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簡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常用的八款重機槍,圖三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
大福讀史
1/11 1921年10月10日,在時任直魯豫三省副巡閱使的吳佩孚推動下,漢陽兵工廠成功仿製美國柯爾特公司生產的勃朗寧M1917式水冷重機槍,因1921年正值民國第十年,故將仿製的重機槍稱為卅節水冷式重機槍。雖然M1917式重機槍性能十分可靠(可連續發射39500發),但因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卅節水冷式重機槍即使在生產了10年後,仍然還不能解決連續發射200發子彈以上就卡頓的問題。
2/11 卅節式水冷式重機槍的主要生產單位是上海兵工廠,但它的產量只能保持一年500餘挺。加上其他兵工廠的生產產量,截止到抗戰爆發,共生產了一萬餘挺,成為抗戰前期中國軍隊普遍裝備的重火力。圖為1944年騰衝戰役期間,使用卅節式水冷式重機槍的中國軍隊。
3/11 馬克沁機槍進入中國的時間很早,可上溯到1889年,當時並未被量產。1913年,中方買下德國DWM公司的16挺馬克沁M1909水冷式重機槍後,隨即研製出二四式重機槍的前身——華寧重機槍。因技術問題,華寧重機槍僅生產了300挺。1935年,中德合作進入蜜月期,利用德國提供的馬克沁重機槍的原廠圖紙,中方改進工藝後,終於仿製成功,並將其定型,稱“二四式7.92mm重機槍”。
4/11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多使用水冷式重機槍,故而他們常常會攜帶英制的9.1公升的水桶。加上二四式重機槍自有的4公升冷卻水桶,理論上可以支撐二四式重機槍發射近8000發子彈。後來,二四式重機槍又被多次改進,使其質量毫不遜色於同類型的外國重機槍。因此,截止到抗戰結束,二四式重機槍共生產了18600餘挺,成為中國抗戰的最重要的主力兵器之一,被日軍稱為“死神鐮刀”。圖為中國駐印軍正在使用二四式重機槍做擺拍姿勢。
5/11 奧地利施瓦茨勞斯水冷式7.92mm重機槍,1905年由奧地利斯太爾公司量產,採用與當時主流的重機槍截然相反的槍機設計——後坐式自動方式,在一戰時期的歐洲戰場上十分常見。1918年,四川兵工廠開始仿製,但產量很少,每月僅能生產2挺。
6/11 捷克ZB37重機槍,抗戰爆發前中國曾訂購了1000挺。因為日本的阻撓,將ZB37運到中國卻破費了一番周折。ZB37算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重機槍,冷卻方式採用氣冷式。因為其工藝成熟可靠,以中國當時的生產水平很難仿製,故而現存的ZB37重機槍都是原品。
7/11 明治三十八式6.5mm重機槍本是日本仿製法國哈其開斯M1897重機槍而成,但質量卻十分差勁。民國初年,中國的兵工廠曾對其進行過仿製。因為其性能太一般,雖然加上購買加仿製也有1800餘挺,但基本未成為主流武器。
8/11 日本大正三年式6.5mm重機槍,是明治三十八式6.5mm重機槍的改進版。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曾仿製了一批,稱為“13式重機槍”。
9/11 法國哈其開斯M1914重機槍,1897年被哈其開斯公司研製成功,隨即成為法國軍隊的制式武器。1932年,中國東三省、雲南、廣西、廣東、國民政府共購入了1192挺。抗戰爆發後,中國又計劃購入1300挺外加二千萬發子彈。誰知,1940年德國侵入法國,導致僅有300挺重機槍運抵中國。加上之前購買的,當時中國一共擁有2700餘挺。
10/11 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軍隊的一處防空陣地,使用的即是哈其開斯重機槍。
11/11 蘇聯M1910索可洛夫—馬克沁重機槍。抗戰爆發前,中國曾向蘇聯採購了1300挺。因其腳架上裝有鐵輪,故而其機動能力頗強。抗戰爆發前後,中國鞏縣兵工廠曾按照此型仿製了一批,稱“鞏造雙輪七六二水機槍”。
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