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八百年的歷史古鎮 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 每天都遊人如織
沁遠悠行
1/11 召稼樓古鎮位於上海閔行區浦江鎮,主要由小吃街、文化街、小商品街這三條老街組成。這裡的古街、水巷、石橋,是一個既有江南古鎮特色,又有水鄉風韻的地方。召稼樓從一個不知名的鄉村小鎮,到如今的特色古鎮,短短几年間,真的變化巨大。
2/11 據歷史研究,召稼樓是上海農耕文化的開端,是上海墾荒、發展農業文明的象徵,古人云:“十里曉煙破,數聲召稼鍾”,雖然小樓“召稼樓”現已尋無蹤跡,但經過整修民居,保護歷史遺蹟等,召稼樓如今已成為小橋流水、白牆黑瓦,遊人如織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3/11 召稼樓第一灣,是古鎮老街中心最大、最美、最經典的風水之灣。這條河叫做姚家浜,灣口一座涼亭“觀風亭”,坐在亭中觀景聽風別有情趣,而且風景甚佳,值得駐足小歇,巨型五彩石“召稼樓第一灣”就立於亭旁。
4/11 姚家浜上橫跨有十多座形態各異的石橋,這座報恩橋原是簡易木橋,後改建為石拱橋,1962古橋毀失後,又重建混凝土橋易名保安橋。2008年,召稼樓古鎮開發修復,改建為石、混結構單孔拱橋,複名報恩橋。站在橋上,臨河而望,風景如畫。
5/11 古鎮隨便走走不要錢,除了禮園要門票,每人20元,其它都不需要。裡面除了山水景觀,亭臺樓閣,還有幾個紀念堂,值得一看。包括上海城隍秦裕伯的塑像,葉宗行紀念館、著名電影演員秦怡紀念館(秦裕伯的後人)等,目前九十多高齡的她,主演過好多電影電視,被譽為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大師,也是我非常喜歡和敬重的。\n注:每月第二週星期二免費開放
6/11 禮園出口對面就是機雲亭,亭高二層,亭體見方,四邊挑廊。此亭是為紀念西晉文豪陸機、陸雲兄弟所建。其祖父陸遜、父陸抗都是東吳名將,常來召稼樓“觀鶴暢遊”。現為海上蘭亭書法院,還可以喝茶品茗,是個鬧中取靜之處,只可惜上次去鐵將軍把門,沒有開放。
7/11 這座裕如臺原是戲臺,2009年,古鎮修復,特在資訓堂遺址,按清季宅臺製式復建的,冠名裕如。裕如者,豐足如意之謂也。戲臺兩側有楹聯,平時也經常有表演演出等,是大眾娛樂休閒的好地方。
8/11 目前全國各地的古鎮很多,不少都被遊客冠以“商業性太強,看不到歷史文化痕跡”。可能你會說召稼樓也不例外,但如果沒有商業化,古鎮的維修、保護等工作又無法維持下去。因此,如何配置好商業和文化的比例是古鎮景區建設的關鍵,這也是每個古鎮發展的主導方向。
9/11 提到美食,召稼樓更是數不勝數,召樓拆蹄(手撕油走紅燒蹄膀)可以說是召稼樓的招牌特產:色澤紅亮,甜而不膩,肉質細嫩,酥爛濃香,鮮美可口。雖不如周莊、同裡那些古鎮名氣響,但也有“召樓拆蹄”之美喻。當然召樓三寶,還有召樓大麴、召樓羊肉等也是知名度非常高。
10/11 另外古鎮裡的下沙燒賣、草頭餅、油墩子、蛋黃鮮肉粽、走油肉等等,更是琳琅滿目、隨處可見,還有當地特色的傳統菜餚,遊走間品嚐下當地特色美食,也是一種享受。
11/11 擁有八百年曆史的文化古鎮,不僅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更是承載著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人傑地靈,平時人氣真的超旺,如果是雙休的話,更是摩肩接踵,建議錯峰前往。\n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沈社公路2059號\n交通:地鐵8號線至沈社公路下,換乘閔行10路到召稼樓古鎮下即可。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