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一場戰鬥消滅日軍400人,七旬老人守護烈士33年,遇見當年真英雄
沐楓集
1/6 在山東省鄒平縣魏橋鎮劉井村,有一座烈士陵園,裡面長眠著73位烈士。陵園建於1963年,起初葬有烈士不止這個數,後來逐年被家屬遷走了一些。1985年,當時只有37歲的村民劉德龍見無人看護的陵園日漸荒蕪,便自發地守護起這些烈士。他和妻子孫秀榮在陵園內清除雜草,種花栽樹,擦拭墓碑,很快就使陵園舊貌換了新顏。每當有遊客來,老劉總要充當解說員,講述那一場慘烈的戰鬥。 圖為劉德龍和妻子孫秀榮在擦拭烈士的墓碑。(圖片來自東方IC)
2/6 抗日戰爭初期,在膠濟鐵路一帶活躍著一支抗日部隊,是赫赫有名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小鬼子一直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1939年6月初,該部3000餘人奉命在鄒平縣劉家井村一帶集結。小鬼子獲得情報後,迅速糾集了2500餘人前來進犯,被我第三支隊一頓迎頭痛擊,打得找不著北。惱羞成怒的敵軍又調來3500餘日偽軍增援,並配備大批精良武器,向我部發起猛攻。圖為劉德龍夫婦的女兒到陵園來看望他們。(圖片來自東方IC)
3/6 英勇的八路軍戰士在副司令員楊國夫親自指揮下,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可是很快敵人佔領了一塊高地,架起兩挺機槍向我軍掃射,並且藉此火力的掩護,進行瘋狂反撲。楊國夫當即命令使用手榴彈戰術,只見黑壓壓的手榴彈像飛鳥一樣朝敵群飛去,然後落地開花。但敵人的機槍仍吐著火舌,奪走多名戰士的生命。一位特務連排長怒紅了眼,帶上5名戰士,在手榴彈煙霧的掩護下,摸到機槍手附近。 圖為劉德龍夫婦在陵園內做清理事務。(圖片來自東方IC)
4/6 幹掉了機槍手後,這位排長掉轉槍口向敵人掃射,鬼子成片地倒下。就在這時,一發炮彈落下來,排長為了掩護身邊的一名戰士當場犧牲,另有2名戰士被炸成重傷。同時,傷亡慘重的敵軍集中所有的小鋼炮向我陣地轟炸,我方的彈藥庫不幸被炸燬。沒有了彈藥補給,楊國夫命令部隊撤退。這一戰,雖然陣地最後失守,但我軍在人員、裝備佔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仍取得了斃傷敵人800餘人,消滅日軍400餘人的戰績。圖為劉德龍在整理花圈。(圖片來自東方IC)
5/6 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大多在附近就地埋葬了,陵園建成後,就把四周還能找到的烈士墓遷了過來。這73名烈士中,一半以上已無法確認真實姓名,只在碑上留下“八路軍三支隊戰士革命烈士之墓”的名號。劉德龍說,從2000年到2005年,有一位老人,每年在戰鬥紀念日會過來鮮花,站在墓碑前流淚,後來知道,老人叫楊德魁,是這場戰鬥中的英雄,也就是被那位排長掩護的戰士。 圖為劉德龍夫婦在給學生們講述烈士的故事。(圖片來自東方IC)
6/6 劉德龍放棄掙錢的機會,半輩子都用來守護這些烈士陵墓的舉動,讓村民們很是不解。對此,劉德龍說:“我有三個親人,都讓小鬼子殺害了,這些打鬼子的英雄就成了我的親人,我是在替親人守墓,只要還做得動,就會一直守下去。”而受他多年影響的女兒也表示,如果有一天說父親老了,做不動了,我們做子女的會替他守下去。◈全文完。感謝您的閱讀,我是沐楓,請收下我的祝福,留下您的關注。(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0-27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