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實拍黃河與渭河交匯處的壯闊美景,可惜千年潼關古城已不復存在
縱橫三秦
1/12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從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發源,在中華大地上歷經“九曲十八彎”寫下一個壯闊的“幾”字,最終流入大海。在這個“幾”字上最右下角的一拐,便是陝西省渭南市潼關古城。圖為:黃河日落
2/12 “潼關”的得名也與黃河密不可分,奔流不息的黃河水從北向南流到潼關,遇到秦嶺山脈的阻擋最終改變流向。黃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潼關”因此得名。春天,黃河兩岸冰雪消融,站在城樓上可以“黃河春漲”的美麗奇景,明代詩人林雲翰看到此景也不免讚歎“冰泮黃河柳作煙,忽看新漲浩無邊。飛濤洶湧警千里,捲浪瀰漫沸百川。”
3/12 黃河不僅洶湧澎湃更胸懷寬廣,在這裡接納了她最大的支流:渭河。渭河從甘肅發源,流經關中平原在這裡與黃河交匯。圖為:站在潼關古城鳳凰山頂,可以看到兩河交匯的景觀。
4/12 黃河在與渭河交匯之後,水量加大,河面的寬度常年保持在400米左右。
5/12 上世紀末國家與地方共同建立起“抽黃灌溉工程”,乾旱時節,黃河水被源源不斷的送至山頂澆灌著這片黃土地。
6/12 我們在黃河邊看到這艘名為“古潼壹號”的船隻便是抽黃灌溉的重要設施之一。
7/12 黃河的對岸是山西省的風陵渡,相傳女媧長眠於此而得名。不過更為人熟知的是: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8/12 遊客搭乘快艇欣賞黃河美景。
9/12 近年來隨著當地越來越重視旅遊IP的打造,在黃河南岸的山頂矗立起了一座女媧雕塑。
10/12 上世紀50年代末,因三門峽水庫的修建潼關古城處於淹沒區而被人為拆除。今天的黃河岸邊我們依然能夠看到殘存的城牆遺蹟。如果古城仍在,登臨城牆賞黃河美景,那將會是一件美事。(因古城牆照片過多,將另行發文介紹)
11/12 1938年,日寇洶洶,直撲晉南,西北岌岌可危。7月22日,駐紮部隊決定兵出潼關,東渡黃河,佈防中條山。《潼關縣誌》記載:臨出關中,西安易俗社為士兵們秦腔壯行,一曲高亢蒼涼的《楊家將》讓人血脈僨張,三秦父老淚溼衣襟。再後來,在黃河對岸的中條山,上演了“八百陝西冷娃撲黃河”的偉大詩史。幸有黃河埋忠骨,黃河無日不雄渾,今天的黃河岸邊人們立碑銘刻這段歷史。
12/12 黃河“幾”字在陝西潼關與山西風陵渡留下這一筆之後,繼續向東流去,沿途還將會有更多的故事與之緊密相關。圖為:在黃河南岸山頂俯瞰,河對岸是中條山,河面橫跨著1970年投入使用的南同蒲黃河鐵路橋以及1994年竣工的風陵渡黃河大橋。
2019-06-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