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父親摯友一耳光將他打殘,後教學38年,同村三代人都喊老師
M河洛鄉村
1/10 “我是65年參加工作,那時候是民辦教師,一直幹到82年,後來清退民辦教師,我就在家歇了,你說咱別的也不會,我還是一個殘疾人,能幹啥?實在沒事幹。到93年,在咱自己家裡頭辦了一個學前班,教村裡的娃們認倆字,咱不是也有個花銷錢……”74歲的於長鎖三年前才退休,算下來在村裡教書育人已經38年,於溝村不少村民一家三代都是於長鎖的學生,這一點讓他頗為自豪。
2/10 於長鎖家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城關鎮於溝村,毗鄰縣城。20年前,於溝村也是一個交通不便的小山溝,隨著城市擴建,新農村建設,於溝村已經成了嵩縣城近郊的村子。“俺爸就是俺村教師。我八歲時候,俺爸害病,躺床上起不來,叫他一個好朋友去學校替他代課。那不是太熟了,上課時候他說:都坐好。我跟他狂,我說都不坐好。他過來照著我臉扇了一巴掌,也不知道用了多大勁,當時我就在地上亂滾,我說麻、麻……,這半邊就沒知覺了。”
3/10 於長鎖被送往醫院的時候,那位老師嚇得臉色發白,於長鎖還勸他:沒事,叔,你可不敢我爸說,要不然回家又該捱打了。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兩個人一下子驚呆了,神經損壞,當時的醫療水平無法醫治恢復……於長鎖回家休養了一個多月,成了走路拉著腿的“小跛子”,老師則在拘留所住了三個月,回家後一直鬱鬱寡歡,無法面對於長鎖的父親,早早去世。
4/10 1962年,於長鎖畢業於嵩縣第一初級中學,當時整個嵩縣也僅有5所初中。說起來當時的情形,於長鎖很慶幸,如果不是有老師看他身體不便,多次相助,他可能沒辦法完成學業。眾所周知,60年代初期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關於那段傷心的歷史,於老師抹了把眼淚,“不管咋說,我活著畢業了……”
5/10 剛到村學校教學的時候,教室是村裡老舊的城隍廟,幾間差點被除四舊搗毀的土牆瓦房。冬天四面透風,用白紙糊上,還沒過幾天,不知道是被淘氣的學生撕破了,還是風颳破了,很多學生的手都凍爛流水。於長鎖每年耳朵和左手都會凍,也是那時候凍傷,落了病根。學校有100多名學生,五名教師。到了秋天,於長鎖都要動員學生,往學校拿玉米杆根部的疙瘩,用來烤火取暖,曾被人追到學校罵:死瘸子,教書不咋著,讓孩子幹活會的不少……
6/10 兒子成家之後,城裡幼兒園來村裡招生,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幼兒園,沒條件的孩子們只好在家玩泥巴。於長鎖和老伴兒看著自家院子,空落落的,於是萌生了再當教師的想法。於長鎖讓兒子幫忙,給三間上房和兩間廂房重新上了塗料,自己和老伴兒住進了原來的牛屋。
7/10 “多的時候吧,有3、40個人,少的時候也有20多個,我上課,俺家裡的(指老伴兒)給娃子們服務,嘿嘿,在家裡頭又幹了快十年,後來中心校的領導說家裡不像回事,叫我搬到村學校帶學前班,一直到大前年。”做了18年的代課教師,現在每個月可以補助180元的工資,再加上殘疾人補貼、養老金等,於長鎖很滿足。從2016年冬天開始,就在村口擺了一張桌子,備好毛筆、墨汁,免費寫春聯。
8/10 圖為2018年底,於長鎖在村口一戶人家院子裡給村民免費寫對聯。“國家對咱們老年人照顧的這樣好,我心裡過不去,就想著發揮一下餘熱,別的咱也不會,就會寫倆字,閒著也是閒著,全當玩的。”村裡小賣部賣的墨汁寫在紙上容易發白,不好看,於長鎖說:聽說一得閣墨汁是好墨汁,我去整個縣城問了一遍,只有一家賣的,18塊錢一瓶,買了兩瓶。他估計夠用了。
9/10 作者去拜訪於老師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村裡人告訴作者:現在寫對聯的人不多,於老師上午寫對聯,下午在村子裡排練節目。穿過村子,見到於長鎖正帶著一群村裡的老年人扭秧歌。老伴兒去世之後,兒子也不讓他再教學前班了,於長鎖和村裡幾位老人兌了500塊錢,買了一些簡單地鑼鼓響器,每逢重大節日,就召集村裡的老年人們扭秧歌,表演節目。
10/10 考慮到於長鎖行動不便,秧歌隊就在於長鎖家附近進行排練。每天晚上,於長鎖在廢報紙上寫兩張字,仍然睡在牛屋裡面,早上簡單吃點飯,到村口等著寫對聯,中午到兒子家裡吃飯,下午排練節目,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人老了,得有點事做,要不然就真成了老廢物了,寫春聯,孩子們也挺支持,他們都知道我喜歡熱鬧,前兩天,村幹部還來照相。我年紀大了,也幹不動了,心裡吧,就想著咱農村能越來越好,我就高興……”
2019-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