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逃離三伏天 來避暑勝地貴州荔波小七孔樂享清涼
納蘭小魚的行走筆記
1/14 有著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中國最美喀斯特”之稱的荔波縣位於貴州省黔南州。
2/14 小七孔景區則是荔波最精華的景點,以清涼、精巧、古樸、幽靜著稱。 景區位於荔波縣城西南部,距縣城28公里,橫跨貴州與廣西,是一條長12公里寬1.5公里的峽谷。
3/14 走進小七孔景區,首先躍入眼簾的就是那座著名的小七孔橋。 小七孔石橋建於清道光1836年,橋下七孔,橫跨響水河,連接黔桂兩省,承載著兩地交通要道的重任,迄今完好無損。 石橋隱身於山谷間數百年,由麻石條砌成,橋身長滿青青蕨草,兩岸連接崇山峻嶺,古木參天。 河面幽幽泛著綠光,微波粼粼,幾聲清脆的鳥鳴傳來,在山谷中久久迴響。
4/14 沿河而行,見68級跌水瀑布。 所謂68級跌水瀑布,即是沿高高低低的河床,在不到2公里的距離裡,錯落著68級瀑布和跌水,如此密集的跌水瀑布,全國罕見。
5/14 河床呈梯狀,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嘩嘩傾瀉而下,姿態各異,氣象萬千。 水珠在石頭上的跳躍,清風涼霧被風一吹,清爽迎面撲來,好不愜意!
6/14 水上森林集森林、瀑布、河流於一身,水霧瀰漫,水流潺潺。 河谷裡生長著茂密的喬木和灌木,樹根全部紮在河床的岩石縫中。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灌木的根長年被河水沖刷,但枝幹卻異常地茂盛。
7/14 林蔭中蝴蝶紛飛,陽光透過葉縫,斑駁地映在水面,隨著水的晃動又緩緩地流去。 林中有樹墩狀的石頭,連接形成石橋,供遊人穿行,可光著腳在水裡淌來淌去,感受水上森林的清涼無限。 行到水急處,一定要抓住藤蔓,否則會被水衝個跟頭。
8/14 行到水淺處,幾個孩子在那裡嬉戲玩鬧,他們玩水槍打水仗,玩得不亦樂乎。 他們的歡聲笑語也激起了我們的童真,於是我們也加入到“潑水節”的隊伍中,享受著清涼的洗禮。
9/14 在鴛鴦湖的水上迷宮划船又是另一番樂趣。 青山綠樹將美麗的鴛鴦湖緊緊地擁在懷中。 那些古樹紮根於水中,枝幹自由地向水面舒展著,垂於水面的藤蔓像是輕輕漫舞的仙子,鳥兒在山谷中悅耳鳴叫,綠幽幽的湖水散發清涼之氣。
10/14 泛舟於平靜的水面,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此時此刻心靈別有一份寧靜祥和。 我們有點像誤入仙境的凡人,誰也沒有大聲喧鬧,只是靜靜地欣賞,拍攝,捨不得打擾那沉睡中的綠波仙子。
11/14 臥龍潭原名翁龍潭,有著濃郁的傳奇色彩。 據說臥龍潭湖水的顏色一日之內可以多變,有時是墨綠色的,有時是寶藍色的,有時是淡綠色的。 從外表看臥龍潭只是臥龍河的源頭,其實臥龍潭隱匿著一個大大的玄機。 臥龍潭是喀斯特暗河-臥龍河的出口處,具體水源從何處來,不得而知。
12/14 暗河從崖底湧出,潭面上不見蹤影,只有壩上雪崩似的滾水瀑布,才感到臥龍河在潭底翻動。
13/14 讓人不由得稱奇的是,明明是碧綠的湖水,一流出水壩,轉眼間又化身為萬道銀鏈,跳躍著,飛濺著,舞動著,讓人目不暇接。 而落下壩來,幾個筋斗,幾個翻撲,又變成涓涓浪花,再流走數十米,重歸於平靜,一切的喧囂,宛若從未有過交集。
14/14 小貼士: 1、去荔波旅遊當然是夏季豐水期最好。遊玩小七孔景區的時候最好帶上涼鞋,水上森林可以涉水而行。水上森林岔口彎道較多,穿越時要注意安全。 2、貴州素有“天無三日晴”之稱,要帶好雨具。荔波景區早晚溫差較大,出行前應自備長袖衣服。 3、荔波美食:醃酸肉、水蕨菜、楊梅湯、血粑鴨、青梅酒等,值得品嚐。 文\/圖 納蘭小魚
2017-07-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