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等等。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10 個回答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8-10-04

1995年,大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畫魂》在全國公映,引起轟動。著名演員鞏俐用自己爐火純青的演技,將潘玉良悽美傳奇的一生演繹得淋漓盡致,觀後讓人唏噓不已。

潘玉良的一生歷經坎坷,閱盡滄桑。但她靠著自身的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世界著名畫家,藝術造詣登峰造極,為後人敬仰。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影視中的潘玉良)

一、不幸的童年鑄就她堅韌的性格。

潘玉良出生在江蘇桐城,本名陳秀清。剛出生時父親便去世了,八歲時母親也撒手人寰,潘玉良瞬間成了孤兒。

孤苦伶仃的潘玉良只得寄居在舅舅家裡,14歲時被好賭成性的舅舅賣入青樓,墜入風月之所,成為了一名歌妓。

但潘玉良並未就此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多次想方設法逃跑。但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又怎能敵過那些如狼似虎的青樓保鏢。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抓了回來。

從此以後,潘玉良為了保護自己,就經常不施粉黛,素面迎客,有時還故意將自己裝扮得很醜。加上她並不出眾的外貌,雖身處汙濁之地,尚能“出淤泥而不染”,保得自身周全。

(影視中的潘玉良)

一、不幸的童年鑄就她堅韌的性格。

潘玉良出生在江蘇桐城,本名陳秀清。剛出生時父親便去世了,八歲時母親也撒手人寰,潘玉良瞬間成了孤兒。

孤苦伶仃的潘玉良只得寄居在舅舅家裡,14歲時被好賭成性的舅舅賣入青樓,墜入風月之所,成為了一名歌妓。

但潘玉良並未就此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多次想方設法逃跑。但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又怎能敵過那些如狼似虎的青樓保鏢。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抓了回來。

從此以後,潘玉良為了保護自己,就經常不施粉黛,素面迎客,有時還故意將自己裝扮得很醜。加上她並不出眾的外貌,雖身處汙濁之地,尚能“出淤泥而不染”,保得自身周全。

(潘贊化和潘玉良)

二、幸遇貴人,開啟藝術之路。

潘玉良被地獄般的歌妓生活煎熬了三年後,遇到了一生的恩人兼愛人——潘贊化。

17歲時,時任海關監督的潘贊化上任蕪湖,當地眾多名流為潘贊化接風洗塵。商會會長讓潘玉良在宴會上獻歌助興,一曲婉轉動聽的《卜算子》餘音繞樑,讓眾人紛紛側目,贏得滿堂喝彩。

在場的潘贊化也不禁被潘玉良的氣質和才氣深深吸引。通過商會會長的介紹,潘贊化進一步瞭解了潘玉良的不幸生世,不免動了惻隱之心,暗下決定,要為這位誤入紅塵之人贖身。

後來,會長要求潘玉良陪同潘贊化遊覽蕪湖風景。在幾天的接觸後,潘贊化發現潘玉良和其它青樓歌妓完全不同,不嬌不媚,溫文爾雅,積極上進。

於是,潘贊化找人疏通關係,斥重金替潘玉良贖身。

在陳獨秀的見證下,兩人喜結良緣。

潘玉良對於這位救自己於火坑的仁義之人心存感激,遂改隨夫姓,更名為潘玉良。

婚後的生活甜蜜而幸福,偶然間,潘贊化發現潘玉良極具繪畫天賦,尤其是潘玉良信手拈來的一幅自畫像,栩栩如生,頗具神韻。潘贊化便一邊教她識文斷字,一邊多方為她物色繪畫老師,在洪野先生的悉心教導下,潘玉良的繪畫技藝大有長進。

1914年,潘玉良考上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如願以償地踏進了真正的藝術殿堂,如飢似渴地吮吸著藝術養份,終於學有所成,人物裸體畫獨樹一幟,引發轟動。

當時的中國,人們的觀念較為保守,潘玉良的裸體畫被看作洪水猛獸,加上她出身歌妓,更讓世人把她的作品貼上了“傷風敗俗”的標籤,潘贊化夫婦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三、為追求藝術而背井離鄉。

1921年,潘玉良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劉海粟的建議下,惜別深愛的丈夫,隻身前往法國,繼續追求自己的藝術人生。在法國的幾年學習中,她不但成為了學術權威瓊斯教授的免費學生,還參加了歐洲州畫展。

幾年後,潘玉良學成歸來,不但受到徐悲鴻的邀請,擔任“中大”的教授,還陸續舉辦了幾次個人畫展。她的藝術造詣蜚聲國內畫壇,被譽為“一代畫魂”。

不過,國人對她出身的偏見並未消除,在一次畫展中,潘玉良的名作《人力壯士》雖然贏得最高讚譽,但卻被人在畫作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赫然寫著:“妓女對嫖客的頌歌”。

在家庭生活中,潘玉良也備受大夫人的冷落和嘲笑,她不由得動了再次出國的念頭。她希望在一個純淨的、沒有任何歧視和雜念的地方專心創作。

在得到潘贊化的支持後,潘玉良第二次離開祖國,遠赴重洋。可這次的別離,竟成了她和丈夫以及祖國的永別,在40多年的國外生活中,潘玉良再也沒能踏上祖國的土地,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一生摯愛的丈夫。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自畫像)

四、客死異鄉,魂歸故里。

潘玉良旅居國外期間,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建立。潘玉良也時時牽掛著國家,牽掛著她的愛人。但由於各種原因,潘玉良回國的願望始終未能成為事實。

潘贊化在1960年患病去世,三年後中法建交,得到訊息的潘玉良肝腸寸斷,淚如雨下。提筆寫下了思念丈夫的詩句:“遐路思難行,異域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977年,彌留之際的潘玉良摘下胸前的懷錶,裡面裝著她和丈夫的照片,囑託身邊的朋友:“我有兩樣東西,一是這個懷錶,第二個是我的第一幅自畫像,請你務必帶回祖國,交給贊化的後人。”

潘玉良帶著滿心遺憾,離開了人世。

五、藝術造詣登峰造極,譽滿全球。

潘玉良的藝術成就蜚聲海內外,被人贊為“一代畫魂”,數十次在國內外舉辦畫展。巴黎市政府收藏其代表作16幅,多幅名作被國家教育部,東方美術館收藏。旅法期間,巴黎大學破例將多爾利獎頒給了她,並由巴黎市長親自頒發。

直到今天,潘玉良傑出的藝術成就還深深地影響著當代畫壇,人們不但從她的眾多名畫中領略到了她獨特的藝術魅力,還感受著她自強不息,畢生追求藝術夢想的熾熱情懷。

(參考資料:《畫魂》)

鸿鹄迎罡
2018-05-27

評價一位藝術家的藝術造詣時,通常採用對比法,更細緻一點就是採用橫向對比法和縱向對比法來綜合評價。

潘玉良(1895年——1977年)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突出才華和藝術造詣的女畫家,她能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芳名,主要有兩大原因。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其一,潘玉良是一位很有故事性的女性,她的傳奇人生非常具有話題性,這是她到現在依然能成為談論焦點的根本所在。

潘玉良的傳奇人生本人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談過,在此就不多費口舌,僅僅談談她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其二,潘玉良是一位以畫說話,以藝術打動人心的女性英才。她對油畫的探索精神,在同時代畫家中是出類拔萃的代表。

20世紀初期,也就是100年前,油畫走進國門,不但打開了國內畫家的藝術視野,更是成就了一批敢於接受新鮮事物,敢於吸收外來文化對本國藝術進行改造的藝術家,潘玉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他們這批人,如劉海粟、林風眠、徐悲鴻,當然還包括潘玉良,共同繁榮了中國油畫,讓油畫在中國落地生根,可以說,他們是先驅式的人物,如果沒有他們,油畫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被國人接受。

總體來說,潘玉良的油畫創作理念跟世界是保持同步的,這源於他在法國留學9年,學習了最前沿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方法,對歐洲油畫史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瞭解,因此,在具體創作中,她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來選擇具體的流派風格,進行獨立創作。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印象派是潘玉良最推崇的,她的油畫創作也帶上了明顯的印象派風格。

嚴謹的造型和構圖不是她追求的,讓光影技術跟畫面發生親密結合,在畫面上製造出斑駁陸離的效果,讓個人的喜怒哀樂在多彩畫面裡激盪,以情緒感染觀者,激發觀者聯想,是潘玉良油畫的最重要藝術風格。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同時,她在用筆上屬於豪放型,筆觸非常潑辣生猛,可以看出,她在天性上,非常喜歡梵高的筆法,都是用那種肆意淋漓的筆法,揮灑出具有強烈節奏感的畫面,在畫面背後,跳躍著一顆滾燙的心。

在繪畫的豪放傾向上,潘玉良甚至比同時代的男性畫家還要大膽,有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

安庆杂谈
2018-05-26

在我幼年和童年時光,我的家住在安慶市大觀區郭家橋(現在拆遷後改為四方城小區),與潘贊化的一家是門對門,而潘贊化的二個孫子,乳名叫大寶和二寶,是我在一起兒時在一起玩的小夥伴。那時只知潘贊化有個小老婆(安慶方言)在法國是個大畫家,經常從法國寄回很多的錢給潘家。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潘玉良的自畫像)

當我讀過安慶市的女作家石楠創作的長篇人物自傳體小說《潘玉良傳》,後來又看過由《潘玉良傳》改編的電影《畫魂》(鞏俐主演潘玉良),才對潘玉良女士有了進一步瞭解,得知潘玉良是在1895年出生在江蘇省揚州市,1977年在法國巴黎逝世,她是我國著名的女畫家、女雕塑家。

潘玉良女士是中國繪畫史上鮮有的,歷經磨難終成大器的女畫家。她一生四千餘幅作品,顯示了她對繪畫事業的孜孜以求、對人生目標的倔強探求和對祖國家鄉的眷戀不捨。由於歷史的原因,她始終不能回到祖國,葉落歸根,另外那些珍貴的畫卷也不能迴歸祖國。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對著鏡子,自畫自己的人體油畫)

而潘玉良女士傳奇的人生經歷,一直引起人們對她的無窮猜測和想象,她的頑強的藝術生命、坎坷的人生境遇、豐厚的繪畫成就,更使人為之感慨動容。因為她曾經在安徽省蕪湖市淪落青樓女子,是由時任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安徽省桐城縣人,後移居安慶市)用金錢把她贖回來後,她才成為自由人,那時她才只有17歲。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潘玉良畫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

此後由潘贊化全額資助把潘玉良先送到上海美專,專門攻讀繪畫、雕塑藝術,後又在潘贊化幫助下,在1937年把她送到法國里昂美術專科學校深造。在以後的歲月裡由於潘玉良女士刻苦學習,刻苦鑽研,終於成為著名的女畫家和雕塑家。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法國盧浮宮收藏了潘玉良女士的油畫作品,這是她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盧浮宮的畫家。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她是中國油畫史上的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潘玉良給非洲黑人畫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

潘玉良女士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而且還是潘玉良女士作為中國人,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潘玉良畫的人體藝術作品)

崇儒
2018-05-26

感謝提問者。潘玉良從一個風塵女子到畫家的華麗轉身,潘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正面的角度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去分析,縱然命運悲苦,依然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這是積極的,需要肯定的。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但是,至於說她的藝術有多高深,以及是一代名畫家就不敢苟同。潘玉良的命運的卻傳奇,但我看不出她畫的一堆光屁股美在哪裡了。中國的一些畫家去了西方鍍了金回來,要麼是清一色的人體作品,要麼就是東施效顰學的不倫不類吧。或許,她屬於後者。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中國女畫家、雕塑家。 從她的作品得知,其作品是中西融通卻更傾向於西方表現力的呈現。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原創不易,謝謝支持。

透明流动虚无
2018-06-12

我們能夠在脫離藝術家的情況下欣賞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嗎?


答案是否定的,尤其在討論潘玉良的作品的前提下。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曲折的身世和經歷,以及幾段讓人膾炙人口的感情經歷,都讓觀眾在面對她的畫作時已經添加了許多層色彩斑斕的濾鏡。那究竟潘玉良的藝術造詣如何?生活在另一個時代的我們也許很難再客觀地評價她的作品,因為拿起畫筆作畫的人太過有傳奇色彩,彼時著名畫家吳冠中與潘玉良算是熟識,他評價道:“潘玉良是很好的人,但是畫賣不掉……客觀地講,潘玉良的畫不算好,她和常玉比,差很多。……她人非常豪爽,畫稍微俗一點。”


雖然潘玉良在法國期間,間或得過一些獎項,從她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同時代“國際畫壇”野獸派、後印象派等的影響,其筆法也頗具有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但她一生幾乎沒有賣出什麼作品(性格使然),更難說造成大的影響力。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藝術品市場和收藏體系是促使藝術家進化的重要條件,尤其在現代藝術如此多姿多彩的時代,市場或批評系統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反饋體系,而潘玉良的一生,雖然接受過法國和意大利等歐洲重要藝術學院的教育,但其創作生涯接受到的藝術世界的直接反饋,是相對少及封閉的。從藝術創作的角度,潘玉良對“裸體”的關注是領先於同時代中國畫家的——其處於的時代也是關鍵的時代,彼時“裸體”在西方正逐漸從學院派藝術創作中解放出來,而中國文化尚且還未解開衣襟——身體關乎著自我與他我,而潘玉良獨特的個體經歷(出身青樓,嫁作他人妾),更讓她無法將注意力從身體上轉移,身體-裸體,不僅僅成為潘玉良藝術中的知識客體,更是潘玉良構建自我意識主體的重要外部工具,也是解放其意識和身體雙重自我的重要途徑


再看吳冠中先生的評價,是頗為中肯的——潘玉良的確性格直爽,也確實沒賣掉過幾張作品,但同樣,吳先生也未能脫出時代的困境,從更大的角度去欣賞潘玉良的作品——藝術家個體與時代和文化的抗衡和較量,以及,更有意思也更迫切的話題,對身體的思考。擅長也偏好人體藝術的女畫家,在當時的中國幾乎可以說絕無僅有,同時也說明這片土壤也許還未來得及做好迎接解放的準備。潘玉良另一個重要的作品類型,是自畫像,這位女畫家一生面對最多的,並非困苦和曲折,而是自己。在師友劉海粟和徐悲鴻的邀請下,她曾回國任教,但她終究無法面對一個過往的自我,徹底遠離家鄉,1975年在她與潘牟的信中,她寫道:“我一接到家信,就會想到我的問題……我希望把身體養好,就回祖國了。”可惜,最終她的身體也未有好轉,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去世。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藝術家活著時的掙扎,成了一個時代的參考樣本。潘玉良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是否能想象到,她去世幾十年後,她的故事會被千百萬人傳頌,她的作品一再拍出高價?這位豪爽卻姿色平平的女子,會否只是笑著,透過藝術,看到曾經過往的種種對抗與激烈。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吃素的穿山甲
2018-10-30

撇開潘玉良傳奇身世,就純藝術領域而言,潘玉良是近現代中國畫壇堪稱豐盛的存在,她的藝術具有不可磨滅的獨特價值和腔調,在現代與傳統、前瞻與回首中衝出一條血路,其中的艱辛與孤獨值得後來者致以敬仰的眼光。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浮萍般的漂泊歲月,潘玉良以無比虔誠的信仰匍匐於西方油畫藝術最前沿的理念聖殿,同時以無比執著的信念皈依於中國書畫藝術最本質的觀念高地,這種中外並蓄古今並濟的藝術眼光,極大地拓展了她藝術創作的空間緯度,也成就了她藝術極具辨識度的獨特美學語言,並彰顯出豐富的美學個性。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終其一生,潘玉良始終都在畫自己,這是她藝術創作最鮮明的宿命因子。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在她的畫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印象派、後印象派乃至馬蒂斯的野獸主義的風格印跡,這是她油畫中最突出的美學品格,無論是人體還是靜物或者風景,不同的題材在她筆下都駕輕就熟自成一格。而在這種西方表象背後,那種對中國傳統書畫線條的錘鍊和水墨的感悟賦予了她作品東方精神的內核。這種東西方繪畫技法的相互融合和互相鑑證達成的奇妙和諧,使她的畫作洋溢著一種蓬勃的激情,對生命的禮讚和命運的抗爭融為一體,具有跨越時空的藝術魅力。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在同時代的諸多藝術大家中,潘玉良當得上巾幗不讓鬚眉的巨匠,她橫溢的藝術才華和敏感的藝術直覺,並以鋒芒畢露的大無畏的藝術創作而名動一時,在當時的藝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直到今天都閃爍著一種別樣的精彩。

铁匠论书画
2018-05-26

潘玉良是早些時期的一位才女,她既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雕塑家,作為畫家她留下了很多作品,作為雕塑家她曾為張大千等雕塑頭像。

同時她也是一位有海外留學深造背景的女性,在那時是不多的,她留洋時期和徐悲鴻是同學,也是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第一人!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單單看到這些履歷,就足夠讓我們對這樣一位飽學女士肅然起敬了吧!

留洋回國後,曾在美術院校擔任主任和教授等職,她個人也舉辦了很多的展覽,取得了很好的效應和成績。

今天就來說說她的畫作,或是她的藝術造詣吧!由於她留洋學習的經歷,所以她的很多畫作都是油畫,並且有西方油畫的風格。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她的畫有人物畫和一些靜物畫,個人覺得她的靜物畫要好一些,她雖學習西方油畫,但卻相似又不似,她的油畫不屬於很寫實的那一類,但卻自有風格,個人的感情色彩十分濃厚。

她作為一位那個時候的女性,有這樣的見識,這樣的作品,並且是一位愛國人士,不管是畫作也好,是人品也好,都值得我們推崇!她的藝術造詣,在行家看來,也是自有千秋的。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對此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谁怜一灯影
2018-05-26

首先我們說,潘玉良是中國近現代一位傳奇的了不起的女性,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少有的一位享譽海內外的女畫家。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一個貧寒家庭,少時就顯露出繪畫方面的天賦。但幼少時的她命運不濟,不幸多多。1歲喪父,9歲喪母。孤苦伶仃的她不得不投靠舅舅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14歲時又被狠心的舅舅賣到青樓,度過了兩年多悽苦無助和淚相眠的日子。

不幸中萬幸的是,她在17歲時遇到了她人生的大貴人大恩人大男人潘贊華。正是這個潘贊華將她從青樓贖出並娶她為妾,又送她到上海美專學習,旋即留學法國意大利。從此,潘玉良走上了藝術之路。

在當時中國到西洋留學的女子本就不多,學習繪畫的更是鳳毛鱗角。潘玉良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暗下決心一定不負眾望,學有所成。本來她繪畫的天分就高,學習又非常勤奮刻苦,不僅順利拿到了學業證書,而且畫技日見精進。在法國的一次畫展中,她的畫還得了大獎。

我在年輕時看過一部專門描寫潘玉良勵志成才的傳記《張玉良傳》。傳中對潘玉良如何發奮學習繪畫做了比較詳盡的描述。看後我十分感動和欽敬。

潘玉良回國後,在母校上海美專擔任油畫系主任、教授,為培養中國繪畫人才做出了貢獻。

因為在法國意大利留學的經歷,潘玉良更加擅長西方油畫和雕塑。她一生創作了大量繪畫雕塑作品,多為人物和人體藝術。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審視潘玉良那個年代的畫作,或許人們感覺還不夠完美,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受侷限的條件下,潘玉良的畫技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十分了得,而且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這是繪畫界的普遍共識。

鸿哥iouyh福小铺
2018-08-18

謝謝邀請。

一位關心熱愛祖國的西洋畫派的藝術家。

寫實是基礎,在這基礎上她融入了情感,以東方情調吸收了印象畫派的特點進行創作,給人直接的強烈視覺衝擊來闡述作品。

非常棒,具有首開先河式的引領探索精神,留下很多值得借鑑和學習的代表作,其創作範圍很廣,風景、人物、靜物、雕塑、版畫、國畫無所不包。

如何評價潘玉良的藝術造詣?

內容底蘊豐厚是潘玉良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財富,在她的基礎上,相信會啟發和隔時空傳授給更多喜好藝術的人,更能讓眾多的民眾在感受她的藝術造詣同時獲得潘玉良的藝境視野欣賞與感悟。

吹雪無痕1224
2018-10-30

一個風塵女子能走上藝術的殿堂實為不易,能把後印象主義的畫風融入到中國傳統繪畫中更為難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