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大非川之戰,唐朝毫無勝算嗎,你怎麼看?

4 個回答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19-08-23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吐谷渾壁畫

正是憑藉政治、軍事、和親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吐蕃才能成功拼合吐谷渾這塊拼版,並從此獲得了東進河隴,西進西域的十字路口。

反觀唐朝,除了李治給了“皆不許”的處理意見外。就只在663年,“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孤獨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六月,戊申,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為吐谷渾之援。”

但這種沒有下定決心的軍事行動,均未取得實質效果,當吐蕃遣使長安“表陳吐谷渾之罪,且請和親”,“仍求赤水地畜牧”時,李治也不過是又“不許了”一次,再無其他實質舉動。

《資治通鑑》:“上不許。遣左衛郎將劉文祥使於吐蕃,降璽書責讓之。”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吐谷渾壁畫

正是憑藉政治、軍事、和親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吐蕃才能成功拼合吐谷渾這塊拼版,並從此獲得了東進河隴,西進西域的十字路口。

反觀唐朝,除了李治給了“皆不許”的處理意見外。就只在663年,“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孤獨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六月,戊申,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為吐谷渾之援。”

但這種沒有下定決心的軍事行動,均未取得實質效果,當吐蕃遣使長安“表陳吐谷渾之罪,且請和親”,“仍求赤水地畜牧”時,李治也不過是又“不許了”一次,再無其他實質舉動。

《資治通鑑》:“上不許。遣左衛郎將劉文祥使於吐蕃,降璽書責讓之。”

五、大非川之戰的引爆點

李治的優柔寡斷,坐視吐蕃終成虎患。

咸亨元年(670),吐蕃消化了吐谷渾後,在西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連克唐朝西域十八州、龜茲拔換城等地,逼得唐庭撤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的建制。

被打疼了的李治,再也不顧及大臣們相左的意見,以“詔以薛仁貴為邏裟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資治通鑑》

唐軍號稱要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其實不過是想借助他的影響力,尋求吐谷渾故族的支持。

只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吐蕃對吐谷渾的瓦解早已完成,諾曷缽何談影響力之說?

大非川之戰中,吐蕃軍隊半數士卒源於吐谷渾故族,便足以說明時不我待的道理。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吐谷渾壁畫

正是憑藉政治、軍事、和親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吐蕃才能成功拼合吐谷渾這塊拼版,並從此獲得了東進河隴,西進西域的十字路口。

反觀唐朝,除了李治給了“皆不許”的處理意見外。就只在663年,“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孤獨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六月,戊申,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為吐谷渾之援。”

但這種沒有下定決心的軍事行動,均未取得實質效果,當吐蕃遣使長安“表陳吐谷渾之罪,且請和親”,“仍求赤水地畜牧”時,李治也不過是又“不許了”一次,再無其他實質舉動。

《資治通鑑》:“上不許。遣左衛郎將劉文祥使於吐蕃,降璽書責讓之。”

五、大非川之戰的引爆點

李治的優柔寡斷,坐視吐蕃終成虎患。

咸亨元年(670),吐蕃消化了吐谷渾後,在西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連克唐朝西域十八州、龜茲拔換城等地,逼得唐庭撤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的建制。

被打疼了的李治,再也不顧及大臣們相左的意見,以“詔以薛仁貴為邏裟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資治通鑑》

唐軍號稱要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其實不過是想借助他的影響力,尋求吐谷渾故族的支持。

只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吐蕃對吐谷渾的瓦解早已完成,諾曷缽何談影響力之說?

大非川之戰中,吐蕃軍隊半數士卒源於吐谷渾故族,便足以說明時不我待的道理。

咸亨元年(670)4月,高宗下定決心,遲至8月唐軍方進入青海。

別忘了,唐詩有云“胡天八月即飛雪”,十萬唐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青海腹地跋涉,還要面對隨時到來的冬季。

薛仁貴根本沒有選擇,只能集中精銳騎兵速戰速決,輔以預備部隊跟上,清掃戰場的方式獲勝。

奈何,吐蕃統帥論欽陵早已獲知唐軍動向,以一部誘導唐軍深入,拉大戰場空間。

憑藉更好的機動能力,形成局部數量優勢,先行吃掉唐軍後援部隊,再回頭解決唐軍主力。

吐蕃軍隊以20萬之眾圍殲了郭待封的部隊,而後再集全師40萬人圍殲薛仁貴。

《資治通鑑》等唐史,將大非川之戰的敗因,歸咎於郭待封不聽將令。

但其實,唐軍在被動的局面下出兵,在錯誤的時機(吐谷渾王國7年)、錯誤的時間(農曆八月)、錯誤的戰場(高原草場),與一支有本地支援,機動能力更好的敵軍作戰。

薛仁貴就是孫武復生,也一樣難以取勝。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吐谷渾壁畫

正是憑藉政治、軍事、和親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吐蕃才能成功拼合吐谷渾這塊拼版,並從此獲得了東進河隴,西進西域的十字路口。

反觀唐朝,除了李治給了“皆不許”的處理意見外。就只在663年,“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孤獨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六月,戊申,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為吐谷渾之援。”

但這種沒有下定決心的軍事行動,均未取得實質效果,當吐蕃遣使長安“表陳吐谷渾之罪,且請和親”,“仍求赤水地畜牧”時,李治也不過是又“不許了”一次,再無其他實質舉動。

《資治通鑑》:“上不許。遣左衛郎將劉文祥使於吐蕃,降璽書責讓之。”

五、大非川之戰的引爆點

李治的優柔寡斷,坐視吐蕃終成虎患。

咸亨元年(670),吐蕃消化了吐谷渾後,在西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連克唐朝西域十八州、龜茲拔換城等地,逼得唐庭撤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的建制。

被打疼了的李治,再也不顧及大臣們相左的意見,以“詔以薛仁貴為邏裟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資治通鑑》

唐軍號稱要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其實不過是想借助他的影響力,尋求吐谷渾故族的支持。

只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吐蕃對吐谷渾的瓦解早已完成,諾曷缽何談影響力之說?

大非川之戰中,吐蕃軍隊半數士卒源於吐谷渾故族,便足以說明時不我待的道理。

咸亨元年(670)4月,高宗下定決心,遲至8月唐軍方進入青海。

別忘了,唐詩有云“胡天八月即飛雪”,十萬唐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青海腹地跋涉,還要面對隨時到來的冬季。

薛仁貴根本沒有選擇,只能集中精銳騎兵速戰速決,輔以預備部隊跟上,清掃戰場的方式獲勝。

奈何,吐蕃統帥論欽陵早已獲知唐軍動向,以一部誘導唐軍深入,拉大戰場空間。

憑藉更好的機動能力,形成局部數量優勢,先行吃掉唐軍後援部隊,再回頭解決唐軍主力。

吐蕃軍隊以20萬之眾圍殲了郭待封的部隊,而後再集全師40萬人圍殲薛仁貴。

《資治通鑑》等唐史,將大非川之戰的敗因,歸咎於郭待封不聽將令。

但其實,唐軍在被動的局面下出兵,在錯誤的時機(吐谷渾王國7年)、錯誤的時間(農曆八月)、錯誤的戰場(高原草場),與一支有本地支援,機動能力更好的敵軍作戰。

薛仁貴就是孫武復生,也一樣難以取勝。

大非川之敗,並非一將之過。出兵之時,便是敗局已定!

難怪戰後,久歷沙場的薛仁貴會慨嘆:“今年歲在庚午,軍行逆歲,鄧艾所以死於蜀,吾知所以敗也!”

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在醞釀過程中存在各種變數和偶然性,但發展到引爆點時,便只會按照固有的邏輯運行。

即便將論欽陵和薛仁貴對調位置,勝敗亦然!


參考書目:

《試論唐蕃大非川之戰》_謝全堂;

《由大非川之戰看唐高宗時期的唐蕃關係》_於程琳;

《干戈玉帛唐_蕃關係史研究》_林冠群;

《淺論唐蕃大非川之戰》_盧亮華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歡迎關注“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我先來說答案,爆發於青海腹地的大非川之戰,是個必敗之局。

敗局由因甚至在唐軍出兵之前便註定了,薛仁貴和郭待封不過是,此戰之敗的替罪羔羊。

爆發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是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的戰役。

但網上敘述大非川之戰的文章,焦點多集中在戰役過程本身。認為薛仁貴的副將郭待封不聽將令,導致唐軍被論欽陵各個擊破,因有此敗。

但其實,高宗一朝對吐蕃的一系列誤判,已為大非川之戰定下了基調。薛仁貴、郭待封不過是被動的,出現在了相應的歷史節點。

本文將從戰前幾年,唐蕃兩國的戰略格局,分析一下這場“必敗之局!”

一、吐蕃王朝的戰略格局

吐蕃王朝自從松贊干布定鼎之後,尤其是他降服阿里地區的象雄之後,走下高原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便成了帝國綿延的必備選項。

因為,西藏本土的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人口基數,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帝國的雄心。

拓展疆域、以戰養戰是帝國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松贊干布、祿東贊為核心的吐蕃決策層,必然制定過一個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這個大戰略的首要目標,便是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白蘭羌、党項諸部。

貞觀十一年(637年),吐蕃王朝第一次走下高原,松贊干布的寶刀便砍在吐谷渾的頭上。

《舊唐書·吐蕃傳》:“弄贊(松贊干布)遂與羊同連,發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於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併為吐蕃所掠。”

當鬆贊去世後,祿東贊再次帶領吐蕃走下高原,又是將刀砍在了吐谷渾、白蘭羌頭上。

《冊府元龜》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記載,“(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舊唐書·吐蕃傳》:“(顯慶五年,656年)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兩代吐蕃領袖相隔19年,不約而同的將刀鋒指向吐谷渾,必然不是巧合。

這說明,吐蕃領導層對國家的發展,有著明確的戰略計劃。

那為什麼總是吐谷渾,這倒黴孩子挨刀呢?

從地理的角度上看,西藏高原周邊山川阻隔。

南部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東部有橫斷山脈的高山幽谷;

西北部有崑崙山的皚皚白雪;

東部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

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雖然喜馬拉雅山南方的天竺(印度)諸國,武力值無限趨近於零,但他們有一項吐蕃人難以忍受的核武器——溼熱天氣。

吐蕃王朝曾至少兩次,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拓展,最終均無果而終(王玄策滅天竺三國、赤松德贊立柱恆河)。

向東出劍南殺奔四川,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是天然的阻礙。

想想解放軍18軍進藏時,即便有飛機和汽車進行運輸保障,依舊多次斷糧。吐蕃時期,翻越橫斷山脈組織大規模軍隊供應,根本無法實現。

唐蕃圍繞著維州(四川理縣)長達幾十年的膠著戰事,足以說明在這個方向上,吐蕃軍隊並不強勢。

向西跨越崑崙山,攻于闐博取西域的戰略方針,同樣受制於補給線。

另外,南疆地區沙漠綠洲的地貌,極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唐朝在天山南北施行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構架,也是因地貌特點而來。

只有向北,攻吐谷渾染指河隴,其間雖也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阻隔。

但從那曲開始綿綿無盡的草原,既可以保證吐蕃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適合吐蕃出擊時,整個部族全體徵發,男子前線作戰,婦孺老幼在後放牧的作戰方式。

我們在史書上,經常看到蕃軍動輒興兵數十萬,其實所指是吐蕃全軍的數量,包含了大量負責後勤保障的部落民。

坊間傳聞的,所謂“吐谷渾攪黃了吐蕃的求親,松贊干布怒而興兵,”完全是無稽之談。

唐朝公主產能巨大,存量充足,根本不存在吐谷渾娶了公主,吐蕃便無公主可娶的情況。

大家各娶各的,吐谷渾又何必插手吐蕃的求親?

吐谷渾疆域圖

二、吐谷渾的戰略地位

吐谷渾位於今甘肅、青海地區,恰好夾在興盛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之間。

與大多數人認為吐谷渾版圖侷限於青海湖周邊不同,其控制範圍向東直抵唐朝河西,向西處於南北疆結合部的若羌、且末也屬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吐谷渾實際上控制了,從青海往北、往東、往東南、往西、往西南的所有交通路線,聯繫著中原與漠北、西域、西藏、甘南等地的交往。

當它是唐朝屬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又稱青海道、吐谷渾道)與絲綢之路北道(又稱河西道)並進,是唐朝深入西域的基礎。

唐朝不斷髮兵征討西突厥,多取道吐谷渾路進發,並先後征服高昌、焉耆、龜茲等地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吐谷渾是河西走廊的戰略緩衝區,一旦失去吐谷渾故地,河西走廊必然脣亡齒寒。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世民才會大費周折,數次武力介入吐谷渾,打垮反對勢力,並以和親方式扶持親唐力量(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

而如果吐蕃佔有據了吐谷渾,其發展空間能變得空前的廣闊,既可以向西染指西域,又可以向東爭奪隴右,向北控制河西走廊,截斷絲綢之路北道,與唐形成對峙之勢。

同時,佔有吐谷渾,可以為吐蕃提供在與唐爭奪隴右、河西走廊、西域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就可以彌補,吐蕃因戰事頻繁、戰線過長、人口基數不足、軍隊補給困難的弊端。

因此,吐谷渾是吐蕃走向帝國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版。

如果唐朝能夠鎖死這塊拼圖,吐蕃必然會在不斷消耗中走向沒落。

可惜,唐朝沒做到這點!

三、唐朝的戰略選擇

必須要注意一點,所有立足中原的王朝,沒有一個將西南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或者換句話說,所有中原王朝都對西藏沒多少興趣。

雖然這事實有點殘忍,但確實如此。

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將觸角伸向西方,但選擇西方的原因,未必是為商業目的。商業也從不是中原王朝的國家根本!

之所以,選擇西方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北方的邊患,即漢武帝口中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元朝所以進軍西藏是為了,取道藏區入雲南,給盤踞江南的南宋一記右勾拳。

而清朝拿住西藏,則是為了在精神上鉗制蒙古各部。

但從領土的角度上說,元、清對西藏高原只能算是興致闌珊。

所以,唐朝的戰略重心始終都不在吐蕃身上,唐朝早期要面對突厥(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的威脅。安史之亂後,國內的藩鎮變成了肘腋之患。

因此,唐蕃對吐谷渾戰略價值的認知並不對等,吐蕃是“傾國而來,功其一役”,唐朝則是“諸遭紛雜,難以取捨”。

應該說,祿東贊非常睿智,他選擇了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顯慶元年(656),祿東贊揮師攻取白蘭羌,顯慶五年(660),以白蘭羌牧場為基地,進攻吐谷渾。

而這時,唐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句麗身上。

從永徽六年(655年)開始,李治命程名振和蘇定方征伐高句麗,到總章二年(669年),薛仁貴、李勣攻取平壤。

十四年間,唐朝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國家資源,朝中最有名的將領大都投身遼東征戰,致使一時抽不出兵力,應對吐蕃的步步蠶食。

其次,吐蕃有意識的在西域投送兵力,拉扯牽制唐軍。

龍朔二年(662年),唐面對吐蕃與弓月部落的結盟,以蘇海政為鵬海道總管入西域平叛。

“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其後“龍朔三年(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

“麟德二年(665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將兵救之。”

東西兩個遙遠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拉扯,讓唐軍左右為難、捉襟見肘。

再次,唐庭對出兵援救吐谷渾意見不一。

總章二年,高句麗之戰落幕。

此時,吐蕃已滅亡吐谷渾6年,吐谷渾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被安置在涼州附近。

但在如何懲罰吐蕃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不一。

閻立本從民生方面來考慮,認為“民飢未可以師”;

契苾何力從戰術上考慮,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

姜恪則認為,援助吐谷渾迫在眉睫,“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函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可圖也。”

但此時,高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導致唐朝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四、唐蕃在吐谷渾問題上的博弈

為了能夠獲得帝國的第一塊拼板,吐蕃在吐谷渾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籌碼,反觀唐朝則顯得極為倉促和草率。

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第一次對吐谷渾的進攻,雖在唐朝的挾制下撤出,但對其國內勢力的經營,始終沒有中斷。

有的史料記載,松贊干布娶了毗鄰吐谷渾的党項公主潔莫尊為妻,而其子貢鬆貢贊則娶吐谷渾公主芒潔墀嘎為妻,並與吐谷渾結為“舅甥之國”。(存疑)

雖然此說目前仍有爭議,但吐蕃扶持吐谷渾國內的反唐力量,是有可能的。

顯慶五年(660),祿東贊再度揮師吐谷渾。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和親唐勢力,盯住了吐蕃的進攻,戰爭持續了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缽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在此期間,為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遣使入貢,併為吐蕃贊普貢鬆貢贊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吐谷渾王一敗塗地,逃奔唐境尋求庇護,吐蕃的政治手段依舊未曾停歇。

《資治通鑑》記載,“(663年)五月,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論曲直,更來求援,上皆不許。”

此時,吐谷渾滅亡在即,作為勢力弱小的一方,又是唐屬國,求援自然合情合理。而強勢進攻的吐蕃,也遣使向唐朝“求援”,顯然是種政治上迷惑的手段。

而優柔寡斷的李治,居然給出了一個“皆不許”的答案。

這實際上,便是坐視吐谷渾的滅亡,也給自己養虎為患。

其實,從《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上看,從659到666年,吐蕃大相祿東贊一直“留駐吐谷渾境”。

很明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為此,吐蕃甚至保留了吐谷渾的王室,並於公元689年(載初元年),將墀邦公主下嫁吐谷渾新王。

由此,在蕃渾之間形成了累世互婚的關係。

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吐蕃賦予“外甥吐谷渾王”的頭銜,為吐蕃王朝轄下的藩國國王,在吐蕃地位居於王室與群臣之間,地位崇高。

另外,敦煌藏文文獻中,多次記載三位分別叫達延莽布傑、坌達延墀鬆、坌達延贊鬆的大臣。此三人出自一個家族,且地位崇高,排序均在大相之前,應具有“小王”的資格。

而此時,吐谷渾故地尚有一位莫賀可汗(又稱“阿豺王”)存在,估計上述三位大臣,極有可能是娶了吐蕃公主的吐谷渾大家族。

可見,吐蕃對吐谷渾的和親拉攏,甚至不僅限於王室,還包括了其他大族。

吐谷渾壁畫

正是憑藉政治、軍事、和親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吐蕃才能成功拼合吐谷渾這塊拼版,並從此獲得了東進河隴,西進西域的十字路口。

反觀唐朝,除了李治給了“皆不許”的處理意見外。就只在663年,“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右武衛將軍孤獨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六月,戊申,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為吐谷渾之援。”

但這種沒有下定決心的軍事行動,均未取得實質效果,當吐蕃遣使長安“表陳吐谷渾之罪,且請和親”,“仍求赤水地畜牧”時,李治也不過是又“不許了”一次,再無其他實質舉動。

《資治通鑑》:“上不許。遣左衛郎將劉文祥使於吐蕃,降璽書責讓之。”

五、大非川之戰的引爆點

李治的優柔寡斷,坐視吐蕃終成虎患。

咸亨元年(670),吐蕃消化了吐谷渾後,在西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連克唐朝西域十八州、龜茲拔換城等地,逼得唐庭撤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的建制。

被打疼了的李治,再也不顧及大臣們相左的意見,以“詔以薛仁貴為邏裟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資治通鑑》

唐軍號稱要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其實不過是想借助他的影響力,尋求吐谷渾故族的支持。

只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吐蕃對吐谷渾的瓦解早已完成,諾曷缽何談影響力之說?

大非川之戰中,吐蕃軍隊半數士卒源於吐谷渾故族,便足以說明時不我待的道理。

咸亨元年(670)4月,高宗下定決心,遲至8月唐軍方進入青海。

別忘了,唐詩有云“胡天八月即飛雪”,十萬唐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青海腹地跋涉,還要面對隨時到來的冬季。

薛仁貴根本沒有選擇,只能集中精銳騎兵速戰速決,輔以預備部隊跟上,清掃戰場的方式獲勝。

奈何,吐蕃統帥論欽陵早已獲知唐軍動向,以一部誘導唐軍深入,拉大戰場空間。

憑藉更好的機動能力,形成局部數量優勢,先行吃掉唐軍後援部隊,再回頭解決唐軍主力。

吐蕃軍隊以20萬之眾圍殲了郭待封的部隊,而後再集全師40萬人圍殲薛仁貴。

《資治通鑑》等唐史,將大非川之戰的敗因,歸咎於郭待封不聽將令。

但其實,唐軍在被動的局面下出兵,在錯誤的時機(吐谷渾王國7年)、錯誤的時間(農曆八月)、錯誤的戰場(高原草場),與一支有本地支援,機動能力更好的敵軍作戰。

薛仁貴就是孫武復生,也一樣難以取勝。

大非川之敗,並非一將之過。出兵之時,便是敗局已定!

難怪戰後,久歷沙場的薛仁貴會慨嘆:“今年歲在庚午,軍行逆歲,鄧艾所以死於蜀,吾知所以敗也!”

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在醞釀過程中存在各種變數和偶然性,但發展到引爆點時,便只會按照固有的邏輯運行。

即便將論欽陵和薛仁貴對調位置,勝敗亦然!


參考書目:

《試論唐蕃大非川之戰》_謝全堂;

《由大非川之戰看唐高宗時期的唐蕃關係》_於程琳;

《干戈玉帛唐_蕃關係史研究》_林冠群;

《淺論唐蕃大非川之戰》_盧亮華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歡迎關注“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阿晴杂谈
2019-12-10

大非川之戰。

此戰唐朝出動10萬精銳,更有一代名將薛仁貴統領,擔任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可謂躊躇滿志。

所謂行軍大總管,即為一場戰役的總指揮;所謂邏娑,即為此次敵國的王都。

以敵國王都命名行軍大總管,是大唐自(zhuang)信(bi)的優良傳統,貞觀永徽之治,唐朝兵盛,所到之處,動輒滅國。如公元630年,定襄(東突厥頡利可汗牙帳所在)道行軍總管李靖督六軍,俘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公元634年,西海(吐谷渾王都伏俟城所在)道行軍大總管李靖與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兵分兩路,率滅吐谷渾,重新扶持親唐政權;公元640年,交河(高昌首府)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軍穿越二千餘里的莫賀延磧,滅高昌。

我差點忘了說公元644年,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高麗首都)道行軍大總管,與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靖水陸並進,之後更是御駕親征,嗟爾小邦,看朕一舉蕩平!

然後在安市城啃了數月釘子,悻悻而歸,回去的路上還cosplay了一把曹丞相:「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重新立起了自己下令砸爛的魏徵墓碑。

(雖未能全功,但太宗好歹收復遼東,遷民七萬。和隋煬帝那敗家子不一樣)

閒話不表,唐朝疆域正是在高宗時期最為遼闊,此次派遣精兵猛將,高宗自然也想一舉擊潰對手,開疆擴土,保境安民。貞觀一代老將大多凋零,自太宗起便戰功赫赫的薛仁貴無疑是最佳人選。

在率軍抵達大非川后,薛仁貴做出了一個當時看上去很合理,之後可能後悔一生的決定:

仁貴曰:“烏海險遠,軍行甚難,輜重自隨,難以趨利;宜留二萬人,為兩柵於大非嶺上,輜重悉置柵內,吾屬帥輕銳,倍道兼行,掩其未備,破之必矣。

大意就是,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輜重部隊由郭待封率領,在大非嶺上設柵固守,一路主力部隊由薛仁貴率領,倍道疾進。

兵貴神速尋找敵方主力,集中力量以雷霆之勢實行斬首行動,進而以狼奔之勢掃蕩豬突之敵,是初唐精兵悍將的一向風格,李靖3000騎襲定襄,蘇定方200騎襲陰山,薛仁貴自己就曾創造過三箭定天山,平九姓鐵勒的功勳,然而讓這次在大非川,他卻栽了,

因為這個敵國王都邏娑,現在叫拉薩,大非川之戰的主戰場,就是那美麗的青藏高原。

我不太確定當時的人知不知道什麼叫高原反應,但我很確定從海拔2300米左右的大非川一路急行軍到海拔逾4000米的烏海,你跑你也暈。 到達烏海的薛仁貴部,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以至於高宗多年複用薛仁貴,開誠佈公說:

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更別提天時地利人和,唐軍一個都沒佔,據資治通鑑記載:

郭待封先與薛仁貴並列,及徵吐蕃,恥居其下,仁貴所言,待封多違之

另一路的郭待封並沒有根據薛仁貴的指令據寨固守,而是帶著糧草輜重緩緩前行,慘遭全殲,化身常凱申。失去補給的薛仁貴部只能退守大非川,之後在無險可守無路可退糧仗盡沒的情況下被迫決戰,最終唐軍死傷略盡。只有薛仁貴、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三人並脫身免。

當然我個人並不認為郭待封若是聽從了薛仁貴的意見,就能反敗為勝,與內訌傾軋不思進取又適逢天災的突厥人不同,與夜郎自大憑恃天險的高昌人不同,此次敵軍的對手,是戰鬥力不亞於唐朝吐蕃軍隊。

此時新興的吐蕃王朝還帶有顯著的奴隸制和部落制特徵,具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擴張意願,經濟政治生活完全納入戰爭軌道,以戰養戰,民兵合一。

不僅裝甲精良,「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而且每戰必破釜沉舟,「而師無遺糧,以滷獲為資」,「每戰前隊盡死,後隊乃進」

大非川之戰。

此戰唐朝出動10萬精銳,更有一代名將薛仁貴統領,擔任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可謂躊躇滿志。

所謂行軍大總管,即為一場戰役的總指揮;所謂邏娑,即為此次敵國的王都。

以敵國王都命名行軍大總管,是大唐自(zhuang)信(bi)的優良傳統,貞觀永徽之治,唐朝兵盛,所到之處,動輒滅國。如公元630年,定襄(東突厥頡利可汗牙帳所在)道行軍總管李靖督六軍,俘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公元634年,西海(吐谷渾王都伏俟城所在)道行軍大總管李靖與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兵分兩路,率滅吐谷渾,重新扶持親唐政權;公元640年,交河(高昌首府)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軍穿越二千餘里的莫賀延磧,滅高昌。

我差點忘了說公元644年,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高麗首都)道行軍大總管,與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靖水陸並進,之後更是御駕親征,嗟爾小邦,看朕一舉蕩平!

然後在安市城啃了數月釘子,悻悻而歸,回去的路上還cosplay了一把曹丞相:「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重新立起了自己下令砸爛的魏徵墓碑。

(雖未能全功,但太宗好歹收復遼東,遷民七萬。和隋煬帝那敗家子不一樣)

閒話不表,唐朝疆域正是在高宗時期最為遼闊,此次派遣精兵猛將,高宗自然也想一舉擊潰對手,開疆擴土,保境安民。貞觀一代老將大多凋零,自太宗起便戰功赫赫的薛仁貴無疑是最佳人選。

在率軍抵達大非川后,薛仁貴做出了一個當時看上去很合理,之後可能後悔一生的決定:

仁貴曰:“烏海險遠,軍行甚難,輜重自隨,難以趨利;宜留二萬人,為兩柵於大非嶺上,輜重悉置柵內,吾屬帥輕銳,倍道兼行,掩其未備,破之必矣。

大意就是,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輜重部隊由郭待封率領,在大非嶺上設柵固守,一路主力部隊由薛仁貴率領,倍道疾進。

兵貴神速尋找敵方主力,集中力量以雷霆之勢實行斬首行動,進而以狼奔之勢掃蕩豬突之敵,是初唐精兵悍將的一向風格,李靖3000騎襲定襄,蘇定方200騎襲陰山,薛仁貴自己就曾創造過三箭定天山,平九姓鐵勒的功勳,然而讓這次在大非川,他卻栽了,

因為這個敵國王都邏娑,現在叫拉薩,大非川之戰的主戰場,就是那美麗的青藏高原。

我不太確定當時的人知不知道什麼叫高原反應,但我很確定從海拔2300米左右的大非川一路急行軍到海拔逾4000米的烏海,你跑你也暈。 到達烏海的薛仁貴部,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以至於高宗多年複用薛仁貴,開誠佈公說:

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更別提天時地利人和,唐軍一個都沒佔,據資治通鑑記載:

郭待封先與薛仁貴並列,及徵吐蕃,恥居其下,仁貴所言,待封多違之

另一路的郭待封並沒有根據薛仁貴的指令據寨固守,而是帶著糧草輜重緩緩前行,慘遭全殲,化身常凱申。失去補給的薛仁貴部只能退守大非川,之後在無險可守無路可退糧仗盡沒的情況下被迫決戰,最終唐軍死傷略盡。只有薛仁貴、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三人並脫身免。

當然我個人並不認為郭待封若是聽從了薛仁貴的意見,就能反敗為勝,與內訌傾軋不思進取又適逢天災的突厥人不同,與夜郎自大憑恃天險的高昌人不同,此次敵軍的對手,是戰鬥力不亞於唐朝吐蕃軍隊。

此時新興的吐蕃王朝還帶有顯著的奴隸制和部落制特徵,具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擴張意願,經濟政治生活完全納入戰爭軌道,以戰養戰,民兵合一。

不僅裝甲精良,「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而且每戰必破釜沉舟,「而師無遺糧,以滷獲為資」,「每戰前隊盡死,後隊乃進」

那麼這麼強悍且不被高原反應困擾的軍隊,吐蕃出動了多少呢?

40萬。

更恐怖的是,吐蕃軍隊的主帥,名為噶爾欽陵,他還有個更有名的爹,叫做噶爾東贊,又名祿東贊。

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同學可以去面壁思過了,當年高中民族大融合的那節歷史課上一定打了瞌睡。

此君在638年鬆州之戰後出使長安,得到太宗青睞(太宗甚至想納為己用,只可惜噶爾東贊不是由余),促使了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和親,保證了雙方20餘年的和平。乃至於后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也是從吐蕃處借兵征討。

而單純的我正是因為當初沒有睡覺,所以潛意識裡一直以為他如基辛格、田中角榮一般,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誰想到噶爾東贊在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後獨掌大權,和他的幾個寶貴兒子向大唐亮出了兵鋒。開始逐步侵蝕河隴與西域一代,首當其衝的就是被唐朝扶持的吐谷渾政權。

大非川之戰。

此戰唐朝出動10萬精銳,更有一代名將薛仁貴統領,擔任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可謂躊躇滿志。

所謂行軍大總管,即為一場戰役的總指揮;所謂邏娑,即為此次敵國的王都。

以敵國王都命名行軍大總管,是大唐自(zhuang)信(bi)的優良傳統,貞觀永徽之治,唐朝兵盛,所到之處,動輒滅國。如公元630年,定襄(東突厥頡利可汗牙帳所在)道行軍總管李靖督六軍,俘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公元634年,西海(吐谷渾王都伏俟城所在)道行軍大總管李靖與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兵分兩路,率滅吐谷渾,重新扶持親唐政權;公元640年,交河(高昌首府)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軍穿越二千餘里的莫賀延磧,滅高昌。

我差點忘了說公元644年,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高麗首都)道行軍大總管,與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靖水陸並進,之後更是御駕親征,嗟爾小邦,看朕一舉蕩平!

然後在安市城啃了數月釘子,悻悻而歸,回去的路上還cosplay了一把曹丞相:「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重新立起了自己下令砸爛的魏徵墓碑。

(雖未能全功,但太宗好歹收復遼東,遷民七萬。和隋煬帝那敗家子不一樣)

閒話不表,唐朝疆域正是在高宗時期最為遼闊,此次派遣精兵猛將,高宗自然也想一舉擊潰對手,開疆擴土,保境安民。貞觀一代老將大多凋零,自太宗起便戰功赫赫的薛仁貴無疑是最佳人選。

在率軍抵達大非川后,薛仁貴做出了一個當時看上去很合理,之後可能後悔一生的決定:

仁貴曰:“烏海險遠,軍行甚難,輜重自隨,難以趨利;宜留二萬人,為兩柵於大非嶺上,輜重悉置柵內,吾屬帥輕銳,倍道兼行,掩其未備,破之必矣。

大意就是,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輜重部隊由郭待封率領,在大非嶺上設柵固守,一路主力部隊由薛仁貴率領,倍道疾進。

兵貴神速尋找敵方主力,集中力量以雷霆之勢實行斬首行動,進而以狼奔之勢掃蕩豬突之敵,是初唐精兵悍將的一向風格,李靖3000騎襲定襄,蘇定方200騎襲陰山,薛仁貴自己就曾創造過三箭定天山,平九姓鐵勒的功勳,然而讓這次在大非川,他卻栽了,

因為這個敵國王都邏娑,現在叫拉薩,大非川之戰的主戰場,就是那美麗的青藏高原。

我不太確定當時的人知不知道什麼叫高原反應,但我很確定從海拔2300米左右的大非川一路急行軍到海拔逾4000米的烏海,你跑你也暈。 到達烏海的薛仁貴部,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以至於高宗多年複用薛仁貴,開誠佈公說:

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更別提天時地利人和,唐軍一個都沒佔,據資治通鑑記載:

郭待封先與薛仁貴並列,及徵吐蕃,恥居其下,仁貴所言,待封多違之

另一路的郭待封並沒有根據薛仁貴的指令據寨固守,而是帶著糧草輜重緩緩前行,慘遭全殲,化身常凱申。失去補給的薛仁貴部只能退守大非川,之後在無險可守無路可退糧仗盡沒的情況下被迫決戰,最終唐軍死傷略盡。只有薛仁貴、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三人並脫身免。

當然我個人並不認為郭待封若是聽從了薛仁貴的意見,就能反敗為勝,與內訌傾軋不思進取又適逢天災的突厥人不同,與夜郎自大憑恃天險的高昌人不同,此次敵軍的對手,是戰鬥力不亞於唐朝吐蕃軍隊。

此時新興的吐蕃王朝還帶有顯著的奴隸制和部落制特徵,具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擴張意願,經濟政治生活完全納入戰爭軌道,以戰養戰,民兵合一。

不僅裝甲精良,「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而且每戰必破釜沉舟,「而師無遺糧,以滷獲為資」,「每戰前隊盡死,後隊乃進」

那麼這麼強悍且不被高原反應困擾的軍隊,吐蕃出動了多少呢?

40萬。

更恐怖的是,吐蕃軍隊的主帥,名為噶爾欽陵,他還有個更有名的爹,叫做噶爾東贊,又名祿東贊。

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同學可以去面壁思過了,當年高中民族大融合的那節歷史課上一定打了瞌睡。

此君在638年鬆州之戰後出使長安,得到太宗青睞(太宗甚至想納為己用,只可惜噶爾東贊不是由余),促使了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和親,保證了雙方20餘年的和平。乃至於后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也是從吐蕃處借兵征討。

而單純的我正是因為當初沒有睡覺,所以潛意識裡一直以為他如基辛格、田中角榮一般,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誰想到噶爾東贊在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後獨掌大權,和他的幾個寶貴兒子向大唐亮出了兵鋒。開始逐步侵蝕河隴與西域一代,首當其衝的就是被唐朝扶持的吐谷渾政權。

吐谷渾所據的青海地區是唐蕃兩國緩衝中心,對唐而言,是確保河西走廊的屏障,通往西域的咽喉,對吐蕃而言是進一步擴張的橋頭堡和補給站,從656年噶爾東贊率軍滅白蘭始,至663年侵吞吐谷渾全境,可汗曷缽與弘化公主率數千帳棄國走依涼州,請徙居內地,再到噶爾東贊在此處終生經略,徹底將吐谷渾納入吐蕃領域,唐朝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任其蠶食。

大唐的兵都哪去了?還在朝鮮半島耗著吶。

直到670年,吐蕃進犯西域,攻陷西域十八州,逼迫唐朝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後,李治終於忍無可忍,決意一場決戰徹底解決問題,然而曾經的緩衝地已在吐蕃治下,10萬唐軍以弱攻強、以少擊多,客場作戰,甚至被引入遍地山泉之地,漢馬顛顧,因而敗績。打成這個鬼樣子,不輸才怪。

大非川之戰是雙方第一次大規模戰爭,此次失敗讓唐朝大傷元氣,在與吐蕃的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只能任由吐蕃的繼續擴張,佔領現在西康全部、青海全部、新疆南部、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雲南西北部和印度的一部分地區。此後近十年,再無主動軍事反攻(然後679年的青海之役輸的更慘,對手還是噶爾欽陵)。

更嚴重的是,唐朝徹底失去奪回吐谷渾的可能,失去了與吐蕃之間的緩衝地帶,防線由河源退至赤嶺(今日月山)一線的塞內。被迫在河西隴右重兵佈防,造成了嚴重的軍費負擔,唐蕃近百年的對峙至此開始。

當然這場失敗的鍋也不完全是薛仁貴的,甚至戰爭發動者唐高宗也是一臉懵逼,怪誰呢?只能怪戰爭雲譎波詭,在這個孤注一擲的瘋狂賭局上,無論一方多麼算無遺策,也總沒有必勝的把握。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西藏是我國固有領土,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用户104683069659
2019-12-10

大非川之戰在唐總章三年公元670年的四月至八月展開了在唐朝與吐蕃的戰爭中,唐朝與吐蕃為了爭奪今天的新疆庫車喀什,和田等四鎮在大非川展開的作戰此次戰役,吐蕃避實就虛,不與唐軍精銳交鋒,而是斷其糧草,集中優勢兵力奪取了勝利,而唐軍呢?遠道出徵兵力佈置,供給不暢,將領不合副將郭待封擅違軍令一意孤行被吐蕃擊敗那麼,唐軍有沒有可能取得勝利呢?

薛仁貴已經獲得了先機,但是郭待封的擅自行動是唐軍失敗。但真的只是他的事嗎?

我們古代講究戰爭,天時地利人和

一地利因素

疾病讓疲憊不堪的唐軍戰鬥力削弱主要的還有高原反應,薛仁貴的部隊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極速前進唐軍的出發點是在善洲這裡位於谷地,海拔只有2300米,在這個高度上,高原反應較小,但是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烏海,咋情況不同大部分人眩暈,頭暈,心慌,腹瀉,疲憊更何況,行均如此之快,體力的消耗也一定很大從地利上講。唐君遠不如已經瞭解地形。不會有高原反應的吐蕃軍隊所以天時和地利還是傾向於吐蕃

二人和率領吐蕃軍隊的是吐蕃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論欽陵可以說絕對不輸於薛仁貴並且吐蕃動用了40萬大軍而唐朝呢,卻只有5萬再加上吐谷渾是支持吐蕃的唐朝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力量再加上郭待封的擅自行動,唐朝怎麼能有不敗的道理呢?


大非川之戰在唐總章三年公元670年的四月至八月展開了在唐朝與吐蕃的戰爭中,唐朝與吐蕃為了爭奪今天的新疆庫車喀什,和田等四鎮在大非川展開的作戰此次戰役,吐蕃避實就虛,不與唐軍精銳交鋒,而是斷其糧草,集中優勢兵力奪取了勝利,而唐軍呢?遠道出徵兵力佈置,供給不暢,將領不合副將郭待封擅違軍令一意孤行被吐蕃擊敗那麼,唐軍有沒有可能取得勝利呢?

薛仁貴已經獲得了先機,但是郭待封的擅自行動是唐軍失敗。但真的只是他的事嗎?

我們古代講究戰爭,天時地利人和

一地利因素

疾病讓疲憊不堪的唐軍戰鬥力削弱主要的還有高原反應,薛仁貴的部隊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極速前進唐軍的出發點是在善洲這裡位於谷地,海拔只有2300米,在這個高度上,高原反應較小,但是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烏海,咋情況不同大部分人眩暈,頭暈,心慌,腹瀉,疲憊更何況,行均如此之快,體力的消耗也一定很大從地利上講。唐君遠不如已經瞭解地形。不會有高原反應的吐蕃軍隊所以天時和地利還是傾向於吐蕃

二人和率領吐蕃軍隊的是吐蕃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論欽陵可以說絕對不輸於薛仁貴並且吐蕃動用了40萬大軍而唐朝呢,卻只有5萬再加上吐谷渾是支持吐蕃的唐朝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力量再加上郭待封的擅自行動,唐朝怎麼能有不敗的道理呢?


汉光防务
2019-12-11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吐蕃王朝自建立以來,基本奉行的都是對外擴張的戰略。因為整個青藏高原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其就像一個巨大的城堡,對周邊各國都有地緣上的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而吐蕃也很好的利用了這種優勢。吐蕃乘大唐與高句麗征戰之際,吞併了吐谷渾,是大唐在西北失去了與吐蕃的戰略緩衝,吐蕃咄咄逼人,一鼓作氣,拿下了大唐安西四鎮,于闐,疏勒,龜茲,焉耆。大唐被迫退守吐魯番。吐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大唐構成了很大威脅。大唐不得不認真對待這個神祕的對手,公元670年,唐高宗下令,薛仁貴為領兵大元帥,郭待封為將軍,令10萬大軍西征。著名的大非川之戰在青海湖南方的切吉大草原上拉開了維幕,吐藩軍由大相祿東贊之子論欽凌為統帥,領40萬吐軍應戰唐軍,為帥之道,先勝而後求戰,首先吐蕃軍在數量上佔優,而且是以逸待勞,唐軍10萬人馬遠到而來,人困馬乏,其次唐軍在高原作戰,氣侯不服,高原反應嚴重,戰鬥力自降了三成。再此吐軍補及後勤容易,而唐朝千里食糧後勤嚴重不足。第四,將帥不和。薛,郭二人不和。軍令不暢。最終到置10萬唐軍在寬闊的切吉大草原全軍覆滅。道,天,地,將,法。唐軍只佔有道一方面。敗也是再所難免。大唐出名的白袍將軍薛仁貴只有將才,卻不是帥才。自此吐蕃就成為大唐家門口的餓虎,時不時咬大唐幾口。此戰後,日月山以西盡歸吐蕃。大唐才真正感覺到吐蕃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因此要重視每一個對手。吐蕃帶給大唐的戰略壓力是前所為有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