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七旬老人再現唐朝“龍首壺”,2000元一把得定做
日照新圖
1/10 “我從40多歲的時候,就想做這個龍首壺,研究了20多年。現在經過上百次的試驗,終於成功了。”2017年6月14日,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集鎮荊家石槽村,今年71歲的荊培鬆老人告訴筆者。
2/10 據莒縣博物館原館長蘇兆慶所著的《古莒遺珍》中記載,龍首壺是唐朝時期的一種飲具,壺上附一神龍,龍頭出水,龍身弓曲,龍尾充當壺柄,因稀有精緻而著稱。圖為荊培鬆展示第一次沒有燒製成功的龍首壺。
3/10 荊培鬆老人說,他從19歲就跟隨父親學習黑陶製作,對黑陶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所以一直到現在還堅持製作黑陶器具。
4/10 年輕的時候,當他聽說莒縣博物館內有一把出土的唐代的瓷器龍首壺,於是他就特地前去欣賞學習。當時,荊培鬆老人在這把龍首壺前轉了半天,覺得特別漂亮,於是他就想回家試著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用製作出黑陶龍首壺。但時,當時還得掙錢養家,所以這個想法一直沒有實施。圖為荊培鬆在展示還沒燒製的黑陶鬹(音:gui)。
5/10 荊培鬆老人說,2014年初,當時68歲的他想到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了,終於可以有時間研究一下這個龍首壺的製作手藝了。於是,他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潛心研究,歷時7個月,經過上百次試驗,終於成功的燒製出了龍首壺。
6/10 荊培鬆說,龍首壺的壺身好做,這個對於有著幾十年黑陶製作手藝的他來說並不算難,最難的就是龍頭,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具和工具,眼睛、鼻子、鬍鬚、龍角等全部都要靠自己琢磨。圖為荊培鬆在製作一把水壺。
7/10 製作出的龍得活靈活現,不然龍首壺就缺少神韻和氣勢。經過幾年的製作,他現在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了這些手藝。圖為荊培鬆在展示還沒有燒製的水壺陶胚。
8/10 一把龍首壺從挖泥、制胚,到晾晒、拋光、雕花等多達十幾道工序,最後才裝窯燒製,製作一把龍首壺要經過20多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荊培鬆製作的龍首壺最大的高約60公分,寬約70公分,小的龍首壺高約20公分,寬約30公分。兩年多來,他先後製作了大大小小的龍首壺100多把。
9/10 荊培鬆告訴筆者,他做的龍首壺,先後被青島、濰坊、日照和廣東等地的人士收藏。最大的龍首壺一把賣2000元,小的賣500元一把。
10/10 現在,因為龍首壺的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時間長,荊培鬆一般都是為喜歡收藏的人定做。歡迎關注頭條號《日照新圖》瞭解更多百姓故事並留言,讓我們一起用圖片和文字,關注人世間冷暖。
2017-06-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