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六十年代香港生活,時尚的女士們
舊影閣
1/10 【1967年】波斯富街是香港銅鑼灣一條主要街道,北面連接告士打道,南面連接禮頓道,中間與多條重要道路交匯。波斯富街的街名是以1809年至1812年間的英國首相波斯富命名。在1980年代電車廠未搬遷以前,回廠的電車亦經過波斯富街轉入位於羅素街,現已建成時代廣場的電車廠。
2/10 【1960年代】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1960年至1997年間稱為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是香港一家非牟利的俱樂部組織,負責提供賽馬六合彩,活動、體育及博彩娛樂。馬會由香港政府批准,專營香港的賽馬、慈善機構,每年的慈善捐獻僅少於東華三院和公益金。
3/10 【韋秀嫻】韋秀嫻,被譽為“花腔女高音”,生於1932年,廣東人,在上海誕生,1949年到香港。她還灌錄了《小鳥唱出了黎明》、《百靈鳥》(哈薩克民歌)、《我的花兒》(新疆民歌)、《愛花先要把花栽》、《七個響鈴》、《問君何日能再來》等。是《一水隔天涯》的原唱。
4/10 【1960年代】60年代可說是香港經濟轉捩點。人均GDP仍然低,但市民生活水平穩步上升,然而薪水仍然低。註冊工廠的數目由50年代的3千增至60年代的1萬。各類工業大量需求勞動力,使香港的製造業得以持續發展。
5/10 【1960年】《辭海》中有關於旗袍的註解:“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繡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並改良為: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
6/10 【1960年】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7/10 【1967年】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8/10 【何莉莉】何莉莉(LiLy Ho),邵氏“新十二金釵”之一,1946年出生於江蘇南京,演員。1965年被導演袁秋楓發掘,參與電影《蘭嶼之歌》,正式投身娛樂圈。同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曾出演電影《文素臣》《十四女英豪》《愛奴》,引起國際影壇注目。
9/10 【1962年·BOAC空中小姐】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成立於1924年3月31日,全球航班網絡覆蓋75個國家的150多個目的地。它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公司之一,每年乘載約3600萬名乘客。英國航空公司的前身,帝國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在中國的業務歷史可以追溯到在1936年開通了到香港的第一個航班。
10/10 在英國航空公司每個航班的服務團隊中,有專門負責照顧家庭旅客的服務員,可向她們查詢機艙內嬰兒設施的位置,以及尋求其它協助。在飛行過程中,英國航空公司專門備有歡迎禮物及可口的食物來招待小乘客們。【香港,1960年代。資料:Google】
2018-12-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