富有煽動力,言辭潑辣卻往往有在情理之中,人稱“犀利御姐”。


奇葩語錄:

青春的肉體誰不喜歡?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neng他,怕個屁啊。

什麼車需要備胎,破車,什麼人需要備選,爛人。

為什麼要壓抑自己的天性,看啊!為什麼要壓抑自己的本能,看啊!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肖驍:常常以娘炮的做派出山,犀利的語言,妖嬈的身姿、金句頻出但又掌握分寸,網友常稱“妖孽蛇精男”。


奇葩語錄:

我xx都這麼娘了,都不願意AA,你一大老爺們你說AA?!

我xxx都x不起來。

該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家就看,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你的夢想如果還沒照進現實,那麼請你自己先照照鏡子。

我害怕別人說我肖驍就是一個一開口節操碎一地,而他本人貞操碎一地的人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顏如晶:立場堅定而又淡定,奇特的邏輯思維,無論什麼辯題總能把它聯繫到吃上,可愛的如晶寶貝,萌化了一眾粉絲的心。


奇葩語錄:

只要顏值長得夠,其他的可以慢慢湊。

這樣吧,我用個吃的來給你做個比喻。

要是我一時想不開,那我就選擇要智慧不要美麗……

相親是去幹什麼?是去吃的!

美好的東西都會摻雜虛偽的成分。比如小說是虛構的,食物是加了作料才好美味的。

這些奇葩們不僅造型奇特,而且言辭犀利,觀點鮮明,個性張揚,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品味與審美,因此也十分博年輕人的眼球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奇葩們雖然觀點各異、年輕活力,也正反映出這個社會年輕人的心理狀況和生活狀況。去除了傳統節目的各種束縛,這樣的節目形式也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奇葩說》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檔節目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口味和獨具一格的內容形式,用一群年輕人典型代表的奇葩將節目牢牢定位在90後身上。

還有,《奇葩說》的節目沒有觀點界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你就可以在節目中暢所欲言。因此它擺脫了以往節目內容形式的嚴肅與枯燥無味,變得生動幽默。這對於年輕人而言也最容易接受。

馬東在《奇葩說》上說:這是一檔嚴肅的語言類節目。但是在實際的節目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它一點也不嚴肅,而且馬東本人也玩開了好嗎。後來馬東干脆改口說:我們《奇葩說》追求的是一種混沌的效果,這倒挺符合《奇葩說》的實際情況。

馬東根據自己從業來的經驗和對年輕人一代特點的把握,將《奇葩說》推向了略顯沉悶的中國的年青一代,給他們帶來了歡聲笑語的同時也帶來了理性的思考,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心理特點,也傳遞出滿滿的社會正能量。


  • 二 奇葩辯題

奇葩說第三季辯題彙總

1.單身是狗還是貴族? 2.跟蠢人交朋友你是不是傻? 3.前任婚禮到底要不要去? 4.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 5.老婆收入比我高3倍,還該在一起麼? 6.不要臉是壞事麼? 7.你和伴侶顏值分別是98 or 2,你選? 8.婚前要不要啪啪啪? 9. 準婆婆有太后病,我該不該悔婚? 10.有後東和無後米,該選誰進核電站?

11.撒嬌女人會好命麼? 12.閨蜜約我去撕小三,你去不去? 13.“我這是為你好”是不是扯? 14.世界需不需要超級英雄? 15.該不該刷爆卡買包包? 16.女性專屬停車位是不是歧視? 17.異地戀伴侶建議available你接受嗎? 18. 時保聯是不是暴政?

19.上司該不該列為發展對象? 20.消滅謊言的科技該支持麼? 21.愛上人工智能算不算愛情?


  • 三 奇葩主持人

不走尋常路的主持人

馬東是誰?前央視主持人,從央視辭職後轉戰愛奇藝當起了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後為實現自身的“理想”而又一次選擇辭職成立新公司“米未傳媒”。

“在傳媒業發生劇烈變革的時候,要得風氣之先,離職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一個有理想、有錢、有團隊的創業者,而且在節目內容方面符合當今大眾心理趨勢,那要想成功似乎並不難。而在這一方面,馬東作為曾經的央視主持人、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曾經在愛奇藝創下的成績可以說明:在《奇葩說》內容的把握上,馬東比任何人都要有資格。

經驗老道的導師

在導師的選擇上,馬東也是挑選了中國主持界非常據有觀眾說服力的蔡康永和高曉鬆擔任,第二季換成了金星和蔡康永。

高曉鬆是有著豐富學識但是卻喜歡在看待問題時另闢蹊徑的大頑童;蔡康永是知性優雅,用溫柔的語言打動人心的“知心人”;金星是以犀利、巧舌如簧出名的金姐。這三人雖然語言特點不同但是實力都不可小覷,且都具有很深的語言功底。

不僅如此,這三個人在綜藝界都曾呆過一段時間,都做過自己的節目,也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年輕人中喜歡他們的也不再少數。眾多優秀人士同臺飆技,亮點十足,觀眾想不買賬也難。

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導師,都是屬於非常能獲得年輕人認可的知名人物大咖


  • 四 奇葩團隊

《奇葩說》團隊由馬東、牟頔、劉煦以及大約90人的90後團隊組成。

80、90後的純年輕製作班底也是《奇葩說》運營的主力團隊。在後期剪輯上,最大的是89年,最小的95年,所有素材由90後們操刀。相對專業剪輯,這群製作班底也許經驗和技術都不夠嫻熟,但是他們用90後思維,很準確地抓住了所在群體的需求,在花式剪輯中融入了“二次元”、“神吐槽”、“自黑”等元素,讓《奇葩說》更容易走向80、90後觀眾。

年輕的創作團隊,給予了你奇葩說年輕人需要的熱情與活力。新銳型的導演與製片人,讓奇葩說在年輕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導演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 五 奇葩運營方式

《奇葩說》運營特點:基於愛奇藝平臺,以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為核心進行的綜合運營聯動用戶。依靠愛奇藝實力引流,《奇葩說》團隊通過創新精細的內容策劃與活潑逗趣的新媒體運營吸引並留住用戶,創造話題營銷與口碑營銷。同時,為了增強拉新與促活效果,《奇葩說》團隊兼顧社區運營、活動運營、渠道運營(傳統媒體廣告投放)等方式,增強了用戶與節目的互動與黏度。

《奇葩說》欄目的微博平臺有“愛奇藝奇葩說”、“朝陽公園東七門兒”、以及“米未傳媒”。

“朝陽公園東七門兒”於2014年11開通,截至2016年9月10日擁有108w位粉絲,累計發佈6458條微博。官博基本信息包含奇葩說品牌簡介,節目相關信息如節目的預告片、節目的嘉賓陣容、節目即將播放的辯題、節目的精彩片段、節目辯手所爆出的金句等,相關奇葩微博號推薦,米未其他綜藝推介,鏈接愛奇藝視頻地址、播客地址以及電商平臺等。

通過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能成功地俘獲年輕人的關注度


  • 總結

《奇葩說》能成為時下標杆級互聯網節目,與其關鍵內容的構成緊密關聯。這檔辯論節目內容主要由自帶話題性的辯題、明星級導師、個性辯手、女神男神等元素構成。

“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後陪同下觀看”,一句節目先導語道出了《奇葩說》節目的精準定位。據《奇葩說》製作團隊表示,該節目20-29歲觀眾的比例為86%。面向80後、90後,《奇葩說》用心做娛樂,呼喚年輕人大膽表達自我,擁抱多元文化。

由此可見,奇葩說這一節目,節目定位極其準確,而且收效頗豐,用戶反饋完全符合其節目定位。

红演圈
2017-05-21


我最欣賞《奇葩說》的地方是:這個節目從來不把道德選擇作為辯論是非的陣線。第二季有好幾個比較尖銳的辯題,如同性戀、開放式婚姻,辯論雙方的前提假設是社會存在各種多元文化,個人取向也可以多元化,小眾的生存方式得到尊重和包容。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沒有人舉起道德的大劍說這個不合理,那個不道德,然後格殺勿論。這就比仍在為婚姻和稀泥的“老孃舅”類節目要高級多了。這是知識層次上的高級。同性戀和女性主義幾乎成為節目中被眾人默認、不可撼動的“政治正確”,試問國內的綜藝節目,有幾個可以做到?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現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有太多的段子手、一句黨,知乎上也有不少大V,寥寥數語文采斐然,登上詭辯的制高點,收穫點贊無數。大家都挺懶的。《奇葩說》為什麼還要拿出一些根本辯不出個所以然的問題,十幾個人坐在一塊兒,用一個小時去琢磨呢?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我認為節目的第二個意義在這裡:辯論會並不是給觀眾答案的,不是照亮最終真理的明燈,而是給予觀眾迥然不同的思考角度,啟發觀眾進一步去思索,這是節目的價值所在。我想把她稱之為懶觀眾的腦力體操。沒事咱們也要勤加鍛鍊才是。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選手都伶牙俐齒,有幾個看得出是從校園辯手脫胎而來,不失書卷氣,也是才思敏捷,善於攻擊對方邏輯漏洞,加以回擊。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節目看見,受過大學教育的這些80後(也許還有90後?)怎麼樣來理解一些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而產生的新潮問題。這也是節目非常吸引我的一個角度。少年強則國強,青年犀利則國犀利,正是這些奇葩們,踩著衝浪板,在時代的潮流裡乘風破浪啊。

痛痛0605
2017-03-23

奇葩說的高點擊率無疑作為網綜是十分成功的。我們可以來看下奇葩說的影響,馬薇薇邱晨等國辯手在辯論方面的才能可以得到很高的認可,但像肖驍姜思達等從未接受過系統辯論學習的辯手,也可在大眾眼前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新的奇葩大會選拔中,曾有一位選手說,因為奇葩說的播出,讓更多的人認識辯論愛上辯論,同時又曲解了辯論原有的定義,人人辯論使得辯論少了原有的專業性。大眾所喜歡的才是真正的文化,奇葩說的播出,使辯論不僅僅拘泥於辯論。劉梓晨也曾在奇葩大會中表達自己的見解,老奇葩和四位議員的勸說又讓我們更加深刻的去認識這個世界。

奇葩說成立了米未傳媒,米果文化,開啟了好好說話的相關欄目,使得越來越多人更加重視溝通。

君莫思量我
2017-02-26

閨蜜最初給我推薦《奇葩說》時,我的內心是抗拒的,高曉鬆,落魄才子的感覺,蔡康永,娘炮一個,馬東,完全不認識,還有一堆貼著各色標籤的奇葩存在,這是個什麼綜藝節目啊?一群譁眾取寵的人吧?

可禁不住再三推薦看了以後,才發覺真心是個良心節目。確實,各個都是奇葩,不負這個名字,個性鮮明,可嬉笑怒罵活的都是十分自在啊,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我就說要做我自己,做我自己喜歡的事,穿我喜歡的衣服,過我喜歡的人生。如肖驍,我真是十分討厭這個娘炮,一張臉原本還能看,整的亂七八糟的,天天眨巴著眼睛傲嬌著,太討厭,可是,我很喜歡他理直氣壯的態度,喜歡他明知道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是怪物娘炮,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態度。哪怕我不喜歡這個人,我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一期的辯題也都十分有趣,發人深省,讓你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很多你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放到你的面前。三個主持人,也都十分有趣,學識淵博,語言犀利,毒舌的存在,可是內心都柔軟溫厚的,他們能看到人性的閃光點,能包容這世界的不一樣。

最後,十分認真的推薦給大家。有空看看。

地衣baby
2017-02-25

其實感覺這一季奇葩說挺走心的,看到那一期請到了王佩瑜老闆的時候,真是被她圈粉了,超有魔力和魅力的一個人,一開口唱公孫兄就不得了了。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宿友看我看這一期,然後瑜老闆出現,沒兩句話眼睛就湊過來了,認認真真看完,然後讚歎說:京劇演員真牛,在啥舞臺上都有範兒,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她說京劇是我們身邊美好的存在,不一定每個人都必須去學,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必須聽,但卻值得去了解。

當蔡康永問她是不是都是在大學裡推廣時,她說:有人的地方我都去。

四個導師問她會不會留下來參加後面的辯論時,她很直接的說:不要了。可是當蔡康永說也許會有一期的辯題是:如果都沒有人聽京劇了,你會不會難過,問她會不會來時,她毫不猶豫地說:會。

對於我們所熱愛的,願我們都能如此,保有最初的熱情。最後借用她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京劇的人和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為這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點贊。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小仙女的每天一更
2017-03-22

首先必須說
《奇葩說》是檔很成功的綜藝節目,通常講它刷新了我們對傳統綜藝節目的認識,也刷新了我們對廣告,尤其花式廣告的理解。沒水平但是可以逗,沒夠深度但是我們可以去試試看的態度也值得玩味。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進入正題
三個要素構成《奇葩說》的影響力

1,迎合娛樂精神,差異化娛樂屬性:

在一個逐漸走向個性、開放的時代,富有爭議的元素(同性戀、性開放、情感道德和貧富差距等)可以在公眾媒體被廣泛關注甚至公開討論,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話題的前瞻性加上敢為人先對社會現象中的標準、程度討論。這個大環境下,至少我很佩服,較之很多無病呻吟的、純粹搞怪的綜藝節目來說更富有觀賞價值。(這一點也暗合了國人目前"有心學習,無力看書"碎片化知識轟炸下,希望通過相對理性的節目來滿足自我昇華需求的部份心理)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2,人格魅力

這點著重說,
馬東:在妥協商業利益和藝術化氛圍的過程中還能那麼逗逼。。。這個功力是非常了得,在場內氣氛和實質內容的拿捏上可以做出顧全大局的判斷。以至於後來很多觀眾會覺得看他主持,看他控場,甚至看他打廣告,有時就是一種享受了。
節目往後總結越加成熟老練,協調陰陽,元固中和,又不失自身看法,保持中立角色但是不吝表達情感有所歸屬,好一個形象塑造能手!
如何評價網綜節目《奇葩說》?

這也許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但卻少有能讓我們嚴肅的綜藝節目。

儘管它媚俗、商業也做作,但是基於它在價值引導上所散發的思辨價值

還是想做一個大膽的評價,《奇葩說》稱得上

『但開風氣,不為師』

ztx886
2017-06-06

奇葩說,每一期都看過,最初,懷著學習辯論觀點的心態去觀看,有時候,每個辯手,辯論一次,我的心裡就會擺動一次選擇,後來,漸漸的會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覺得誰辯論的有問題,我也可以自己從中找漏洞。

奇葩說,喜愛的觀眾都很年輕化,人們喜歡這種輕鬆愉快的辯論方法,辯論節目,從辯手到導師更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他們教會我們去更好的看待人生,從多方位去思考,懷揣一顆善良的心,去看待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蔡康永會用他善良的語言,表達方式去辯論,聽著他的話很舒服,張靈泉有一種知性美,理性的分析,總結辯手們的辯論,之前,很多人會覺得羅振宇是臭奸商,無論如何,他能用自己的表達方式,演講去贏得金錢,也算是一種能力。高曉鬆,是受家庭薰陶,加上自己學歷,見識,睿智的表明自己的立場,而馬老師,以前總結辯論,以大局,全局來總結分析辯論中的細節問題,都超級稀飯。當然,所有的辯手都很厲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在節目中輕鬆自如。

奇葩說,是一個口才類節目,特地翻看了他們的學歷,基本上都是高學歷,炒雞厲害的傢伙們。有時候,猶如角色的需要,可能會扮演成與自己在實際生活中不一樣的形象,其實他們並不傻。

教會我思考,教會我生活。謝謝奇葩說。

ch3u
2017-06-02

我覺得原因有二。

一是,把人引向更深的思考,到一個平時我們也許並不會涉及的深度。比如最近的一期,看了之後有感傳統教育中不僅看重是非,還告訴什麼我們是應該。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去做什麼了,按照預設的軌跡走你就是有上進心。而你如果“不務正業”地去做音樂就是自甘墮落。好像任何一個在安全的生產線軌跡上走著的人都有資格去評判你的人生。而他們卻忽略了脫離這個軌跡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和堅持,這難道不是一種進取嗎?

二是,只陳述不批判。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是以前大部分的話都是用來評論用來批判。而我最喜歡奇葩說的一點是,他也說了很多話,但不會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而是列出選項闡明原因(辯手的多元也帶來了觀點的多元),剩下的由你自己去判斷。世界本就沒有那麼的分明,如果一個是完全的好,另一個是完全的壞,傻子都知道要選那個好的。而現實就是,好的摻了一點壞,壞的也沒有壞透了,這才構成了紛繁多姿的世界。

E点亦
2017-06-03

身為《奇葩說》的鐵粉一枚,追《奇葩說》從第二季開始,一直到現在的第四季,每集必看,喜歡,相當喜歡這個節目,可以說是所有綜藝裡除《極限挑戰》外最喜歡的節目了。

看《奇葩說》,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用一種包容和開闊的胸懷去看待一些人和一些事。如《奇葩說》裡的每個人,都個性鮮明,風格各異,包括個人生活方面,也是特立獨行,不懼世俗眼光。

對於裡面的一些奇葩觀點,通過雙方的脣槍舌戰,讓我用開闊的眼光去看待一些生活中的爭端,這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允許大家存在分歧。

理,不辨不明,通過他們的辯論,問題被撕開被剖析,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問題的多面性和本質。

個人覺得,邏輯最強的是:陳銘、顏如晶、黃執中、馬薇薇、姜思達、胡建彪等。

有邏輯有綜藝感的是:肖驍、臧鴻飛、傅首爾等。

綜藝搞笑的是:範湉湉、大王、歐陽超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