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河南浚縣,人口曾不足5000,由州降為縣,始稱浚縣
布衣鏡界
1/8 浚縣縣衙位於浚縣老城西北方向,文廟隔壁。經明清多次修葺、擴建,形成今日佈局。浚縣縣衙佈局完整,共有東、中、西三條路,2014年重建,但也不失為一個瞭解歷史的好去處。現縣衙長138米,寬66米。此圖是浚縣縣衙大門口
2/8 此圖是縣衙的第二重門即為儀門,是一座屋宇過廳式建築,面闊3間,進深3間,四樑八柱。儀門兩側開設便門,懸山頂建築。儀門東側建有衙神祠,西側建有芒神祠。此圖是儀門照片
3/8 在儀門東側,有縣衙的“六房”,即縣衙的職能部門,負責辦理日常公事。六房中的“戶房”是戶籍管理之處,其中有明清浚縣人口變化情況的簡介。從簡介瞭解到,洪武三年浚縣全縣人口不足5000人。此圖是“戶房”的門口
4/8 浚縣位於河南北部,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現在轄6鎮1鄉4個街道,71萬人(2015年)。縣域面積966平方公里,耕地107.6萬畝。浚縣地處中原,土地肥沃,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此圖是修復的浚縣縣城東門
5/8 元末以來,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掠奪、戰爭的破壞,再加上河患與旱、蝗等自然災害的襲擊,致使該縣“地闊人稀”,“眾皆逃亡”。故到明朝洪武三年,轄區人口不足5000人。此圖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浚縣段”
6/8 浚縣的這種情況也是整個中原地區乃至中國很多地區當時的真實情況,因此,有了明朝初期人口大遷移潮流,浚縣明清碑刻中,有不少明初遷民資料。此圖是修復的現浚縣老城
7/8 因人口大幅減少,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改路為府,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明洪武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浚縣。此圖是現浚縣縣衙“戶房”內介紹浚縣明清戶籍變化的資料
8/8 此圖是浚縣老城內的文治閣【《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收藏,歡迎轉載鏈接,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內容,謝謝!】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