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主持設計
勞動法非專家
1/13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是為紀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華東地區犧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紀念性建築群和紀念園林。陵園始建於1949年4月,由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梁啟超之子)先生主持設計。(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2/13 革命烈士紀念堂,1949年5月15日奠基,1950年7月1日落成。建築形式為雙層古宮殿式,全部為石灰石、水泥構築而成,東西長45米,南北寬19.6米,高21.4米。紀念堂內影壁上的題詞“人民革命的烈士們永垂不朽”、“你們的功績永垂不朽”為周恩來、任弼時的親筆專題。(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3/13 革命烈士紀念塔,該塔位於陵園中心位置,1949年4月28日奠基,1950年5月1日落成,塔高45米,塔的建築形式為五角亭柱式(亦稱五角立體塔型),分為塔臺、塔身、塔頂三部分。(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4/13 革命烈士紀念塔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紀念塔”7個貼金大字為毛澤東主席親筆手書。塔周鑲有大小石碑10塊,鐫刻著山東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和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5/13 革命烈士公墓,該公墓呈立體“山”字形構築、寓意為人民江山穩固,裡面集中安葬著建園初期園內的19位有名烈士和18位無名烈士。(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6/13 劉炎烈士墓呈立體巨輪型,高9.1米,1950年7月1日落成。劉炎,湖南省桃源縣人,1946年6月劉炎抱病隨軍到達山東解放區,同年11月20日,在沂南西桃花村因病去世,時年42歲。(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7/13 仰風承志亭,建於1999年,為仿清雙層飛簷八角亭建築。亭內安放著1950年雕刻的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元壽、山東軍區八師師長兼政委王麓水、新四軍一師政委劉炎和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趙鎛半身石質雕像。(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8/13 常恩多墓為柱體全石結構,1982年由莒南縣坊前遷葬於此(正面碑文和墓誌銘為著名書法家啟功手書)。常恩多,滿族,遼寧省海城縣人,當時擔任東北軍百十一師師長,是中共特別黨員。(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9/13 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元壽烈士墓呈螺旋梯形,1950年6月1日落成,墓壁四周嵌有小型浮雕23幅,反映了張元壽戎馬一生的主要事蹟。張元壽,福建省永定縣人,1947年3月,在淄博張店進行戰場巡視時,遭敵機掃射,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4歲。(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10/13 羅炳輝墓呈直線四角塔形構築 ,1950年建造。墓頂飾以將軍在五次反“圍剿”中榮獲的勳章做造型。羅炳輝,雲南省彝良縣人,漢族,1897年生。1946年6月21日,羅炳輝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11/13 瞻容思功亭(又稱羅炳輝將軍石像亭),石像是按照1:1的比例雕刻而成,高1.9米,雕像刻劃出了羅炳輝將軍生前的風采。羅炳輝將軍生前擔任新四軍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是戰爭年代犧牲的8位軍事家烈士之一。(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12/13 陳明、辛銳雙烈合葬墓為六面亭柱體型。陳明,福建省龍巖縣人,擔任過中共山東分局黨校校長、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祕書長等職。辛銳,是濟南著名金融資本家辛葭舟的女兒,1938年隨其父在滕縣參加八路軍。1941年3月8日,陳明與辛銳結婚。同年底,日偽5萬餘人對沂蒙山區進行“鐵壁合圍”大“掃蕩”時,夫婦倆先後壯烈犧牲。(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13/13 王麓水烈士墓呈四面體型構築,1950年5月1日落成。王麓水,江西省萍鄉縣人,1939年3月隨115師到達山東,先後擔任魯南軍區政委兼魯南區黨委書記、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等職。曾率部消滅了為非作歹的混世魔王劉黑七。1945年12月13日,王麓水帶領八師解放滕縣縣城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2歲。(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n
2019-05-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