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國土地日:空中俯瞰中國西部黃土地戈壁灘,讓人對土地心生無限敬畏
全攝匯
1/17 每年的6月25日,是中國的全國土地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並頒佈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係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紀念這一天,國務院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確定為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圖為中國東部江南水鄉的大片耕地。(東南早報 潘登 攝)
2/17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它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圖為中國中部山區,空中俯瞰可利用耕地少之又少。(東南早報 潘登 攝)
3/17 中國中部山區,大片荒山被開發出梯田作為耕地。中國有後備土地資源2.01億畝,其中可開墾成耕地的僅1.2億畝。考慮到生態保護的要求,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今後通過後備資源開發補充耕地十分有限。(東南早報 潘登 攝)
4/17 中國西部,黃土平原一眼望不到邊。在中國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證、乾旱退化、水土流失、汙染嚴重的耕地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東南早報 潘登 攝)
5/17 中國西部某省,一大片礦場大肆掠奪著土地蘊藏的資源,同時汙染著土地生態環境。(東南早報 潘登 攝)
6/17 中國西部某省,祖祖輩輩的農人在黃土地上耕耘出金色的希望。雖然我國現有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積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東南早報 潘登 攝)
7/17 中國西部某省,祖祖輩輩的農人在黃土地上耕耘出金色的希望。(東南早報 潘登 攝)
8/17 中國西部某省,大片荒山既不適合樹林生長,也因為人煙稀少而種不出大豆高粱。(東南早報 潘登 攝)
9/17 中國西部某省,大片湖泊給黃土地帶來耕種的無限希望。(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0/17 中國西部某省,大型水利工程極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態,也孕育出了黃土地上希望的田野。(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1/17 中國西部某省,平原上的一個小村鎮,可耕種的土地是人們賴以聚居的基礎資源。(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2/17 中國西北某省,有限的平原之外,是望不到邊的連綿大山,貧瘠而又荒涼。(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3/17 中國西部某省,靠水吃水,一灣大河讓西部平原也有了江南水鄉的生機,儘管綠色太少,但土地卻充分地利用起來了。(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4/17 中國西北某省,大型水利工程極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態,也孕育出了黃土地上希望的田野。(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5/17 中國西北某省,荒涼大漠之中驚見湖泊,卻是一個鹹水湖,這潭鹹水解不了大漠黃沙的渴。(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6/17 中國西北某省,荒涼的丘陵山區,風沙在這裡給地球留下道道歲月的溝壑。(東南早報 潘登 攝)
17/17 中國西北某省,戈壁灘上的無人區,似乎只能聽見狂沙漫卷的風聲,絕無半點人類可以生存的希望。(東南早報 潘登 攝)
2017-07-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