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68歲的老人在四米深潮溼的大坑中編“簸箕” 原來是有原因的
張旦人文攝影
1/10 山西省洪洞縣龍馬鄉的韓家莊村,是一座有500多戶人家的大村子,在城西20公里的西山腳下,也十里八鄉是遠近聞名的手工柳編“簸箕”村,更有著4000多年的傳統編織歷史,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傳承項目,“簸箕”農產品實用性強,深受村民們的喜愛,上世紀80年代正值輝煌時期,村裡有300多人從事手工編織,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各種柳編產品遠銷到周邊省市。
2/10 韓德智,是村裡的柳編好手,今年已68歲。早年在村裡學校當了十二年的民辦教師,之後務農開始柳編,至今已有四十餘年。手藝好,勤快能吃苦,有鑽研勁,是村民對他的評價,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塑料鐵質品的出現,許多家庭對柳編制品使用的越來越少,柳編產品的價格也越來越低,越來越難賣出,柳編已經掙不到多少錢了。
3/10 據韓老講,編一個“簸箕”要用時一天,加上原料手工費才能賣到45元,而且編織“簸箕”必須要下到4米深的地窖中,環境非常陰暗潮溼,身體容易得病,所以村裡中青年人寧願出門打工,也不願意學習做“簸箕”了,只剩下十多個老人還在堅持著,眼看著做“簸箕”這門手藝也即將走向,,,,,,
4/10 四米深的大坑中編簸箕。
5/10 坑中非常的潮溼,只有潮溼才能使柳條不變形。
6/10 在潮溼的大坑中,一編就是一整天。
7/10 一針一線,一天能編一個。
8/10 就是這些簡單的工具。
9/10 自己編好後,還要自己去賣。
10/10 這些“簸箕”就是專門晒麥子用的,所以在收麥子的時候也就是銷售最旺的時候。攝影:張旦
2017-06-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