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600年農村老手藝點亮傳統,手扎葦子燈籠1.5元1個一冬天做5000個
影像記錄生活
1/20 春節過年是傳統而喜慶的日子,在山東省惠民縣張大官村,村民張洪斌正在做手扎葦子燈籠。張洪斌已經60歲,自打14歲那年從父母、鄰居那裡學會扎燈後,他已連續製作葦子燈籠已經40多年,他是這個老手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現在冬天每天四五點開工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休息,一冬天他很忙活。
2/20 小時候過年,奶奶就給我買這樣的燈籠打,元宵節,打了以後再燒掉,寓意為歲歲平安。手工小燈籠雖比不了電燈籠豪華,卻是原汁原味。“竹將軍築城自衛,紙將軍四面包圍,鐵將軍穿城而過,木將軍把守後背。”這是對葦子燈籠最形象的描寫,起源於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1435年)的葦子燈籠在魯北傳承了接近600年。
3/20 這種燈籠的製作過程複雜:破葦篾(miè,就是把蘆葦分成幾份)、泡葦篾、扎燈籠、整形、收口、梳腰口。其製作工具有:葦篾、串子、水缸、燈籠模子、玻璃紙、油漆等。據瞭解,明宣德年間,惠民縣就開始編織燈籠,清末為鼎盛時期,主要以何坊鄉的張大官村、東小吳村、楊評事村、大商村、牛茁等、頭堡村、付商村、王灣等村都曾有編的。40年前,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會手扎燈籠。
4/20 張洪斌,地地道道的農民,張大叔說,家裡種5畝麥子和玉米,一年還能收入5000塊錢。
5/20 張洪斌說,每年這時候自己每天坐著需要10幾個小時,有時候累的不行,最多這秋後和冬天下來能手扎5000多個燈籠。
6/20 大叔的手上劃了都是口子。“習慣了,編這個戴手套不行。”
7/20 在模具上整形。
8/20 串子。看似簡單的工具,確實民間手藝人的智慧。
9/20 張洪斌用串子把葦子分開,這個工具可以算是“寶貝”了,少了它,老藝人們將無從下手。
10/20 一屋子都是燈籠模子。
11/20 底座和蠟燭。
12/20 當天中午,張洪斌的父母正在吃午飯,父母今年都是81歲,“這些都是兒媳婦做的,她最孝順,她在家啥都不讓我們乾的。”張大爺說。
13/20 張洪斌的妻子說:“你別拍俺,我只是做個老實本分的人應該做的,孝敬父母更是應該的,誰不都是父母養大的,他們這輩人最不容易了。”
14/20 “這就是我兒媳婦給我們蒸的大包子,來你嚐嚐,白菜豬肉餡的,很好是的,這是地道的山東大包子。”大娘說。
15/20 吃完飯,張大爺自己拿起來大掃帚掃地,“兒媳婦不讓我乾的,不幹點,我心裡憋得慌。”
16/20 “孩子,你看這天冷的,這冰掛,在城裡沒有吧。”
17/20 張洪斌說:“今年賣的很好,這些來收購的是濰坊的,我們現在做的,他們全要了。1個價格基本在1.5元左右,賣的話加上底座和蠟燭在10元左右,因為這個成本高,所以要比機器產的紙燈籠要貴不少。但今年和往年不同了,已經被預定,每次都是裝滿滿一車。我現在也在免費教孩子們做,免費教的。”
18/20 “這種大燈籠就是現在古村落和景區用的。”
19/20 張大爺說,我們村製作燈籠的家庭現在不到十戶了,都出去打工了。
20/20 張洪斌的母親也來幫忙拿燈籠,臉上掛著笑容。繪畫、扎、編等工藝的燈籠在民間藝人靈巧的雙手中誕生,點亮了古街和老巷,也將照亮東方傳統民俗的復興之路。讓我們用心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傳統是我們對春節的美好向往,更是老百姓的對健康、平安、幸福的美好期盼,這就是我們的夢。#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今年這樣過年#
2019-02-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