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三十年前東北老煤礦,總想吃大人的鋁飯盒,工人每天都發礦山麵包
老商
1/11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還是孩子,家鄉這座老煤礦正是產煤的壯年期,那時候家裡左鄰右舍的工作多少都和煤炭有關係,小汽車還不多見,上下班都靠騎車子(自行車),別管多遠的路程,都是倆腿蹬,三班倒,到單位要掛牌兒(相當於打卡),車座子後頭綁著鋁飯盒,各廠門口都寫著大標語“高高興興上班來,安安全全回家去”……
2/11 就是這種鋁飯盒,因為它質地軟,用久了常常遍體鱗傷,東一個坑兒西一道印兒的,不過人家統一都是“抗造”牌的,就算摔瓢了,用手掰吧掰吧照樣能用,上班的大人通常吃點兒小灶,幹活耗體力,家裡總是給炒點兒帶葷腥的菜帶飯,滿滿登登上班去,哐哐噹噹回家來。
3/11 有時候帶饅頭,飯盒裡就只裝菜,饅頭單獨放,和飯盒、筷子、勺子伍的一起裝在網兜裡,再把網兜捆紮實,夾在後車座子上或車筐裡(印象中女士自行車有車筐的多,男式的少),大人上班前都換上乾淨的勞動布工作服,那時候覺得上班是件很神聖的事兒。
4/11 煤礦工人下班有個特殊待遇,一個班給一個礦山老式大面包,那是用麵包花做的,窟窿眼兒大,質地粗糙,微微帶酸,通常皮焦黃,因為大家都喜歡火大的,吃起來真是一頂一的美味,尤其趕上剛出爐的那就更帶勁了,一撕能揪挺老長還不斷,特別筋道兒,那時候我們家有一個固定吃法搭配:麵包蒸一下,就著雞蛋羹吃,雞蛋羹裡放點辣椒油和醋……
5/11 隔一段時間,礦上也會發蛋糕,那種老式蛋糕可不像現在的高級蛋糕,一捏就沒了,那時候的做法一定和現在不同,它是硬的,質地綿密,掂著沉甸甸的,有時候還能吃到沒攪碎的雞蛋黃和遺留的蛋殼……最希望趕上蛋糕邊兒,那地方油大、火大,最香了,現在再也買不著了。
6/11 每次大人下班回家,我們小孩都正好在一趟房瘋跑,見著自家大人推著車子回來,一定會放下手中要務,先把車搶過來推,掏襠或單腿遛回家,進門後趕緊把麵包或蛋糕卸下來,再翻大人的帆布兜子,那裡興許有剩下的好吃的或是市場買的熟食水果啥的。
7/11 東北冬天全靠煤取暖,所以家家戶戶時刻都想著往家屯煤,我記得二舅、大舅、我媽下班時都會在後車座子綁個玻璃絲袋子,裡頭裝著大煤塊,一天往家馱一袋,有時半夜還會去大煤道偷煤,那時候偷不叫偷,美其名曰“撿煤”,幾戶鄰居相約半夜幾點出發,一人拿倆袋子,推個小推車,人多膽兒就大吖……
8/11 就是這麼積少成多地往家劃拉煤塊,到了冬天只需要買輛車煤面兒就夠了,煤塊用來生火,煤面則用來壓爐子,做完飯後,睡前通常往爐子裡添幾鍬拌了水的煤面或煤泥,讓火牆子和火炕熱乎一宿,早上再透爐子,把沒燒完全的煤核兒撿出來繼續燒……
9/11 姥姥家隔壁鄰居有位宋奶奶特別會過日子,她老人家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就去各大垃圾包(垃圾堆,用來堆放生活垃圾和爐灰)撿煤核兒,雖然老兩口孤苦無依,但是去他們家玩兒的時候覺得那小屋子特別腦乎,奶奶的煤核可沒白撿,勤快勤快,就不會挨凍。
10/11 再說回鋁飯盒,因為從小就垂涎大人的鋁飯盒,等我長大上學後,就十分想有一個自己的,無奈當時大家都已經開始用保溫飯盒了,我的小鋁只用了兩回便束之高閣,飯沒有加熱的地方,有時候飯菜在路上就凍了,班級的暖氣包又不熱,吃了幾回帶冰碴的飯菜後,我也就不再嘚瑟了。
11/11 有一回印象特別深刻,跟著二舅去他們單位,趕上中午飯點,幾個舅舅阿姨紛紛把自己的飯盒掏出來,放在休息小房的鐵爐子上加熱,那滿屋子飄香的味道我至今難以忘懷,加熱後,大家在桌子上解開盒蓋,放一塊堆兒吃,八九歲的我吃了兩個半饅頭,撐得回家被餵了兩片乾酵母才算得救,現在想想,那天中午,大人們一定沒吃飽,淨緊著我了……
2019-03-2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