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清廷退位後的京城,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舊影閣
1/10 【北京朝陽門外】朝陽門,原來是元大都時期京城的齊化門。因為該門面向東方,每日迎來(京城)朝陽,因此稱為朝陽門。朝陽門外大街是明朝、清朝、民國時期的關廂地區(城門外的大街和附近)道路。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鋪砌了石道。
2/10 【北京朝陽門外】舊時的朝陽門外地區,寺廟非常多;有元朝東嶽廟、明朝天仙廟、清朝九天普化宮等等。東嶽廟位於朝陽門外大街中部,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陽門外大街上的東、西牌樓被拆除。
3/10 【北京安定門地區】京城城牆的北門是安定門(意為安定之門)。現已拆除,安定門城樓寬三十一米,深十六米,城樓城臺通高三十六米。安定門甕城寬六十八米,深六十二米。甕城西側闢券門閘樓。此門亦用於軍隊班師入城。
4/10 【北京安定門地區】安定門(意為天下安定),是明朝初期的安貞門(元大都)南移。安定門有豐裕之意;嘉靖皇帝以後的明朝、清朝各位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民國四年(1915)年拆除甕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城樓、箭樓被拆除。
5/10 【北京公主墳地區】在中國北京有多處公主墳,其中最著名的在北京西部,位於復興門外,現有新興橋和北京地鐵公主墳站。此處歷史上稱王佐村,清末改稱苑家村。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修建長安大街時,此地改稱公主墳。
6/10 【北京公主墳地區】公主墳屬於兩位公主的陵墓。其一,莊敬和碩公主(和裕皇貴妃生);其二,莊靜固倫公主(孝淑睿皇后生)。這兩位公主是在兩個月內分別去世的,故陵墓是在一處。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此地的看墳人勾結日本人、保安隊,公開盜墓,把兩座墳墓裡的珍寶盜竊一空。
7/10 【北京紫禁城的西北角】1912年(民國元年),退位後的清帝愛新覺羅·溥儀仍然在宮內居住。1924年(民國十三年)11月,廢帝出宮。鹿鍾麟、張璧、李煜瀛負責封存文物、接管皇宮。北京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日)十月正式成立。
8/10 【北京阜成門地區】阜成門箭樓、城樓與朝陽門街邊相同,城樓寬三十一米,深十六米,城樓、城臺通高三十米。甕城寬七十四米,深六十五米,北側闢券門、閘樓。阜成門的位置相對靠近門頭溝煤礦,是京城的運煤通道。
9/10 【北京城東部地區】1908年(清城光緒三十四年)10月,光緒、慈禧故去。溥儀(三歲)繼位(年號宣統)。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愛新覺羅·溥儀頒佈詔書退位,大清帝國的統治歷史結束。
10/10 【北京城東部地區】民國初年,京城滿族人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多滿族同胞改變姓氏,隱瞞民族成分。1910年(清朝宣統二年)統計,京城滿洲、蒙古、漢軍二十四旗近十二萬戶,內務府三旗四千五百餘戶,京營一萬餘戶,共計六十七萬人,約佔北京總人口的四成。【北京老照片,1912年。攝影資料:阿爾伯特·卡恩】
2019-05-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