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懷念陳景潤,蝸居6平米小屋攻克世界難題,廈門大學聳立他的銅像
最美音樂365
1/9 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只要上過學的就沒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我國當代數學家,他的名字叫陳景潤。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他是60後心中的“明星”。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圖片來自東方IC)
2/9 陳景潤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圖片來自東方IC)
3/9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10多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1991年北京電視臺“祝你成功”欄目記者曾問過陳景潤,“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陳景潤說:“是奉獻,不是索取。”(圖片來自東方IC)
4/9 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圖片來自東方IC)
5/9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威爾(A.Weil)曾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鐘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圖片來自東方IC)
6/9 為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裡,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10麻袋。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為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鑽研。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圖為陳景潤夫人由昆。(圖片來自東方IC)
7/9 作家徐遲在《哥德巴赫猜想》中這樣描繪陳景潤的內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嚴重起來。我是病入膏肓了。細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內臟。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體確實是支持不了啦!唯獨我的腦細胞是異常的活躍,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來。我不能停止。……”對於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圖片來自東方IC)
8/9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訪日期間心臟病復發,在東京大學的講壇上猝然倒地,結束了他為祖國數學事業貢獻不止的一生。消息傳來,舉國悲哀,抱病的陳景潤更是萬分悲痛,泣不成聲,他嘴裡不停地念叨:“華羅庚老先生走了,支持我、愛護我的恩師走了。”(圖片來自東方IC)
9/9 2006年4月4日,廈門大學在其數學科學學院所在的海韻校區舉行陳景潤院士銅像揭幕儀式。陳景潤夫人由昆接受採訪。陳景潤院士雖然離開我們22年了,但他的人生成就永遠令我們仰望,他的勤奮鑽研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大師的這種精神的引領。你說呢?(圖片來自東方IC)
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