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中國很多傳統技藝看著無用丟了可惜,如何改變?這個或許是好辦法
寒殘一葉
1/10 長年行走在外,在國內每到一個地方,總能遇到各式各樣的非遺文化。然而這些傳承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傳統技藝,卻在慢慢的淡出人們的視線,很多甚至走向消亡。這或許會讓很多人痛心,一些網友也提出想學習與傳承。但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的很多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的生活有些脫節,沒有了市場單憑國家的扶持,真的很難堅持長久。不過此行,我在浙江嘉興的文博會上看到了一些讓人可喜的變化,讓傳承技藝煥發了新的生命。\n\n
2/10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逛文化博覽會有些無聊,不過我今天要帶大家去逛的博覽會可不大一樣哦。這裡不僅有中國傳統的技藝,還有很多超出人們想像思維的創新產品。這就是浙江嘉興的文化產業博覽會。(2019年6月拍攝於浙江嘉興。)\n
3/10 走進場館,琳琅滿目的各式創意的新概念產品吸引了很多的參觀者,不過我還是對嘉興當地的傳統技藝比較感興趣。嘉興建制於秦朝,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自古繁華富庶,名人輩出,茅盾、金庸、徐志摩、王國維、豐子愷等名家大師都是嘉興人。\n\n
4/10 兩千多年的璀璨歷史,鑄造了嘉興眾多的輝煌,也留傳下了許許多多的傳統技藝。我首先走進的是這家名為“闔家如意燈”的展廳,它以中國傳統吉祥如意為核心,運用燈綵中刻、針、裱等技法精心製作而成,看上去非常的富麗堂皇,精美絕倫,然而這樣的展廳卻少有人問津。\n\n
5/10 不過就在它隔壁的嘉興桐鄉竹編卻是人頭攢動,參觀者眾多。幾位身著靚麗漢服的年輕姑娘,正聚精會神地製作著竹編工藝品,看著非常細緻。這與我們平常所看到的竹編匠人有著很大的區別,給人一種唯美的感覺。\n\n
6/10 在展廳的牆上有一段關於桐鄉竹編的介紹:“竹編,以竹、藤為料,生活為本、創造為靈,由來已久,桐鄉竹編注重人的喜好,顯學識和修養,崇文氣與雅韻。”文字雖不多,但傳達的信息卻是傳承與現代相結合。這與展廳內所展示的竹編作品非常的吻合。\n\n
7/10 古人常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這竹子在老百姓生活中的地位。過去竹編匠們用竹子製作竹籃、竹蓆、竹筐、竹簍......細細的竹篾串聯起了中國人幾百上千年的日常生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竹製品離普通老百姓特別是城市裡人們的生活彷彿越來越遠。\n\n
8/10 現代材料製作的日常用品代替了手工製作的竹製品,這與竹製品的手工製作,價格相對較高以及美觀實用度不夠等因素有關。不過在這個展廳,我看到了與時俱進的革新,一隻水果籃,實用,美觀,精緻,既有傳統的工藝,又有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創新。\n\n
9/10 採訪中瞭解到,桐鄉竹編在傳統竹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把竹製作品做得更加的精緻,更加的美觀,讓更多的普通大眾一眼看到就會喜歡的產品。從現在場的情況來看,他們的新觀念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很多參觀者看到如此精美的竹編制品,紛紛加了體驗的行列中。\n\n
10/10 中華民族五千的璀璨文明,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遺產,這其中很多的產業,看著無用,丟了可惜,也讓眾多的傳承者非常的無奈,畢竟人家也得生活。當然有人說國家會扶持,不過在我看來,一項非遺文化的傳承光是靠金錢也是很難長久維持,必須得展示它的價值,讓更多的人去喜歡、去關注,才能得到長久傳承,而革新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時代在發展,傳承也得與時俱進,你說是這個道理吧?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2019-06-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