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記憶味道,爺爺的狀元飯!#吃在中國# #吃在廣州# @頭條美食聯盟 @頭條美食 @微頭條小祕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爺爺生在1904年農曆六月十三,他的生日我一輩子都記得,當時我祖父生我爺爺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在那個年代,農民是沒有土地的,所以就無地可耕種,於是為了生計,我祖父就跟地主'

2019-08-10
"小時候的記憶味道,爺爺的狀元飯!#吃在中國# #吃在廣州# @頭條美食聯盟 @頭條美食 @微頭條小祕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爺爺生在1904年農曆六月十三,他的生日我一輩子都記得,當時我祖父生我爺爺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在那個年代,農民是沒有土地的,所以就無地可耕種,於是為了生計,我祖父就跟地主家當了長工,人家肯要你就非常不錯了。非常幸運了!在那個年代,幫地主家幹活是沒有工錢的。靠著一生的力氣,到年底只能換30斤大米和4斤豬肉。20斤土豆和20斤包穀米,現代稱之為玉米。養活一家四口人,在過去的那個年代,人做事必須聰明勤快,能夠吃苦耐勞,踏實肯幹。才能娶得到漂亮老婆。先說一說我祖父的愛情故事吧!地主家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第二個女兒是我的祖奶奶,當時我祖奶奶也非常的漂亮,17歲就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可惜好景不長。結婚5個月,那一家的兒子就病死了,在那個年代有一種不好的風俗。閒言碎語比較多,說我祖奶奶剋死了他家的兒子,是個掃把星,那家人一氣之下把我祖奶奶趕回了孃家。當時地主家也非常的發愁,想把他家二姑娘儘快的嫁出去,畢竟結過婚的人是二婚。如果再找門當戶對的也不好找,畢竟有那麼多閒言碎語,剋死人的流言蜚語。地主家看上我的祖父,踏實能幹又非常的聰明。就問了我祖父的意思,問我祖父怕不怕?我祖父看見他家二姑娘也長得非常的漂亮聰明能幹,當時我祖母也看上了我祖父,於是他們兩人就結為了夫妻。於是地主家用八分田土作為嫁妝給了他們。但是我祖父在農忙的時候要幫地主家幹活。現代人稱之為老丈人也是岳父。也理所應當!畢竟是一家人。也時而會給一些大米給他們。在1904年生下了我爺爺,一般地主家都有錢,都請了私塾先生。我爺爺在他外公家讀了一些書,能夠識文斷字。我爺爺也非常的聰明,在那個年代是沒有語文數學的。讀四書五經,禮記,史記,莊子,孟子,大學中庸,易經,論語等…這些書籍。我爺爺讀書也非常的刻苦,在那個年代是沒有電燈的。到了夜晚,只有一盞桐油燈用來照明。我爺爺怕他外公說他浪費桐油,每天夜裡就躲在櫃子裡悄悄的看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爺爺在刻苦的努力下。1924年順利的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生。在我爺爺的不斷努力磨練之下,在1931年我爺爺當上了團長。也參加過無數次的抗日戰爭。也繳過土匪。在1997年我爺爺去世享年93歲。在我爺爺去世的那一年,我傷心了半年。希望爺爺精神不死,永遠活在我心中。在爺爺考試前的一晚。我祖父祖母給爺爺做了一鍋土豆臘肉飯。是砂鍋做的,根據爺爺的描述,我給他復原出來。我爺爺稱之為黃埔的“狀元飯”。也是爺爺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一頓飯。因為我愛我爺爺,他教會了我很多大道理。是在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被我爺爺稱之為“狀元飯”的並不是什麼饕餮盛宴。是一種感動,是一種情懷。是我對爺爺的一份尊重。當我復原這道飯的時候,我也會潸然淚下。希望在天堂的另一端爺爺能夠知道,這一碗飯是我敬天堂的爺爺。希望大家理解萬歲!根據爺爺的描述:那個時代比較窮,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肉。肉不多,只有二兩多一點,切成薄薄的片。是我爺爺他外公家給的一塊臘肉。想想當時有多麼的不容易。我準備了125克臘肉。那個時候的土豆兒就叫洋芋,根據描述只有一小碗。根據爺爺說只有幾片姜幾片蒜,準備了24克蒜片,23克生薑。23代表兒孫,是對爺爺的一種懷念。24代表你的第四一代曾孫子對你的仰慕之情,像你一樣的優秀。當時的米也非常的不容易,根據描述二兩多。我準備了100克。米提前泡好。先將米放入砂鍋底面。再放入土豆塊兒。在沙鍋裡鋪上薑片和蒜片兒。上面鋪上臘肉。小火煮半個小時。爺爺小時候的記憶味道,爺爺的狀元飯複製完成。希望你們喜歡!就是簡簡單單的土豆臘肉飯,吃狀元飯,發四季財。你們有哪些記憶中的味道?你們說出來,我盡力幫你們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