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漢代玉蟬——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的“漢八刀”
文玩古今
1/11 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幹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2/11 漢代認為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幹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3/11 死人含蟬,亦表示其肉身雖死,但只是外殼脫離塵世,心靈未必死去,不過作為一種蛻變而已。
4/11 借蟬的生理習性賦予死者特定的意義,意即人死後,不食和飲露,脫胎於濁穢汙垢之外,不沾汙泥濁水,這是戰國以來死者含玉蟬的用意。
5/11 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配飾用玉蟬有穿孔,喪葬用玉蟬沒有穿孔。
6/11 玉蟬一般可分為三種:一、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二、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三、含蟬,在死者口中壓舌,刀法簡單,沒有穿眼。
7/11  玉蟬是一種常見的古代玉器。在古人看來,蟬是清高聲遠、潔身自好的象徵,因此蟬的造型很早就為中國先民所使用,生以為佩,死以為琀。
8/11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雲:"玉,石之美者。
9/11  漢代玉蟬除少數配飾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因此漢代的玉蟬是最有特色也最具標誌性的,造型簡潔,線條幹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所謂的“漢八刀”在玉蟬的製作上最為典型,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10/11 漢代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在學術和藝術上上承先秦,是一個在文化上多元的時代,以博大的胸懷汲取了此前的一切文化藝術成果的精華。在戰國玉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漢代玉器,經過了歷史時代的陶冶和凝練,將中國古代玉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為中國玉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11 漢代是中國玉器發展史上的又一藝術高峰時期,玉蟬屬於漢代玉器題材的一種,同時又作為喪葬玉器在漢代上層階級使用,這與蟬蟄而復出的生物習性有關,正應合了漢代希望靈魂昇華再生的願望。
2017-09-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