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民國最為豪華的宅院,佔地6萬多平30座院落,14年建成耗資140萬兩
裕豐人間說
1/11 要說到民國時期山西最為“牛”的人物那麼肯定當屬閻錫山,他的“牛”並不僅僅在於軍事方面,還有著其居住的“豪宅”,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他被譽為“陝西王”宅院更是號稱當時第一豪宅。那麼到底有多豪呢?佔地面積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餘間房屋。現存18座院落575間房層,佔地面積3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總體設計分為上下兩院,前後為東西花園。14年耗資140萬兩白銀。(圖片來自東方IC)
2/11 閻錫山故居始建於1913年前後,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先後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東花園、西花園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27座院落,700餘間房屋),總佔地面積3.3萬餘平方米。(圖片來自東方IC)
3/11 東花園的建築,全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飛簷走善,雕樑畫棟,“五脊六善排山瓦,挑簷插飛掛鐵馬,立欄臥欄露明柱,鼓墩岩石接出廈”,十分講究。各個建築物上,都裝飾著各種木石雕刻,欄杆柱底石上雕刻著獅子毛猴,立欄臣臥欄上彩畫著各種傳說故事,諸如“桃園三結義”、“呂洞賓出世”等。東花園一進三院,雄偉的大門為石牌樓式門樓,兩旁有磚砌的八字照壁,門頭上懸掛著刻有“文淪草廬”四個大金字的牌匾。(圖片來自東方IC)
4/11 一進大門,一座小巧景緻的假山,半擋著人們的視線,使人不能一眼望穿。轉過假山是第一院,院子頗寬闊,地面全由鵝卵石和青磚砌成幾何圖案。對面是高大的二層樓,南北兩面是出廈大瓦房。穿過過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廳為三間大房。(圖片來自東方IC)
5/11 屋內陳設著桌椅,供閻氏家族議事及宴會使用。南北均有出簷抱廈通往後院。三院的宮殿式大樓高而且大,站在三樓頂端,可遠眺全村。在東花園的對面,是西花園。比起東花園,西花園的規模要小得多,破壞也較嚴重。所謂二老太爺府,即是閻錫山的二叔爺閻書典居住的府第。這裡亦是個大四合院,出廈明柱,雕刻及繪畫很精緻。(圖片來自東方IC)
6/11 在東花園以南緊貼二老太爺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後兩院相通相連的瓦房建築,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後院的東北角,還有一處小院,院中聳立著閻府第二個高層建築——得一樓。此樓前可通都督府,後部以地道與東花園二院相連。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飛,祥雲朵朵,簇擁著“行得通”三個大字,均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爺府的正南,還有一處院落。即上將軍府,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東花園的正北隔一條道,便是頗有名氣的子明慈幼院。(圖片來自東方IC)
7/11 在三吉院的偏東南方向,現在聳立著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窯洞和一條通樓上的石通道,上面兩層由青磚砌成。樓頂方磚平鋪,可供遊人登高眺望,近山遠水,一覽無餘。但從這座樓的用材、風格來看卻有點不倫不類。經考證,這座樓的樓頂過去跟周圍的建築物一樣,也是插飛挑簷、通瓦板結構,人是上不到樓頂的。當年閻錫山也曾在上面住過。(圖片來自東方IC)
8/11 其實縱觀閻錫山舊居這組氣勢恢宏堂皇,格局變幻譎奇的近代建築群,它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歷史遺蹟。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尢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中外遊人流連忘返。遍佈各主要建築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將這座舊居罩上了一塊神奇詭祕的面紗。(圖片來自東方IC)
9/11 1988年秋,山西省有關部門在這裡籌建民俗博物館,陸續建起了民間刺繡、剪紙、雕刻、編結、競技、繪畫、紡織、造紙、飲食、服飾、民居、信仰以及元宵民俗一條街等90餘個展室,總面積1980平方米,這些展室的陳列,相互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交叉關聯,生動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獨特豐厚的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圖片來自東方IC)
10/11 另外,這裡還特邀享譽天下的天津“泥人張”雕塑研究所的工藝師們精心雕刻了朱德、馮玉祥、閻錫山、邵力子、閻慧卿(五姑娘)等一批歷史名人的蠟像,形象地再現了當年在這座樓高院深、洞奇徑幽的古宅裡所發生的一幕幕歷史話劇。(圖片來自東方IC)
11/11 去閻錫山故居除了看景,還能從大院中的整個建築佈局中窺探到閻錫山生活時的狀態。隱祕小別院的設計,既方便了閻錫山的出行,又給閻錫山的日常辦公生活提供了一個相對僻靜隱祕的地方。如此,才能從生活細節中感受到閻錫山能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一個人的飲食起居、生活方式和思想都是有一定關係的。(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2-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