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圖片故事)貴州大方:廢樹根成就“藝術人生”
夜郎旅遊
1/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創作根書法作品草圖。今年50歲的董文軍家住貴州畢節大方縣,爺爺比較精通字畫,父親也是當地有名的雕塑藝人,在董文軍的父親看來,不管是什麼時代,手藝人都比較受人尊敬。羅大富\/攝
2/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打磨樹根。因此,父親從小對董文軍嚴加訓練外,還帶他拜師學習美術和雕塑,長大後的董文軍一直在當地從事繪畫和雕塑工作。羅大富\/攝
3/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調整根書法作品。上世紀90年代,一次董文軍用廢樹根拼創獨特字體,再配以當地土漆粘接上色的偶然嘗試,作品居然很受市場歡迎。羅大富\/攝
4/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給樹根上漆。20餘年來,董文軍一直堅持用廢樹根作為主要材料,將本地的漆器、書法、繪畫、民俗等元素有機結合,形成天然趣味與巧妙構思的獨有根書法藝術形式,深受市場歡迎。羅大富\/攝
5/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用手機查看網上客戶的留言。如今,董文軍每年要用近百斤廢樹根,創作一千餘幅根書法作品。羅大富\/攝
6/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用樹根拼字。“這樣即可以廢物利用,又可以推廣本地文化,這樣的事情我很樂意做。” 董文軍說。羅大富\/攝
7/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展示獲得的獎盃。羅大富\/攝
8/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整理根書法作品。羅大富\/攝
9/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整理樹根。羅大富\/攝
10/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整理樹根。羅大富\/攝
11/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用樹根拼字。羅大富\/攝
12/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打磨樹根。羅大富\/攝
13/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給樹根上漆。羅大富\/攝
14/14 5月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慈善街,董文軍正在創作根書法作品。羅大富\/攝
2019-05-1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