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鬱山古鎮有5000年的製鹽歷史,發掘的明清古鹽井呈現出鹽鄉的輝煌
周進
1/12 鬱山古鎮位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部,5000年前,當地濮人發現了兩處流出地表的天然鹽泉,便取水提鹽,開始了鬱山五千年的風雨歷程。
2/12 鬱山在南北朝時期置為黔州,因鹽而興,有漫長的鹽丹開發歷史,鹽業製造於上世紀80年代才正式停止。
3/12 2013年,鬱山中井壩發掘出一處明清時代的鹽業遺址,考古發掘面積2600平方米 ,共清理各類鹽業相關遺蹟18座,其中有鹽灶8座、滷水池4座、木質輸滷管道1條、排水溝1條、黃泥坑1座、灰坑2座以及鹽井一口。
4/12 發掘出的鹽灶均為單塔雙火道,每座鹽灶由縮滷塔、塔池、火道、火塘及下洞組成,整個鹽灶用石塊壘砌,部分火道尾部還殘留有吸滷土磚。
5/12 滷水池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圓形,用黃粘土築成圓形滷水池,其內壁和底部有木板箍痕。
6/12 另一類呈長方形或不規則型,用石塊壘砌而成,鹽井為小口深井,平面呈圓形。輸滷管道用樹幹製作而成,起表面用石灰等混合物包裹。
7/12 遺址的泥土均呈火紅色,它是經過數百年烈火的烤炙形成的顏色。當初,為了讓製鹽的爐火常年不熄,人們上山砍伐大量的木材,周圍的山上曾砍伐殆盡,有了煤炭之後,這些荒山才重新披上綠裝。
8/12 鬱山鎮的製鹽滷水含鹽度比海水還低,如果直接燒製,將消耗大量燃料,製鹽工匠發明一種“潑爐印灶”的方法,節約了大量的燃料。
9/12 據一些在世的老鹽工說,那時候一口灶一天一夜可以產鹽300多斤。
10/12 這裡生產的鹽多銷往臨近州縣,通過數條鹽道運往四面八方。由於地處西南地區的崇山峻嶺中,運輸極為艱難,大多采用人力肩挑和畜力馱運。
11/12 還有一種運輸方法就是走水道,沿鬱江下至彭水,順烏江而下可到涪陵,溯烏江而上,可到貴州。或經酉水進沅江到達洞庭湖。
12/12 如今,鬱山屬於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一個鄉鎮,隨著製鹽工業的消失,鹽鄉的繁華已成為歷史,但從這些發掘出的古鹽井中,依舊能讓人們感受到過去的輝煌。
2019-04-2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