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退伍老兵曾擊落美製敵機,為國家保密37年,看雜誌時才得知已解密
影像記錄者
1/13 吳洪甫,今年78歲。外表看似普通普通,其實,他還是一位少有人知的戰鬥英雄。1959年,吳洪甫光榮參軍,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導彈一名標圖員。在部隊上,吳洪甫刻苦鑽研,努力訓練,具備了過硬的軍事素質和綜合能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吳洪甫所在的二營曾3次擊落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而其中2次是吳洪甫直接參與,利用測算精準的數據,與戰友一起將敵機擊落的。
2/13 1940年,吳洪甫出生於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槐窩村。廣宗縣曾是革命史上著名的冀南抗戰根據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間,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鬥爭,人民群眾為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而吳洪甫的爺爺、叔伯爺爺和舅舅都是當年為了抗日戰爭而英勇犧牲的烈士。
3/13 “這其中兩架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分別是在1962年和1963年被我們擊落的。”吳洪甫用手指著一本軍事刊物上的圖片說。提及半個世紀前的戰事,年近八旬的吳洪甫依然記憶猶新,侃侃而談。
4/13 由於在作戰中表現突出,吳洪甫被中央軍委、國防部授予個人一等功、提前晉升一次。並於第二年7月23日,與戰友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宴會大廳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還拍下了令吳洪甫一生視為“寶貝”的一張大合影。1965年2月,吳洪甫退伍回鄉。
5/13 在即將告別軍旅生涯前,營長、連長專門來到復原隊,囑咐吳洪甫和其他一起戰鬥過的戰士們:回到地方後,仍要遵守紀律,時刻保守國家祕密和軍事機密,做到守口如瓶。同時,部隊領導還提到,回到家後也不能因當地沒安排工作鬧意見,或給地方添麻煩。而這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吳洪甫的心中。之後,即便是父母和老伴,都無人知曉吳洪甫曾經歷過的軍旅往事。
6/13 而這一守,就是整整37年。2002年的一天,吳洪甫買了一本名為《世界軍事》的雜誌,痴迷地讀了起來。當翻閱到一篇關於中國空軍的報道時,突然,描寫“二營擊落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的一行字蹦進了吳洪甫的眼睛裡,這令吳洪甫非常激動。而這時,吳洪甫才意識到,其所在的二營擊落敵機的戰事已被解密。後來,吳洪甫到原部隊查到自己檔案,當地民政部門為他辦理了優撫待遇。時隔37年,村裡人才漸漸知道吳洪甫是一個大英雄。
7/13 2014年,吳洪甫和當年的一些老戰友,受邀重回原部隊參觀。二營的年輕戰士們還以吳洪甫為原形,編排了一個名為《忠誠》的情景劇。起初,坐在臺下的吳洪甫並不知道情景劇中所演的是誰。而到了尾聲的時候,主持人邀請他時,此時的吳洪甫激動地落下了眼淚。圖為吳洪甫與二營的戰士們合影留念。
8/13 “這就是當年,我們擊落敵機所使用的導彈。”吳洪甫指著手中的照片介紹說,隨著現在我們國家不斷強大,越來越多的先進武器研製出來,為國家的繁榮強盛感到自豪。
9/13 在吳洪甫家裡掛著一幅書法作品《中華英雄》,這是一名從未謀面的蘇州戰友,在聽說了吳洪甫的事蹟後,專門為他創作的。作品落款中的“九月九日”正是當年第一架U—2型高空偵察機被擊落的日子,很有紀念意義。
10/13 在吳洪甫的影響下,其孫子在今年9月初主動報名參軍入伍,這讓吳洪甫非常欣慰。在出發時,吳洪甫專門到邢臺高鐵東站為孫子送行,並反覆囑咐,到了部隊上一定要聽從指揮,保家衛國。
11/13 如今,年僅八旬吳洪甫仍沒有閒著,他每天觀看新聞聯播,閱讀報紙,瞭解國家大事和政策方針。“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所落下。”吳洪甫說。
12/13 現在村裡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道路,歇不下來的吳洪甫還義務地忙碌在施工現場,發揮餘熱。
13/13 2011年7月,吳洪甫被評為“廣宗好人”;2012年8月,他被評為“邢臺好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今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跟黨走,做新時代的退伍老兵!”
2018-10-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