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10 個回答
终将长大
2019-04-12

精英的孩子的學習在加碼,鄉鎮學校的孩子在放羊,社會在分層固化,教育也在分層固化,只靠鄉村學校教師的力量,根本無力改變。

1、很多鄉鎮中學都存在這種問題。

這種情況很多地方都有,尤其北方農村。我所在的學校就是一所這樣的學校,甚至更差。我們的學生人數少,全校不足200人,一共六個班,每個班30個人左右。學習狀況奇差,我現在帶的是七年級,剛入校的時候,我們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考四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及格的沒幾個,後來,又靠了一次,只考漢語拼音字母表和26個英文字母,每一種都沒有一個同學全寫對。

班裡的情況是這樣的,孩子們要麼是家庭有問題,要麼是智力有問題,要麼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有問題,都是在小學就被家長和老師放棄的。

優秀的學生情況都是一樣的,差生則是各有各的差法。上課時,班裡大喊大叫的,隨意走懂的,完全不是上課應有的狀態。

我們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上課像打仗。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說要進行課改,學習別的更好的學習模式,這樣子實在沒法進行下去了,現在是開始階段,目前還沒有看到效果。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2、這麼大的一個社會問題,鄉村教師解決不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最主要的不是老師,老師也是受害者。憑老師的力量是改變不了的,老師們無法與生活方式、價值觀抗衡。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體質和制度的變化,這種情況很難改變,最起碼教育局或者校長要做出改變,教師們才有可以學習的對象、努力的方向。

鄉村教師大部分任勞任怨,勤勤懇懇,但是不可靠否認,我們鄉村教師缺乏理論,一個人單打獨鬥幾乎不可能成功。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3、很多鄉村教師想管又不太敢管。

農村的孩子也是很嬌生慣養的,和之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並且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對的,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家長都覺得讀書考大學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更不會把孩子的老師放到眼裡,一旦孩子出點事情,那就更不能放過老師。

尤其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的,更是被寵得無法無天,但是他們懂得怎麼抓老師的軟肋,曾經有一個學生說我不敢惹班裡的老大,但是我敢惹老師,因為老師不敢打我,打我犯法。

老師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管就不管唄。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4、希望教育專家們給鄉村教育指一條出路。

我們鄉村教師也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學習,雖然不奢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也希望他們不那麼頹廢不在乎,可以多少學一點東西。希望那些專家們能到鄉村來,親自示範一下,到底怎麼教這些學生。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功德無量。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教育深思者
2019-04-04

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深有同感,十年前,我也在一個鄉鎮中學任教,所面臨的情況和你所說的幾乎一模一樣:當時我所在的學校有初一到初三共三個年級,每個年級有10個班左右,每個班的人數也是40多人到60多人不等。在初一、初二的時候,大多數或多或少還在學習,但到了初三的時候,在本校班風好的班級可能還有一少半學生在搞學習,班風差的班級確實只有少數幾個人甚至一兩個人在搞學習,確實絕大多數學生都在混。所以,有些老師說題主反映的這種情況不可能,那隻能說明他們沒經歷過或沒見過,不要沒經歷過或沒見過就否認現實。造成鄉鎮中學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留守學生居多,家庭教育缺失:

農村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都在外地打工,家裡只有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看管。對於這些每週才回家一次的住校生來說,回到家後,爺爺奶奶們對一些學習差、行為懶散的孫子們不但不對其進行相關思想教育,不讓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把他們當著寶貝疙瘩供著,好吃好喝的奉上,不管其要求合理不合理,只要能做到,基本上都要滿足。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二是物質生活條件好了,淡化了刻苦學習的意義:

以前農村孩子大多努力學習,很大一個原因是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想通過努力學習後跳出“農門”,過上有吃有穿的生活。現在很多在外打工的家長由於常年不在孩子身邊,作為心理愧疚等方面的補償,他們往往給孩子門寄十分充足的錢,任由他們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手機幾乎人人都有,聊天、看小說、遊戲機成了“家常便飯”。這樣不但養成了一些好吃懶做的惡習,也完全淡化了刻苦學習的意義。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三是家長、學生“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導致很多老師不敢管學生:

現在即使沒有什麼文化的家長和幾乎什麼也不懂、成績很差的學生都知道:老師打罵學生是違法的、老師開除學生更是違法的,導致少數刁鑽的家長或學生在老生面前有恃無恐。曾記得,當年我所在學校的一個品行不端的男學生正對一女生耍流氓動作,恰好被一老師碰到。此老師一氣之下扇了那男生一耳光。後來這男生告訴了他的家長。此家長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還請來好幾個人找老師“討說法”。他們的理由是老師只能說服教育,打罵學生是違法的。威脅此老師說要麼“還打”、要麼賠“精神損失費”,要麼檢舉到教委。最後,經多方調解下,該老師拿出了2000元“精神損失費”才完事。要知道,當時這位老師的一月工資才800多。後來,少數家長和學生又仿效前面的例子“維權”,我們學校相繼發生了幾起類似的事情後,很多學生更是違章違紀有恃無恐。越來越多的老師不但不敢管違紀的學生,也不敢管不學習的學生。生怕“觸怒”了學生,發生了爭執,打罵了學生不是受處分就是被“索賠”。有時自己被打罵了卻無處伸冤(教過初中的都知道,不少農村初三學生的力氣大於很多老師,我們學校也有老師被學生打過)。正是這樣,導致很多鄉鎮學校校風、班風、學習氛圍每況愈下。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學習氛圍差,相互影響讓不搞學習的越來越多:

由於班風差,學習氛圍當然比較差,先是少數學生不學習,逐漸影響到其他學生。在學習的學生看到其他學生偷懶沒受到什麼懲罰,其他在學習的學生也會逐漸“偷懶”,也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不愛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差的班最後就只有幾個搞學習。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由於這些一時無法改變的原因導致鄉鎮中學大多數學生不愛學習,要想全面改變一個學校的現狀幾乎不可能,除非有一個能處理好社會、校內等各方面關係的“鐵腕”校長。作為改變某一個班級的現狀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整頓班風,加強班級管理,讓學生守規矩,守紀律。

二是與家長多溝通,共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施加一些學校壓力。

三是多組織與個別學生的談心對話,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

四是提高上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針對班上的實際情況,不同程度減輕知識的難度和深度。

五是多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讓願學習的學生能比較輕鬆地學到知識。

六是幫助不同學生樹立理想,經常進行理想激勵。

七是減輕考試難度,為一部分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味聊教育
2019-04-10

在鄉鎮初中,五、六十的一個班級裡,只有3、4人在學習,95%的人在混日子。這種現象在一些鄉鎮普通初中,還真是有!

“三味"30年鄉村初中教學經歷中,確實也碰到過幾個這樣子的班級,並且也在這種班級上過課。

題主問:面對這樣的班級,教育專家有什麼辦法?

首先申明:“三味"不是“教育專家"!之所以決意談這個問題,完全是因為有些切身感受想分享一下。

3年前,我們學校就出了這麼一個班級

當時,我在參與這一屆“小升初"招生工作時,便發現這屆學生的初考成績與往屆相比,存在較大差距。300名考生中,語、數、英三科總成績不足100分的足有60多人,佔據一個班級以上的學生數。後經側面瞭解,這一屆在小學5、6年級時,因評價重點在考取縣重點班人數上,因此,小學6個班級中分了一個重點班,而放鬆了5個普通班的教學與管理。

這些學生進入初中後,不僅各科基礎特別差,而且學習和行為習慣也特別差。

其中的一個班級,與其他5個班級相比,初一時,差距還不是很明顯。但到初二後,因調換了一個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的改變,加之學生年齡變化等因素影響,班級學風、班風明顯變得更糟糕!

從初二下學期開始,這個班級裡,真正還有學習興趣的,就剩下5、6名學生了,其中一名為男生

因該班政治老師外出培訓,“三味"曾在該班代過幾節政治課。學生大致就是這種情況:

班級近50名學生,近1/3的學生課本丟失(反正課桌中找不到),在有課本的學生中,一半學生上課下打開課本。任憑老師如何強調和提醒,認真聽課的不足10人,做筆記、答問題、寫課堂練習的學生僅幾位坐在前排的女生。大多數學生在幹什麼呢?講小話的、睡覺的、搞小動作的丶心不在嫣不知在幹什麼的……反正就是不聽課,不答問題,不動筆!

到初三時,學校不得不考慮解決這個問題:曾考慮撤班,將學生平均分配到其他班,但又怕影響別班學生。最後採取將那些想學的學生分到別的班級
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造成這種班級情況的主要原因,"三味"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是,自小學以來,學生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沒有得到家長和學校的重視。

二是,唯分數,唯升學率的評價制度,讓學校或老師過早、過份地放棄了對“差生”的文化基礎教育,導致學生過早放棄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學校和老師在管理上缺乏有效方法。

四是,較低的高中錄取率,讓很多成績本還不錯的學生,因看不到上高中的希望,而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學習

如何化解這個難題呢?

“三味"認為:關鍵在於學校和家庭長期、一貫堅持對孩子加強行為習慣和文化基礎教育,預防孩子不良習慣形成和文化基礎斷層。否則,孩子一旦惡習形成,文化基礎跟不上,喪失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恐怕九牛二虎也難以拉回!

妈咪老师
2019-04-11

女兒進入初中那年,我在上海,直到開學我才辭職,沒有關注過分班信息,誤以為會和以前的方式一樣分班。

結果那年有個學校撤併過來,改變分班方式,託關係的幾乎都集中在幾個班級,女兒分到了“差班”,那個班級幾乎都是屬於撤併學校學區的孩子。

當時我也不是很在意,認為正好可以鍛鍊一下女兒的自律能力,在差班也未必是壞事。

雖然願意堅持,各種擔心還是有。

無論上課課間還是下課,十幾個混混都可能在教室門口晃;在教室,不知道何時女兒褲子被人從後面割開一道口子;課堂上,一個孩子提出上廁所,會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尾隨而去;下課時,幾個同學聚在一起吞雲吐霧……

直到第一次月考女兒考了年級第一,她的班級排名倒數第一,熟悉的朋友都開玩笑說我的女兒是漏網之魚,我依然沒當回事,直到女兒回家和我談她的感受,我才重視這個問題。

女兒的集體榮譽感挺強,班級倒數第一讓她挺難堪,她以為同學也會難過,結果是:媽媽,老師宣佈年級排名時,我回頭一看,他們都是無所謂的表情,一臉的麻木,我感覺特別悲哀。

女兒沉悶的心情讓我擔心那些孩子會針對她,開始考慮調班問題。挺感謝女兒當時的班主任,他沒有考慮自己個人的名聲,為了女兒發展,同意了女兒離開。

讓我們內疚的是,女兒調班不久,這位班主任就堅決辭掉班主任,班裡倆個無法無天的孩子跪求他留下,也沒有動搖他的決心。

這些孩子其實也有善的一面,當時有幾個孩子找到我女兒,希望女兒回去,認為這樣可以留住班主任,女兒動搖過,我沒有同意,因為在我眼裡,即使女兒回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班主任離去了,孩子們更加自暴自棄,打架鬥毆,和社會人一起混,一年的時間,就有倆個孩子死於意外。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改變是極為困難的,因為無知者更加無畏。

前段時間,在初中任教的一個同學問我:初中的孩子沒思想怎麼辦?上課時一臉麻木,看了就著急。

我的回答可能不負責任:我教的孩子只要家長配合,努力一下,孩子狀態很快可以調整;你教的孩子沒辦法,他們的家庭教育肯定有問題,這個階段他們會更加無能為力,放棄吧!

教師其實是不甘心放棄自己的學生的,無奈有些家長就是理解不了:他們剛七年級啊,以後路長著呢,現在放棄太殘忍了吧?

是啊,同學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對我的孩子們滿懷期望,她肯定也一樣,但是改變一個已經接近成年的孩子,談何容易?

家長和主管領導有沒有反思過這個問題:如果教師不焦慮,不負責,不擔憂孩子的未來,對學生沒有情感,他們又怎會感情用事?

9296620605553
2019-05-26

退休前我也是一個鄉鎮中學的老師。你說的這種情況我也感同身受。我們學校是完全初中有500多學生。這幾年國家政策特別好硬件設施幾乎都和城裡的一樣,師資力量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特崗教師進入學校,讓校園充滿了活力。但農村的生源讓人堪憂,更讓人無奈,老教師已經習慣了,可心教師卻有很大的職業挫敗感。因為我們這裡農村生源流失的特別嚴重。從小學開始就有一部分條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去了城裡,小升初的時候,又有一部分被城裡的學校錄取。所以一個班裡有那麼兩三個學習還算可以的,其他的學生就是淘鬧惹事。家長去外面打工的又多。開個家長會都很難聚齊家長,加之農村的家長非常不重視教育,所以上課就像打仗。整堂課都在組織課堂教學。真正用於講課的時間並不多。上課打鬧現象十分嚴重。現在的環境老師又不敢說。所以農村教師真的很難做。這樣的學生會有成績嗎?教師的職業就像是保育員,說實話心裡難受啊。

赢在高三
2019-04-12

我上學時,當時整個鄉鎮初中只考了4名高中生,我是其中的一位。有的學生在初三開始就被老師勸退了,有的學生後來沒考上打工了,有的同學現在已經當上了老闆,有的依然給別人打工,鄉鎮中學多年都這樣。

其實,老師也不要抱怨,更不要自責,這個和老師關係不大!作為老師,最大的幸福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老師每天和學生打交道的時間,和自己的家人都要多的多,所以,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一群聽話的孩子,會讓老師的職業充滿幸福感。反正,一群不聽話的孩子,不學習的孩子,也會讓老師每天受到煎熬。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一、教育的差距,一直都有,現在越來越大。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重點高中,以前的時候,學生會來自全市各個地方,但是實際上鄉鎮中學的學生也不多,即便是縣裡的學生,也都是縣城的學生,實際上在他們那個範圍,也屬於城裡的學生。

而這幾年,鄉鎮中學的學生幾乎見不到了,學生全是來自市區幾個好的初中。鄉鎮中學和城裡的中學,無論是師資還是學生和家長的素質,都差距很大。前兩天和同事聊天,她說她孩子所在的初中,想歷史這些學科,班裡90分以下的只有幾個人,而她同學所在的鄉鎮初中,90分以上的只有幾個人,至於語數外,差距就更大了。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二、學生不學習,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老師解決不了,專家也一樣。

就初中的內容而言,學生只要態度認真,不至於學得很差,如果一個班95%的學生都在混,這說明這個鄉鎮中學的生源有嚴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根源在家庭,不在學校,老師無能為力,教育專家去了也一樣。

以前,大家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家長都重視教育,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如果老大學習好,往往都能帶動其他兄弟姐妹學習,所以大學生都是“成窩”出的,一旦出去了,在一個村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在不一樣了,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孩子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學習沒有目標,沒有動力,孩子回家就玩遊戲、看手機,家長不敢不問,因為在家長看來,上學也沒有用,因為周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的多了,所以對於教育更加不重視。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怎麼教?

三、教育分流是必然選擇

現在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點,那就是隻有學習好才能成才!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些不適合上高中、上大學的學生,早早分流到職業學校未必是壞事,而這一點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

今年高職擴招100萬和教育部的“雙高計劃”,都體現了國家隊職業教育的重視,那些不想學習的學生,提前去職業學校學習技術,不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路嗎?

現在社會,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家庭和學校多方面、長時間的合作完成,單純把孩子帥給學校,很難把孩子培養成功。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我在线上78
2019-03-28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山區初中老師,我對題主說的問題還真有切膚之痛。

我任職的學校在深度貧困山區,這裡山高路陡,貧困落後。學生比較少,每班人數也就在40多人。因為大多數離家比較遠,山路又難走,所以一部分學生讀著讀著就輟學回家了,在讀的學生大致分為四類,一類優秀的,當然這裡的優秀是相對其他學生而言,無法和城裡比較,這類學生還算努力,能跟得上,當然離不開老師的監督、要求,自覺性差一些,老師稍微管得鬆,學習勁頭也就鬆懈,這一類學生也就5、6個;一類是中等的,學習勉勉強強,紀律還行,這一類學生有十幾個;一類是後進生,學習差,己經跟不上老師了,但課上不算鬧,呆呆地坐在那裡,老師喊一下,才反應過來忙去找筆做一做,記一記,這類學生有十幾個;一類學生是頑劣生,學習一塌糊塗,紀律更是要命,上課隨時講話打鬧,老師要隨時花時間出面制止,這類學生大約有七八個。所以總結下來,一個班可以教的也就八九個。這還是情況好的班級,情況糟糕的班級,可能在學的也就三四個了。所以上課的時候,老師要求得嚴格,打鬧的,講話的,睡覺的情況就可能少一點,老師要求得不那麼嚴格,那麼打鬧的、講話的的、睡覺的情況就比較多了。

老師要求得嚴格的,隨之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風險,最後還要勞而無功。

先說精力,要管理好這班孩子,真的要你老師時刻盯著,上課時有沒有記筆記,有沒有在聽講,早晚讀有沒有背書,背到哪裡,課後有沒有完成作業,完成得怎麼樣,有沒有抄襲,有沒有偷奸耍滑,哪些同學需要加強輔導,哪些同學需要提醒,哪些同學需要教育,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

再說風險。中學生處於青春期,老師說得過多,要求過嚴,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情緒,引發師生衝突。尤其那幾個頑劣學生,經常與老師作對,挑釁老師,拉幫結夥,攪壞班風,當老師的經常有揍他一頓的衝動,有的能控制好自己情緒,有的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稍微有點出格,都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控輟保學任務。現在國家在抓精準扶貧,在義務教育方面的一個要求就是零輟學。為此一些已輟學多年,有的甚至已結婚嫁人,有身孕,但仍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都被勸返回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何況早已經在學校讀書的學生,更不能因為老師的原因而輟學。老師的原因是什麼?作業多、要求嚴、教育、懲罰都可能是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老師會選擇什麼樣的方法。

最後說勞而無功,就班上好大一層學生,基礎極差,你講半天,他聽不懂、聽不進去,你講也白講。你讓他做個練習,不是抄來,就是亂做,只為完成任務,這還算好的,更有的做都懶得做。可以不誇張的說,有的同學雖然已到了初中,但真實的知識水平才達到小學二、三年級水平。

那麼他們的家長呢?教育意識更落後,家長知道的還不一定有孩子多,家長會的還一定有孩子多,孩子在家裡就是祖宗,他要不學習,家長絲毫沒有辦法。有一層家長,只是為了讓孩子完成9年義務教育,或者讓學校替自己他幾年。去家訪或者你讓家長來學校,只會呆呆的聽你講,沒有一點辦法,這還算是配合的家長。一些家長就以忙,沒有車,路遠為由不來學校,還有一些家長,連電話都不接。一個家長會,左通知右通知,最後也就能來三分之二。

那老師能怎麼辦呢?我的想法就是有效無效,責任盡到,只要在校,就要管到。我不能保證把你教好,但我保證我一定盡力。

不管不行,越不管,課堂會越亂,好的也會變差,而且也容易出安全問題。

管死不行,管得太死,樹敵太多,累傷自己,效果也差。有時老師也得學會寬宏大量,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必斤斤計較。

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劃定底線,說清規矩。好的同學、上進的同學、聽話的同學可以相應要求高一點,差的同學、鬧的同學降低標準,逐步要求,實在不行守好底線。

盡人事,知天意,要承認有些同學的確就教不好,只要平安就行。降低對教學成績的期待,降低對進職稱的期待,可能對差生的態度會有所轉變。

多找機會,談心交流,開開玩笑,玩鬧一下,未嘗不可。

放長遠看,對老師而言,這些學生不過教書生涯的匆匆過客。對學生而言,讀書生涯也不過是漫漫人生路的一段而已。誰又能斷定誰的人生更好。

都是些陳詞濫調,婆婆媽媽,但都是實際經歷,不吐不快,見諒見諒。

史老师有问必答
2019-05-06

作為一個河南貧困縣鄉鎮的小學農村教師,我覺得我有點發言權。

第一、教育的不均衡

作為一個四百人左右的學校,我們是個村級小學,二十一個教師,十八個擔課教師,沒有體音美專職教師,這在馬上2020年了,感覺有沒有那個的不真實,我九十年代在上縣城小學各種課都開展。不和大城市比,就和縣城比也是差的好多!!

第二、階級的分層

什麼階級的父母,培養什麼階級的孩子,俗語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話雖然有點糙,但是現階段就是這樣,層級越高的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投入越大,目標也越高,然而農村的大部分父母以子女考上大學為終極目標,但是平時就是問問作業寫沒有這些話,幾乎很少去俯下身子看看作業的質量,那怕輔導不了,也應該檢查下多少和字的好壞吧!

有這樣的父母,從小的學習習慣就沒有養成,如果自身的自制力不強,到初中自然就追不上了。

第三、自身的智力有差異

這裡說的智力差異是相對的,在農村有的家庭娶個媳婦都難死了,怎麼會拒絕那些本身智商有問題的女性?然後生出來的孩子自然就智力相對不高,有些智力不太差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體現出來的就是不太聰明的樣子,

在教學過程中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紡錘體一樣分佈。自然的到初中分化更加嚴重。

正弦函数m
2019-04-10

我覺得家庭教育很重要。

我就是來著農村的孩子,小時候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伯伯家住,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爸爸原來是老師,當時老師工資太低就出去打工,但是正是他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加上我伯伯也是老師,從小給我和姐姐灌輸的思想,教育方式都與普通的家庭有所不同,伯伯作為老師,每天放學會要求我們做作業,看電視也有規定,對我們要求都比較嚴,相對於其他留守農村兒童(我當時也是留守兒童),我所感受到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習的熱情有很大不同。

而大多數農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照顧他們日常生活的人大多數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戚,他們忙於農活,沒有很多精力來教育和管理他們,加之農村上一代知識分子很少,他們認為只要幫子女將孫子孫女帶好,不發生危險即是完成了教育和管理的任務。事實上,長輩的一言一行對小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潛移默化中就會塑造孩子的三觀,所以家庭教育,如家庭道德,家風,追求,家庭文化對農村的孩子成長很重要。然而農村缺乏的,也正是這些,希望鄉村振興能真正將農村變為人人都向往的地方,農民成為人人的敬佩的職業。

影视巫七七
2019-03-24

我決定刪除剛才的評論,因為不管咋說,都避免不了一場口水仗😂而且,我發現我剛才的評論有點片面了。

不過嘛,歸根結底,樓主還是放平心態,畢竟自己的身體健康要緊。

我不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是紙上談兵喲,只是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

我們這裡也是農村,班級人數55-60+不等,人多了,管理起來就是麻煩。

我班上的學生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我是班主任,平時上課紀律很好,同學們也是很積極的。

不過另外一個年級,上他們的課,就是一半的時間在管紀律,更有糟糕的是用四分之三的時間來管紀律,學生直接一個都不學。

剛才回答問題的時候,我自動想起來了我們班上的乖寶寶,似乎忽略了另外一部分學生,嘿嘿。

我們這裡的學生倒是很單純,耍朋友的情況少,但是玩手機,逃課,不寫作業的情況很嚴重。

這類學生的家長多半在外打工,或者文化水平低,所以實行家校活動可能性很低。

我也和班級紀律糟糕的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然後得出了兩個結論,①大家都不學,我也不好意思學習。所以,我之前的回答中提及了,學生不學的原因有一半來自班級氛圍。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很脆弱,所以容易認同大多數人的意見。②我就是來玩的,學習有什麼用?這類學生,在班上就是搗蛋,影響紀律的存在。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極端的還有油鹽不進,以惹老師生氣為榮的。③學習效能低,意識薄弱。學了一兩天,一兩個星期,又沒有花費心思,所以成績提不起去,就直接放棄了。

我目前就總結出這三類原因,至於解決方法嘛,批評,表揚,懲戒,家校互動等等等……

如果都沒用,那麼就放平心態,仁至義盡,不必自責。

對於另外幾個想學的,老師可以多給予幫助,鼓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