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消失不了的西倉百年老集:今日週四逢集西倉依然熱鬧
魏永賢
1/17 5月18日,星期四,西安西倉逢集,商販們雲集到這裡,擺地攤出售古玩、舊衣服、花鳥魚蟲等,西倉東南西北四條小巷及周邊的老武巷依然人氣火爆。
2/17 一個多月前(4月11日),人們被蓋著7個公章的通告吸引,這張通告上寫著要“開展西倉老武巷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整治出店、佔道經營行為;依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 一紙通告讓很多常去西倉集市的市民都很揪心,擔心這次專項整治會讓百年老集消失。圖為貼在西倉南巷上的通告。
3/17 5月18日,週四,西倉南巷上的地攤。
4/17 5月18日,一名老先生買了他喜歡的蟈蟈。西倉集市,這個始於清末的百年老集,比農村趕大集還熱鬧。老西安把西倉集市稱為“逛檔子”。
5/17 騎在爺爺肩頭“逛檔子”是許多西安人兒時最美好的記憶。在西安的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西倉,就不算地道西安人。因為西倉集市承載著不少西安人的記憶。
6/17 5月18日,西倉北巷的鳥籠子。“那裡是一個偌大的民間交易場所,主要的營生是家養動物珍禽、花鳥蟲魚,還包括器皿盛具、飼養輔品之類。趕場的男女老幼及閒人遊皮趨之若鶩,挎包搖籃,戶限為穿,使幾百米長的場地上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好一個熱鬧繁華。”這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小說《廢都》裡對西倉集市的一段形象生動的描寫。
7/17 5月18日,一名老者在賣他的小鳥籠子。老西安把西倉集市稱為“逛檔子”, 為啥這樣叫如今已經無法考證。 有人說,是因為西倉集市中小攤相連,逛起來就像一個又一個隔檔,所以得名;有人說是因為過去攤主多是挑著擔子過來,“擔子”念著念著便諧音成了“檔子”。
8/17 5月18日,西倉西巷。西倉,曾是明清時期的官府糧倉——永豐倉,因與和平路的敬祿倉東西相對,古名為“西倉”。清末時期,西倉附近逐漸形成了集市,其中原因有人推測是永豐倉不再作為官府糧倉,所以各種小商小販都逐漸在這裡聚集,漸漸形成聞名遐邇的西倉集市。
9/17 出售小狗。
10/17 賣舊鞋子。
11/17 出售舊衣服。
12/17 出售各種舊物件。
13/17 賣老樂器。
14/17 小巷裡人頭攢動。
15/17 出售舊書、舊音響設備。
16/17 一名老人在賣他的寶貝。
17/17 在很多老西安的眼裡,西倉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名,而是一種城市符號。所以,對於西倉的規範治理,大家希望城市管理者能俯下身子聽取各方的聲音,拿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讓西倉這個百年老集有序融入到城市的發展之中,保存一份具有西安特色的民俗風情。
2017-05-1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