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西安有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藏有文物一萬餘件 文物價值冠世
納蘭小魚的行走筆記
1/13 西安,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豐厚,文物古蹟眾多。提起西安的眾多博物館,人們最熟悉的,當數兵馬俑博物館和陝西曆史博物館。相比門庭若市、人山人海的兵馬俑博物館和陝西曆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城牆之內的碑林博物館,則相對顯得冷清,隔絕了城牆內外的喧囂。
2/13 碑林博物館位於陝西西安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原為陝西省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30多年的歷史。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在碑林博物館走一遍,就等於重走了一次中國書法史。
3/13 1944年,陝西省在具有900多年曆史的保存唐代石經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群,建成這座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碑林博物館現佔地50畝,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書法四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其中國寶級文物19個號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於此。  
4/13 走進西安老城的南門,在明城牆下有一座古院落,有著朱漆大門和青石板小徑,以及飛簷翹壁的中式建築和幽靜院落,古木參天,綠樹掩映,鳥鳴墨香,這就是著名的碑林博物館,也是西安最古典的地方。
5/13 碑林博物館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碑林之價值冠世,碑的海洋,書的世界。在內容上包舉歷史、宗教、文化、地區等方面;在書法藝術上更是真、草、隸、篆眾體兼備,漢、魏、唐、宋,名家輩出。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書法史如果掩去碑林這些名碑,將只剩下一堆殘編斷簡。
6/13 在碑林博物館,許多碑石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包括國寶級書法名碑漢《曹全碑》、前秦《廣武將軍碑》、唐《集王聖教序》、馳名中外的唐《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以隸書書寫的《石臺孝經》、以及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懷素、張旭等書法大師的傑作,並藏有60餘萬字的《開成石經》等石刻文獻,是中華書法藝術和石刻文獻的殿堂。
7/13 《開成石經》,是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接受國子監鄭覃的建議,由艾居晦、陳珍等用楷書分寫,花費了大約七年時間到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一部石經。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書》13卷,《詩經》20卷,《周禮》11卷,《禮儀》17卷,《禮記》20卷,《春秋左氏傳》30卷,《春秋公羊傳》12卷,《爾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經》、《論語》等十二種經書和五經文字及九經字樣,計114石。
8/13 在碑林博物館,你還可以看到東漢《曹全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司馬芳殘碑》、北魏《暉福寺碑》、隋《孟顯達碑》、唐歐陽詢《黃甫誕碑》、褚遂良《同州聖教序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懷素《千字文》、柳公權《玄祕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唐以後的書法名家黃庭堅、米芾、趙佶、趙孟頫等,也在碑林留下了他們珍貴的詩文墨跡。
9/13 在碑林博物館,除了書法,在北魏、唐、宋等碑誌上,還保存了大量具有藝術價值的精美圖案花紋。如唐刻《大智禪師碑》的兩側的圖案;《石臺孝經》碑頭上的浮雕捲雲和獅子,碑座上線刻的精緻蔓草、瑞獸等;唐刻《道因法師碑》座垢兩側人物;北魏《元暈墓誌》四側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每一塊碑石、墓誌,每一尊造像,每一幅圖案,都默默訴說著一段歷史。
10/13 在碑林博物館,可以看到一座上書“碑林”兩個大字的碑亭。亭子據說是清代所建,碑林的“碑”字卻少了一撇,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那是因為宋代前的“碑”字沒有一撇。他們認為,這個碑字是唐代題的,在唐代書寫碑字是沒有一撇的。原因是唐代印刷術落後,有一撇這個字就出格了。直到宋代以後書寫碑字才有了一撇,因為宋代發明了印刷術。
11/13 有人說,題字的是剛革職的林則徐。他們認為“碑林”兩字出自林則徐之手。鴉片戰爭之後,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因此“碑”字少一撇,象徵他當時的心境,剛剛丟了烏紗帽。有人說,書法少個筆畫很正常。他們認為,這是古代漢字書寫時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12/13 還有人說,歷史名人題錯字並不罕見。他們認為這是個錯字,並舉出多個照片例證,證明歷史名人題錯字一點都不罕見。例如:五臺山的“凌峰聖境”是康熙題字,峰卻少了一橫。咸豐皇帝曾在天津薊縣獨樂寺題“報恩院”三個字,“院”卻少了一橫。湖南南嶽衡山忠烈祠是蔣先生題字,“烈”字少了一點,意為烈士少一點。但截止目前,碑林兩個字究竟是誰寫的,寫於何時,已無法考證。
13/13 碑亭內豎立的大型石刻是唐玄宗李隆基親書的《石臺孝經》碑。《石臺孝經》碑幾乎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標誌,是中國最華麗的碑石。《石臺孝經》序文438字,訓注2699字,不論是序還是注,文字言簡意賅,闡述透徹,成為了一個經典。\n\n文\/圖 納蘭小魚
2019-03-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