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晉南小山溝藏一“河南村”,百年前遷過來,現僅有20多人居住
大河鄉土
1/10 “我是1960年從河南老家到的這裡,那時候老家特別困難,沒飯吃,我跟著父母一路討飯過了黃河,後來聽說這個村裡有不少河南人,我們一家人就找了過來。”老馬坐在家中的窯洞內對攝影師說。老馬今年70歲,他的老家在河南鞏義,11歲那年逃荒到了與河南隔黃河相望的山西南部,在一個小山村落了腳。成年後,老馬與當地的一名女子結婚,然後就一直居住在這裡。
2/10 老馬所在的村子位於中條山下,村前是一條深十幾米的黃土溝壑,村中的房子和窯洞就貼著深溝的一側建設,全村只有一條水泥路,沿著村邊從村頭延伸到村尾。老馬說,他到這個村子時,村裡只有幾戶人家,基本上都是解放前從河南跑過來的,而且所有人住的都是窯洞,現在村裡的一些磚瓦房是最近幾年才蓋起來的。圖為老馬家的窯洞院子外側,圍牆用黃土夯成。
3/10 “我們村原有150多口人,80%的人祖籍是河南,那時候來這裡,很多就是通過親戚、朋友才過來的,所以村子裡的不少人家都是沾親帶故。後來,隨著居住的時間長了,年輕人才陸續和當地人結婚生子,即使是這樣,村子裡的語言還是以河南話為主。”老馬介紹,現在村裡不少人外出打工或者搬到了城裡、鎮裡,平時村裡只有20個人左右。圖為老馬居住的窯洞。這窯洞是他到了這裡之後,和父親一起挖出來的。
4/10 老馬說,村子所處的環境是黃土高原地貌,地下水很深,村子周圍的土地都是旱地,完全靠天吃飯,每年種的小麥、玉米產量都不高。這十幾年來,政府利用當地溫差大的優勢,鼓勵老百姓種植蘋果,既讓老百姓脫了貧,也讓人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外出打工,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人均年收入已經到了4000多元。圖為村中的水泥路旁,兩位留守的老人相互打招呼。
5/10 老馬的妻子在20年前去世,夫妻倆一共生育了三個女兒,大女兒留在家裡招了女婿,另兩個女兒都嫁到了外村。“孩子們都交待了,我也就省心了,前一段我就回了趟老家,發現那裡的變化挺大的,生活上也比這邊好。”老馬說,看到老家的變化後,他當時有點後悔,但後來想想,這裡已經兒孫滿堂,也不可能再回去了,“家是啥?有親人的地方不就是家嘛。”圖為老馬窯洞中懸掛的鏡框裡,擺放著女兒、孫子們的照片。
6/10 攝影師來到老馬的鄰居家裡,80歲的馬大娘正在窯洞前的空地上晾晒麥子。馬大娘的老家也在鞏義,1957年來這裡,後來和同是鞏義的老伴結了婚。老人說,那時候找對象都是相熟的人介紹,因為老家都在一起,是老鄉,一介紹就成了。現在孩子們外出打工去了,她和老伴留守在家,也沒種別的啥莊稼,就種了點果樹和麥子。
7/10 在另一個家中,攝影師遇到了兩位正在聊天的大娘。其中一位大娘姓王(右),今年82歲,老家在鞏義,但她從小出生在這裡。王大娘說,她的父親應該是第一代從河南過來的人。王大娘有兩兒六女,兒女和孫輩們都在外打工,老伴三年前去世後,她一個人在老院子的窯洞中生活。
8/10 另一位大娘姓段,今年81歲,老家在河南嵩縣,從小跟著家人到了山西。段大娘有一兒三女,因為家中出現變故,孫女是她從小養大的。現在,孫女已經長大成人在城裡打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段大娘的生活全由孫女照顧。“吃的、穿的,都是孫女給買,我也知足了。”段大娘說。
9/10 王大娘對攝影師說,現在村裡的人少,她和段大娘的年齡相當,加上都年齡大了幹不成活,平時沒事時她們就相互串串門,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比一個人悶在家裡強,“也算個伴吧。”
10/10 今年84歲的郭大爺攝影師在村裡遇到的唯一一個當地人。郭大爺有兩兒三女,小兒子今年46歲,已經幹了7年的村支書。郭大爺說,這個村大部分人的祖籍確實在河南,是一輩輩人遷過來的,最早的應該在百年前。不過,經過幾代人的共同生活,大家現在都是一樣的,沒啥區別。圖為郭大爺和80歲的老伴為攝影師介紹情況。他老伴是抗日英烈的後代。
2019-07-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