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10 個回答
寒舍阅独
2019-01-22

文/酒翁(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


題主的問題裡其實包含了兩個背景,一個背景是畫像,一個背景是照片,這畫像和照片使用的場合也不一樣。


滿清十二帝的畫像,指的是掛在奉先殿裡祭祖時用的畫像,此畫像非常之大,在滿清時期,每年的元旦、冬至、萬壽(生日)、冊封及先帝、先後聖誕(生日)、忌辰、清明等,皇帝們都需要親自到奉先殿給列祖列宗祭祀,以表達對先祖們的尊敬。這奉先殿裡不僅掛著滿清十二帝,還掛著皇太后、皇后等畫像。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滿清十二帝內沒有溥儀的畫像,只有照片,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都知道溥儀雖說是滿清的最後一位皇帝,但其在位時間很短,退位時只有6歲,還是個孩子,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沒法有此畫像的,因為這些畫像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身著朝服。未成年的皇帝是沒有朝服的,所以,這也是為啥溥儀沒有朝服畫像的原因。


再加上,溥儀這位皇帝和滿清其他皇帝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溥儀所處的環境,滿清文化早已成為了腐朽的代表,當時西方列強的新思維正在逐漸闖入中華土地上,溥儀也當仁不讓,在英文老師莊士敦的影響下,溥儀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不像他的祖宗們,盲目自大,覺得大清是無所不能,當時的大清已經苟延殘喘,溥儀在這種環境下,對滿清的種種文化也產生了不滿,終於,在1922年,溥儀剪掉了自己的辮子,而且,不僅剪掉了辮子,溥儀的著裝也開始逐漸西方化,改裝了西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溥儀照片基本上都是身著西服,以及身著戎裝了。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我看有人說之所以,溥儀有照片,是因為溥儀所處的那個年代已經普及了照相機,這只是表面原因,因為正如題主所述,同治和光緒年間,照相機也開始在滿清出現,而造成如此懸殊結果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和當事人自身有關係。


溥儀在莊士敦等西方思維的影響下,心底早已對滿清文化開始拋棄,甚至鄙夷,這從溥儀的《我的前半生》自傳中就可以看到,他多次提出質疑,逐漸開放迎接新事物的態度,則是讓溥儀放棄身著朝服,改為西裝的關鍵因素。


另外一個因素,我們在前文提到過,未成年的皇帝是無法穿朝服畫畫像的,溥儀在未成年就退位了,即使後來復辟,也只有12歲,遠未到成年的年齡,在16歲時,溥儀更是與滿清文化徹底劃清界限:剪掉了辮子。可以說,無論是時代還是環境,都沒有給過溥儀身著朝服,來一個畫像的機會。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喜歡我的回答還請點贊及關注~

历史萝
2019-01-24

首先要說明的是滿清十二帝的畫像,是掛在奉先殿裡祭祖時用的畫像,每幅畫像都很長,也相當耗時需要畫家畫一個月的時間。這些畫像的作用主要就是讓後人祭拜念祖。那麼為什麼同治光緒都是畫像,溥儀是照片呢?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原因一:同治和光緒所處的清朝時期雖然照相機已經傳入我國境內但不普遍。對於這種西洋玩意,兩位皇帝都是生活之餘把玩的從來沒把這拍個照跟扔炸彈似的玩意搬上正式的場合。那會皇帝還是存在排外心理,覺得自己的畫師最好最牛逼最能還原本尊的容貌。所以同治和光緒一定是採用畫像的方式去留存。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原因二:溥儀6歲就登基為帝,後又被迫下臺雖然有復辟但那會也才12歲。未成年的皇帝是無法身著朝服畫像的,再者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溥儀早已不屑國內的一些繁文縟節。一張畫像需要用時一個月顯然他內心是拒絕的。1922年,溥儀16歲時更是減掉長辮子,穿著西裝。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原因三:畫像最大的作用是用來讓後人祭奠先祖緬懷先祖,也就是已故的列祖列宗。而溥儀去世時,大清朝已經滅亡了,自然不會有人來畫像。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沉墨9527
2019-03-16

滿清十二帝的組像主要功能是供奉於奉天殿祭祀用的,所以用了非常正規的皇帝朝服畫像。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而溥儀非常的特殊,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被迫退位了,也就沒有正式的皇帝朝服畫像。難道他做皇帝沒有畫像嗎?不是的,雖然作為皇帝必須要畫朝服畫像,但是隻能是給成年皇帝畫像。

這涉及到中國古代帝王的祭祀文化,末成年的皇帝是不享受畫像掛在太廟的待遇的,其實也可以理解,大家祭拜的時候抬頭一看,死去的皇帝是個幾歲的娃娃,感覺不夠嚴肅,所以只有成年的皇帝才有資格畫像。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溥儀作為皇帝的時候沒有畫像就能理解了,而此時清朝末期,照相機和照相技術已經傳入了中國,雖然非常的罕見,但作為皇家還是能夠接觸到這些世界先進技術和器材的,比如慈禧就很喜歡照相,現在也保留了非常多的清末的真實皇宮照片。

照片中的溥儀是在1917年的時候,張勳復辟時候照的正式皇帝照片,而此時溥儀依然還沒有成年,還是不能畫皇帝畫像,當然這和當時的條件有關係,溥儀復辟再次登基只鬧騰了幾天,而畫一幅大幅的皇帝畫像,至少幾個月,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畫師來給他畫。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其實在同治和光緒朝,照相機就已經傳入宮廷了,但兩位皇帝對此西洋的“奇巧淫技”非常的不屑,不喜歡照相,同治皇帝是沒有任何的照片流傳下來,而光緒帝的照片也非常的少,甚至都沒有一張確切的正面照片,倒是當時的慈禧太后接納和喜歡了照相,並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真實宮廷影像資料。

历史密探
2019-02-07

首先要說明一些,歷朝歷代皇帝都要有畫像,就像現在一些企業的人員組織架構一樣。其實跟照片一樣,還不如照片,但是無奈,古代沒有相機,只能退而求其次,畫個畫像了。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雖然清朝後期,相機已經被引進了。但是那時候,大家只是把相機當成一種娛樂設施,並沒有用於生產實踐。清朝皇室更是傲慢無比,心想這黃毛猴子造出來的東西,把我的絕世容顏照的烏起碼黑的,不能用。還是等以後,我們中國人創造了PS和十級美顏再說吧,我大清的畫師畫的又逼真美顏效果又好,我為何還用這等洋貨。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於是,大清的皇帝就都沿用古代畫像的方式作為正式場合的照片。雖然那時候有,但是根據理法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來講,還是畫像容易被接受。到了慈禧那一代,還覺得照相跟放炮一樣很恐怖。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而溥儀就不一樣了,還沒親政大清就亡了,甚至都沒有正兒八經畫張畫像,但是他那時候跟外國人走的比較近,對洋貨的接受程度遠遠高於先人,所以才會有照片。

Mer86
2019-04-15

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清朝皇帝的畫像是要掛在奉先殿裡面祭祖用的。祭祖用的皇帝畫像非常大,通常一米多長。當時的照片尺寸,而且還是黑白照片,能掛著祭祖嗎?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奉先殿內的清朝皇帝、皇后畫像)

現在網上最常見的清朝皇帝畫像,是最嚴肅的朝服像。朝服畫像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擺的。溥儀沒有朝服畫像,是因為他退位的時候只有六歲,還沒有成年。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這張溥儀的照片是1917年7月1日溥儀復辟時照的,當時他只有12歲,也沒有成年。未成年的皇帝,都是不畫朝服像的。

所以,不是因為照相機的出現後,溥儀用照片代替了畫像。而是溥儀因為年齡太小,根本就沒有給自己畫朝服像。


那麼可能就有人問了,溥儀成年後為什麼沒給自己補一張畫像呢?

因為1919年,蘇格蘭人莊士敦給14歲的溥儀當老師後,對他的人生觀,改變非常大。1922年,16歲的溥儀把辮子給剪了。溥儀對滿族的傳統服飾不感興趣,改穿西服。

皇帝朝服像一般要畫上幾個月,對於當時的溥儀來說,太過於繁瑣,乾脆也一併略去了。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溥儀是這個樣子的。或者是西式的戎裝照。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另外多說幾句,皇帝、皇后、太后的畫像除了朝服像外。還有很多生活畫像。只要不是用於正式的祭祖,都可以用照片代替。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慈禧的朝服畫像和私人照片)

比如說慈禧,畫像和照片她都有。但是隻有上圖中,左邊的朝服像可以掛到奉先殿內。而右邊的私人照片,是不行的,只能用於私下裝比用。

再比如慈禧的菩薩照,雍正皇帝也有類似的畫像。如果當時有照相機,雍正肯定也會用照片代替畫像。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慈禧裝比照)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雍正皇帝的私人畫像)

最後做個總結。如果溥儀是成年後再退位,他肯定也會有正式的朝服畫像。但是溥儀六歲就退位了,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畫。

同治和光緒時期,對照相機這個東西還非常牴觸。尤其是同治皇帝,一直養在深宮之中,19歲就得了天花病駕崩。沒有照片很正常。

光緒倒是有照片,但都只是平時的生活照,沒有照過身穿朝服的照片。因為,朝服是上朝時穿的,不可能讓攝影師跑到皇宮,在上朝時給光緒照相。

所以,同治沒有照片,是因為他那個時候宮裡還沒有照相機。光緒的照片,也沒有朝服照。但是,不管同治和光緒有沒有照片。照片是不能擺入奉先殿的,所以一定會有朝服畫像。

溥儀沒有畫像,是因為他退位了。後來還被趕出了皇宮。他自己也不愛穿龍袍,自然也就沒機會給自己畫朝服畫像了。

娱乐传播源
2019-02-03

沒錯,1839年,法國人制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洋人的侵略、傳教、經商逐漸傳入中國。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洋人的玩意不能碰,甚至還有人認為洋人是吃人的,更別提洋人的這些工具,清朝人認為火車轟隆隆會破壞龍脈,認為照相機會攝取人的靈魂。所以,幾乎所有人老百姓都不敢跟洋人交往。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逐漸的就對洋人的工具並不奇怪和害怕了,到1903年,清朝皇宮裡留過洋的裕勳齡入宮陪伴慈禧,就給慈禧拍過照,這算是慈禧的第一張照片了。當然也給皇帝、其他皇親國戚拍過照。

所以,之前的同治皇帝就沒有拍過照片。自然也就沒有照片流傳下來。

至於光緒皇帝為何拍過照片但沒有和列祖列宗掛在一起,本人猜測:光緒和慈禧因為改革問題大打出手,光緒落敗後自然也就不太敢正面跟慈禧對抗,更何況是死後與祖宗畫像掛在一起,光緒肯定不會搞特殊掛照片上去。更何況是光緒先死。聽慈禧的大臣自然也就按慈禧的意思去辦。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逝去的觉罗
2019-08-16

你說的是1903年兩宮從河北保定迴鑾時,攝影師拍攝下的畫面,慈禧向其招手。而目前光緒皇帝是隻有一張照片留存於世的,至於同治皇帝,他是沒有照片的,因為當時慈禧太后拒絕一切新生事物進紫禁城的,包括電燈等。按理說,同治皇帝是應該有照片的,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那就是北京政變後,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恭親王奕欣任首任總理大臣,當時奕欣在衙門辦公(1861年),一位外國攝影師抓拍了奕欣的照片,當時奕欣表情凝重,怒罵了這位外國使節,其實這張照片大家應該都看過,就是恭親王奕欣斜著臉拍攝的,端坐在那,比較清晰

空知玄虚
2019-08-16

歷代皇帝像一般都是皇帝生前畫好的,極個別是剛登基沒多久去世而畫的。一般幼帝都是要等到親政時(十六歲,玄燁運氣好掰倒鰲拜提前兩年親政)才畫畫像的,不然玄燁,朱翊鈞等年少即位的為什麼沒有少年時的畫像,這也就說得通溥儀沒有畫像了,因為溥儀三歲即位,沒等到親政清朝就壽終正寢了,既然不是皇帝了也就不用畫像了。當然,清朝滅亡後畫的畫像是有的,但不是清朝皇帝畫像,自然不能和清朝皇帝畫像擺在一起。任滿洲國皇帝畫像也有,到那時滿洲國皇帝並不是滿清皇帝。

而你所說的同治光緒自然也有照片,只是中國曆朝都是放畫像的(也只能是放畫像因為以前沒相機),放照片不符合禮制,中國一向對禮制方面都很注重,更何況封建社會。而且就算到了現在,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的國王也都還保留著畫像的制度,只是相對以前,沒有那麼嚴肅了。溥儀那是因為沒有畫像才放照片的。

五味社
2019-04-16

雖然攝影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流入中國,但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在紫禁城流行。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第一張清朝皇室宗親的照片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和談的恭親王奕訢。

儘管洋務運動後,越來越多大臣接觸並迷上攝像,但清朝統治者始終把攝像術視為異端邪術,排除在紫禁城之外,因此同治帝是不可能有照片的。

光緒十一年,醇親王奕譞向光緒帝進呈一批自己的照片,由此,照片首次進入清宮之中。而真正將攝像術帶入清宮的是珍妃,她曾經給光緒帝拍照,甚至光緒帝也非常喜歡攝像術。但由於珍妃得罪慈禧,後被處死,而且所拍攝照片全部銷燬,因此,如今光緒帝的照片幾乎沒有留存於世。

20世紀初,慈禧喜歡上攝像術,於是照相開始在紫禁城中流行起來。清末帝溥儀更是喜歡新鮮事的人,騎車、打網球、攝像、吃西餐、打電話......一件件西洋玩意不斷在紫禁城出現。

海研会
2019-08-16

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簡單,其實就是那些畫像屬於皇家繪製的先皇遺像,廢帝溥儀沒有能夠享受這個待遇。

目前常見的清朝十二帝的朝服像是清政府皇家繪製機構——清宮造辦處如意館的作品,其性質和用途相當於祖宗像,即供瞻仰祭拜,主要陳列在景山壽皇殿等處,也就是說只有故去的君王才會被繪製這種畫像。而溥儀去世時,清王朝早已滅亡,相應的繪製機構以及制度也都無存,所以溥儀去世之後並沒有這樣的一幅畫像,後人往往以其朝服照片來替代。

除了君王之外,諸如故去的皇太后、皇后等,也會有這類的畫像傳世。

另外,前面有位朋友所說慈禧太后對照相這種新生事物有排斥心理是不對的。事實上,慈禧太后非常熱衷於拍照,目前留存的清宮人物照片中,有大量就是慈禧的照片,其中除了正裝照之外,還有大量著戲裝,扮成佛裝的照片,諸如慈禧打扮成觀音大士,李蓮英等扮成善財童子的照片。與之相反,光緒皇帝的思想保守,對照相等新生事物並不感興趣。

為什麼滿清十二帝的組像,只有溥儀是照片,按時間推算同治光緒都應該有照片啊?

在清末,有一組十分有趣的抓拍的照片,出現於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參加某次禮儀活動時。西方攝影師將拍攝機位至於高處,從院牆上向下抓拍,當發現這位攝影師後,慈禧和光緒兩人的表現截然不同。光緒選擇的是埋頭前進,置之不理,只拍攝到了皇帝的背影,光緒帝身邊的大臣、太監等也都是一臉嚴肅。而當慈禧太后看到攝影師時,竟然微笑著抬頭向爬在院牆上的攝影師招手致意,周遭的大臣、太監也都在哈哈大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