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申報七十七載
1/15 紫禁城在精美和雅緻上居歷代皇宮之首。它集中國古代建築工藝的最高成就於一身,格局最嚴整、緊湊,規制最合乎古代皇宮的建造理念。在京城佈局上,以中軸線貫穿皇宮與京城的核心,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政治理念,這種格局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n\n圖為紫禁城太和殿廣場(1900年)
2/15 一層又一層方方正正的城垣,穿插著整齊如棋盤的街道,這是京城的一個特點。它的另一個特點是:一條自南向北的中軸線,起自外城南牆正中的永定門,經正陽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前三殿、後三官、神武門、北上門、景山萬春亭、皇壽殿、地安門、鼓樓,到鐘樓止。城內所有主要建築都沿此中軸線東、西對稱排列。\n\n圖為皇城正門大清門
3/15 京城的建造,雖經歷了數百年、幾十代人,但卻遵循著同一明確的整體規劃:城市的建築佈局要鮮明地體現以皇家宮室為主體的思想,以一條南北長達七點五公里的中軸線為全城的骨幹,所的宮殿、壇廟、朝廷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築都依附著這條中軸線結合\n在一起,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n\n圖為天安門背面(1900年)
4/15 在一起,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皇帝從京城到皇到紫禁城,建造起一座座高大的城門,城門之上建有城樓,既壯觀瞻更用以守衛門戶。我們從北京城的外城往北數,可以看到在十五華里的直線上,幾乎都是門。外城正門永定門是域市中軸線的南始點,一條寬敞的大街由此向北直達正陽門。\n\n圖為午門
5/15 中軸線對於中國歷史的意義首先是文化價值上的大統一,是中國傳統哲學與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展現。這條線上的建築在層層遞進中就像群山一樣莊嚴肅穆、深沉凝重,有種綿延無窮的生命力,表達了對聖賢、對天地萬物、對一個國家所能達到和諧狀態的敬畏,展現了中國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安身立命所在的追求,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在宇宙中的哲學立場:“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n\n圖為太和門
6/15 圖為太和殿御路
7/15 大明門,清代稱大清門,辛亥革命後改名中華門,20世紀50年代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在大清門與天安門之間有一條寬闊平直的石板御路,兩側配以整齊廊廡,稱千步廊。清代在此存儲百貨,戶部的米倉與工部的木倉也在此處。\n\n圖為太和殿
8/15 天安門、皇城南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時稱承天門,表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清代改名天安門。高三十三點七米,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以“九五”示帝王尊嚴。\n\n圖為保和殿後雲龍石雕
9/15 凡國家有大慶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在此舉行“頒詔”儀式。天安門堞口正中設有宣詔臺,用木雕的金風銜詔書由滑車系下(明代是用龍頭竿以彩繩系下),由禮部官員託著“朵雲”盤承受,放在“龍亭”內,抬到禮部,用黃紙謄寫,分送各地,稱“金風頒\n詔”。清宣統三年(1911)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頒佈溥儀皇帝退位的“須詔”儀式;也是在此舉行的。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次“頒詔”儀式。\n\n圖為乾清門1900年
10/15 圖為乾清門前御路
11/15 圖為乾清宮(1900年)
12/15 神武門內有順貞門,順貞門裡、欽安殿後簷下再立承光門。各門的建築造型也處理得各不相同,北上門為平座殿堂式,順貞門為隨牆琉璃門,承光門為牌樓式。各門兩廂建築與協調配合。\n\n圖為交泰殿
13/15 北上門外為東西連房,門裡為南北連房。至南端變成東西相對的兩座布瓦值房。神武門裡又建造兩廂相對的黑琉璃瓦大房,承光門前兩側建造兩座牌樓門,這三座牌樓門之間又以低矮的宮牆相連,空間似隔非隔。經此藝術處理,這短短的空間變得豐富多彩。\n\n圖為神武門\n
14/15 圖為北上門
15/15 從景山北望京城中軸線(1900年)
2019-08-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