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傷寒論上桂、桂枝、桂心、官桂的區別?

1 個回答
医寿延年
2017-04-13

今本《傷寒雜病論》涉及桂類藥物以桂枝最多,但據真柳誠考證這些桂枝皆是宋代林億等校正醫書時所改,原來所使用者是桂、桂肉或桂心。宋代之所以興師動眾地作這樣大規模的修改,漢唐以來桂類藥物處方名與本草名不統一有關,這也與蘇頌在《本草圖經》中將混亂的桂類藥物統一為“桂”的行動遙相呼應。

桂枝 桂枝的名稱見於《新修本草》,謂系牡桂的嫩枝皮,蘇敬言:“其牡桂嫩枝皮,名為肉桂,亦名桂枝。”而按蘇頌的意見“今嶺表所出,則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醫家用之罕有分別者。”

肉桂與桂心 林億、蘇頌主張包括肉桂、桂心在內的諸桂統一為桂枝,所用系桂的枝皮,那幹皮又如何處理呢?對此蘇頌未提及,而寇宗奭則說到:“其木身粗厚處,亦不中用。”陳承也說:“桂枝者枝條,非身幹也。”由此看來,北宋確實不使用幹皮。 官桂與上桂 官桂之名初見於宋代,但奇怪的是,宋人對此桂的來歷就不太清楚,如寇宗奭所言:“今又謂之官桂,不知緣何而立名,慮後世為別物,故書之。” 第一個提出官桂之名的《本草圖經》用推測的語氣說:“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氣如木蘭,味亦相類,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謂官桂,疑是此也。”這是以桂心為官桂。還有一種說法,《本草蒙筌》雲:“官桂,品極高而堪充進貢,卻出觀、賓。” 《本草綱目》批評王好古之說雲:“此誤,《圖經》今觀乃今視之意,嶺南無觀州。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 , 陳嘉謨、李時珍之說差近情理,但如果宋代確將進貢的桂呼為“官桂”。

簡單的總結下,桂枝是桂樹的嫩枝,上桂和官桂是不同的說法,也特指優質的桂枝,桂心是除去老皮的嫩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