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晚清太監真實相貌:面露和善,死後不能葬入祖墳,圖9是李蓮英
十三姨說歷史
1/9 【慈禧太后在頤和園賞雪,旁邊是太監】(這是一組反映晚清太監們真實相貌的照片,照片中的太監面露和善,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最終淨身入宮的。)太監,又稱宦官,是古代皇宮裡皇帝、妃嬪們役使的人員,他們地位地下,同時又被視為禍國殃民的存在。
2/9 【溥儀登基時,大清門前等待的太監】“太監”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遼朝,本來是皇宮裡官員的名稱,並不一定都是由宦官擔任。明朝時,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滿清入關後,宦官統稱為太監,雍正帝規定太監品階上限為四品。
3/9 【敬事房首領太監路來福】由於太監和皇帝密切接觸,他們掌握著皇帝最高機密,就容易導致出現禍亂朝綱局面的出現。因此,古代統治者對太監階層嚴密監控,清朝更是如此。清初規定,宦官歸內務府管轄,具體由敬事房管理,下設總管、副總管等職。康熙時總管宦官為五品,雍正時改成四品。
4/9 【太極殿首領太監王瑞清】鑑於明朝太監亂政的局面,清朝對皇宮太監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順治時設置太監僅1000人,到了乾隆年間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都未超過此數。
5/9 【大太監崔玉貴】為了防止太監擅權,順治帝仿朱元璋舊制,鑄鐵碑立於交泰殿,明文規定凡有不法行為,均凌遲處死。終大清一朝,沒有出現漢、唐、明宦官的專權現象。即便晚清大太監李蓮英,也不敢絲毫擅權,足見清廷對太監的管理還是頗為成功的。
6/9 【長著鬍子的太監】照片中這名太監之所以有鬍子,這是因為他淨身時已經過了青春期。清朝時太監的俸祿是這樣的,四品宮殿監督領侍月食銀八兩,米八斗,公費制錢一貫三百;五品宮殿監正侍月食銀七兩,米七鬥,公費制錢一貫二百;六品宮殿監副侍月食銀五兩,米五斗,公費制錢一貫一百;七品執守侍月食銀四兩,米四鬥,公費制錢一貫;八品侍監月食銀三兩,米三鬥,公費制錢七百。
7/9 【內殿總管太監延壽】由於淨身後視為不完整之身,太監們出宮後很難再回故鄉。於是,北京城周圍寺廟往往成為太監最後的落腳地。很多太監生前“找一間廟來親近,掛一和尚或道士名,長年累月地給予廟方供養”,為了年老出宮後有個落腳點。
8/9 【慈禧太后出行照,前排右邊是李蓮英】晚清時期北京有兩座寺廟裡太監眾多,“一是在北平北長街,萬壽興隆寺;一是在平西宛平一區,黑山護國寺。此二寺之廟規相同,住持皆由公推。凡入會者,須有人介紹,入廟者尚須品性端正,納入會費銀二十兩。三年後,準進廟食宿,死亡有棺,為其作佛事,葬於公地春秋祭掃,後死者送先死者。”
9/9 【大太監李蓮英】作為晚清最有名的太監,李蓮英自願淨身入宮,後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寵幸,一躍成為最有權勢的太監。不過,李蓮英死後身首異處,至今原因成謎。
2019-08-2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