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蘭津古渡:我國最古老的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霽虹橋
羅盤高人
1/20 1、雲南霽虹橋位於永平西南部,橫跨永平縣杉陽鄉與保山市水寨鄉的瀾滄江上。素有“西南第一橋”的美譽。霽虹橋是雲、貴、川、藏、陝五省區存世的鐵索橋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橋樑。
2/20 2、霽虹橋,史稱蘭津橋,以西漢\蘭津渡\得名。在南詔時就已建有竹索吊橋。元代曾換成木橋,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改建鐵索吊橋,名\霽虹橋\。霽虹橋是西漢的蘭津古渡,東漢曾流傳“渡博南,越蘭津”的歌謠。此處古為舟筏渡口。
3/20 3、絲綢之路出現前兩世紀,從四川西昌起,經雲南姚安、下關、保山,進入緬甸、印度等國的“蜀·身毒道”已形成,霽虹橋就是這條道上的咽喉。
4/20 4、霽虹橋全長約106米,寬約3.7米,淨跨60餘米。全橋結構由九股18條鐵鏈組成,鐵鏈重量約20餘噸,其中底索16根,成二四四四二的形式排列。
5/20 5、鐵索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岸的峭壁上。鐵鏈釦環直徑約為2.5至2.8釐米,寬約8至12釐米,長約40釐米。橋的兩端分別建有橋亭關樓。兩岸築成半圓形橋墩,鐵鏈兩頭鉚死在兩岸橋臺上,西岸為徒崖,東岸是險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險要。
6/20 6、1922年的霽虹橋。
7/20 7、1930年代中期,從山上拍攝到的霽虹橋與摩崖石刻的遠景。
8/20 8、1930年代中期的霽虹橋。
9/20 9、1930年代中期的霽虹橋與摩崖石刻。
10/20 10、1930年代中期,在西南第一橋霽虹橋上留影的三位遊客。
11/20 11、崎嶇的西南絲道。
12/20 12、霽虹橋在地理位置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歷史上,曾有歷代朝廷派將卒、使臣開發這條西南必經的關隘要道,橋上曾經設有稅所和辦案機構,並駐有精兵把守。
13/20 13、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清代康熙皇帝,意大利馬可.波羅都曾到過此橋。
14/20 14、霽虹橋的近景。
15/20 15、霽虹橋摩崖石刻雄峙於霽虹橋西岸崖壁上,高約30米,寬約25米,刻著楊升庵、張含、張學庠、孫人龍、汪如祥、顧純、擔當和尚等500年左右名家騷人墨客、政商人士的真跡,最早刻於明代中期,最晚刻於民國後期。現存題刻計30餘幅,有石刻、題記、詩、對聯、碑文等。
16/20 16、橋南普陀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橋”、“懸崖奇渡”、“要塞天成”、“滄水飛虹”、“天南鎖鑰”等題字。
17/20 17、從內容上看,霽虹橋摩崖石刻有題頌長虹臥波的,如康熙年間的“霽虹橋”,明成化年間督學使吳鵬的“西南第一橋”及“滄水飛虹”。
18/20 18、霽虹橋摩崖石刻有讚美古渡天塹的“天南鎖鑰”、“懸崖奇渡”、“壁立萬仍”,還有“蘭津渡、金齒咽喉、要塞天成、懸巖奇渡”等。
19/20 19、霽虹橋摩崖石刻有稱頌勞動人民的“人力所通”題詞。
20/20 20、1986年10月12日,霽虹橋上游150米處的燕子巖因暴雨滑坡,截斷江水15分鐘,洪水以高出橋面7米的洪峰直瀉而下,鐵鏈被沖斷,當年橋兩端的橋亭關樓也被沖毀,鐵索落入江中,歷代修橋碑記和橋頭古樹蕩然無存。但目前仍有不少遊人慕名至此,面對巍巍群山,滔滔江水,發思古之幽情。
2019-03-0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