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末任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老照片
老照片
1/13 莊士敦,一個被許多中國人所熟知的英國人。他的原名為裡傑納爾德·F.約翰遜(Rejinald.F.Johnston),莊士敦是他為自己起的中國名字。不過,中國人對他的熟知,大都源自他給溥儀做過老師;而對他供職英屬威海衛行政公署長達16年的經歷,卻很少有人知曉。圖為1904年,莊士敦拜會衍聖公孔令貽後,在孔府庭院中留影。
2/13 1874年,莊士敦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1894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後進入牛津大學瑪格德琳學院,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獲碩士學位。經過激烈角逐,莊士敦於1898年考入英國殖民部,同年以東方見習生身份被派往香港。經過半年的漢語強化學習之後,被任命為輔政司駱克哈特的助理,以其出色的表現,深得駱克哈特的賞識。圖為1904年,莊士敦在駐威中國軍團的營帳外。
3/13 因此,當1902年駱克哈特赴威海衛任行政長官時,曾力薦莊士敦作為副手隨同前往。然而,這一計劃因英國殖民部為其安排了早莊士敦兩年的實習生沃爾特而落空。直到兩年後,沃爾特調往南非移民局,駱克哈特始得如願以償。1904年5月,莊士敦來到威海衛。圖為1905年,莊士敦(左)、行政長官駱克哈特(中)與來訪的金文泰(後一度任香港總督)在威海合影。
4/13 莊士敦崇尚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對儒家思想幾近迷信的程度。他不僅為自己起了箇中國名字,而且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採《論語》“士志於道”之意,為自己取了個“志道”的雅號。事實上,莊士敦也的確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他的許多努力都被西方人視為驚世駭俗之舉。圖為1906年聖誕節,莊士敦在威海碑口廟留影。
5/13 他的著述,多是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辯護。絕少出現同期西方人對中國人的歧視與輕蔑。在他的眼裡,“不僅在中國的文化及宗教中,而且在中國的社會結構中竟然存在著如此眾多的真正值得欽慕和保存的東西。”他不僅反對洋商們急欲對中國進行社會和經濟改革的企圖,而且尖銳地抨擊西方教會在華的傳教行為。1904年,莊士敦在孔府與衍聖公孔令貽及中國官員合影。
6/13 同時,他也激烈反對中國出現的各種激進思潮,反對任何激進式的革命。他認為中國人如果完全摧毀了自己數千年的傳統,就可能同時毀掉一切在中國人的生活和思想中起良好作用的事物。在他看來,儒家思想絕不應受到攻擊,因為它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礎,是惟一可以把中國人聯為一體的紐帶。圖為1905年,莊士敦(拄柺杖者)陪同行政長官駱克哈特視察中國軍團。
7/13 總董制是莊士敦在威海衛的一大傑作。在英租威海衛之前,威海衛的農村基本上處於封閉的家族式管理之下。各村在地方鄉紳或宗族大戶的維持下,依靠族規村約實行自治管理,偶爾也有幾個村莊聯合起來共同管理本地事務。1902年駱克哈特上任後,對原有村董登記造冊並頒發委任狀,承認他們的權力與地位。圖為1905年7月11日,莊 士敦(左三)、駱克哈特與來訪的山東巡撫楊士驤一行合影。
8/13 莊士敦於1906年開始任南區行政長官,並且一干就是12年。莊士敦還是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倡導者和實踐者。一是實行案件村董負責制,將大量民間糾紛交由村董處理;二是收取一定的訴訟費用。圖在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他多是採用孔孟的道德觀念來說教當事人,用當地通行的俗規來化解矛盾。圖為1904年,威海衛的村董們向莊士敦贈送旌旗時的合影。
9/13 莊士敦對中國的政治、歷史和風土人情極為稔熟,對儒、道、墨、釋也有相當的研究。莊士敦努力以中國傳統的“士”的標準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刻意樹立一個“父母官”的形象。他認為,無論是從掌握實情還是增進當局與界民的感情出發,地方官員都不應該滿足於坐在辦公室裡閱文批改,而應當將主要精力放在到基層的實地調查 中去。圖為1922年,時任溥儀老師的莊士敦在北京西山留影。
10/13 他經常獨自走村串戶,調查社情民意。憑著深厚的西學素養和對儒家學說的深入探究,莊士敦很快融入到威海社會之中,為各界人士所接受,連夫妻不和、婆媳不睦、鄰里糾紛之類的瑣事都願同莊士敦說道。1904年,境內商紳就向他贈送卷軸,譽其為父母官。1930年,莊士敦卸職回國時,商紳們按中國傳統又為其奉上一隻盛滿清水的潔白瓷碗,喻其為官清廉、品行高潔。圖為1930年10月威海主權歸還之時,莊士敦與中國官員在酒會上。
11/13 1919年2月,莊士敦離威赴京,開始了他的帝師生涯。這一機遇的到來,使莊士敦邁上了人生的又一個臺階,成為近代惟一一位在紫禁城中生活過、也是中國幾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和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並因此名聞天下。英國政府至此似乎也發現了莊士敦的價值,在其離威前,授予他“高級英帝國勳爵士”勳章。圖為1930年10月l日,莊士敦在威海主權歸還中國的儀式上致詞。
12/13 1927年,莊士敦重返威海衛出任行政長官。考慮到威海衛歸還在即,莊士敦感到,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威海衛留給中國,必將使英國人招致罵名,影響英國的形象。為挽回英國人的面子,莊士敦幻想延遲歸還威海衛,向殖民部提出許多展期方案。但威海衛的迴歸已是大勢所趨。1930年10月1日,莊士敦在代表英國政府參加威海衛歸還儀式後,卸任回國。圖為1930年10月1日,歸還儀式結束後,莊士敦前往碼頭,乘英國軍艦離開中國。
13/13 以上圖文刊登於《老照片》第九輯,作者張建國、張軍勇,原文章名《從“行政長官”到“太傅”——莊士敦在中國》,2002年10月第1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1999年2月出版第一輯, 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每年出版六輯,截至2017年10月,已出版115輯。專門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關的文章。定格歷史,收藏記憶,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2017-10-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