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10 個回答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019-02-07

赤壁之戰,曹操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曹操佔據江陵(今湖北荊州)後,要麼不要停留2個月,一刻也不停留,直接大軍殺向夏口(今湖北武漢),打擊劉備,那個時候孫權與劉備尚未聯合,孫劉聯軍也沒有做好準備。要麼聽從賈詡的建議,不要發動赤壁,留在荊州安撫人心,待時機成熟,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只要不在公元208年的12月發動赤壁之戰,要麼早點,要麼晚點,都不會像赤壁之戰那樣大敗而歸,那麼如果曹操拿下荊州後,不打劉備和孫權,調轉槍口朝西打益州,那麼情況會如何呢?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結果是曹操不用10年時間,就能統一天下。

曹操的戰略計劃分四步走,計劃用9年時間統一天下:

一、鞏固荊州,計劃用時1年

曹操佔據荊州後,荊州七郡中除了江夏郡在劉備和孫權手中外,其它六郡都在曹操手中,南陽郡和南郡是實際控制,荊南四郡是名義控制,曹操不打劉備和孫權,先鞏固荊州地盤,將荊南四郡也實際控制,派遣信的過的將領鎮守荊南四郡,鞏固荊州。

接下來曹操要面對來自孫劉聯軍的反撲,荊南四郡及南郡在曹操手中,孫劉就算聯軍也未必能擊敗曹操,萬里長江險在荊江,就是荊州這一段的長江,曹操沿長江設防,有條件可以封死長江,派人在長江中打下木樁,阻止通航,或者挖開長江支流,讓長江分流,阻止孫劉聯軍逆江而上,再輔以陸路防備,曹操這時又沒有赤壁大敗,又是大軍防備,孫劉聯軍無法突破長江,雙方形成對峙,用1年時間做好攻取益州的安排。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二、攻取益州,計劃用時2年

第二步就是攻取益州,曹操兵分兩路,一路沿長江逆江西進,從巫山、永安一線進入益州,總兵力3萬人,另一路走陸路,從上庸、房陵、西城進入益州的巴東郡,總兵力2萬人,同時以漢獻帝名義,下旨給益州牧劉璋,令其歸順朝廷,強大的政治壓力下,輔以軍事手段,以劉璋的實力、能力,必不能抵擋,到時候益州帶路黨遍佈,如張鬆、法正、李嚴、吳懿等,基本上1年多點就能攻取益州,劉璋投降,曹操拿下益州,再用1年時間消化益州,安撫人心,爭取當地士族豪強支持,提拔人才。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三、奪取漢中,計劃用時1年

益州平定後,漢中張魯必定惶恐,張魯相當來說就好打的多,兵分三路進攻漢中,一路從長安沿儻駱道率軍2萬南下漢中,一路從巴西郡向西率軍1萬進入漢中,一路從暇萌關向北率軍2萬進入漢中,三路大軍同時兵臨漢中,同時輔以強大的政治壓力,以漢獻帝名義討伐張魯,張魯無法抵擋,僅僅一年時間,曹操必然全軍佔領漢中。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四、平定涼州,計劃用時2年

曹操在依次拿下荊州,益州,漢中後,曹操已對涼州形成三面包圍,從南、東、北三個方向對涼州進行打擊,對待涼州主要是分化打擊,涼州勢力比較雜,也比較分散,都是各個小軍閥聯合起的,只要爭取一部分人的支持,打擊另一部分頑固派,涼州必然無法抵擋。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涼州勢力比較大的軍閥主要是馬超和韓遂,還有楊秋、成宜、李堪、楊阜、姜敘等等 ,曹操只要爭取一部,打擊一部,分化瓦解涼州軍,不出1年,涼州必然平定,再用1年平定涼州各地的叛亂,安撫人心。

五、攻打江東,統一天下

拿下涼州後,整個天下只剩下江東之地和遼東之地未投降曹操,只要再拿下江東之地,遼東不足為懼,整個天下統一指日可待,由於曹操在荊州主要實行防守,大軍壓陣,孫劉聯軍無法攻破荊州防線,當年劉表鎮守的荊州,孫權都不能攻破,更何況曹操呢?

曹操佔有荊州之地的最大戰略意義就是從中間將整個中國南方一分為二,這種戰略優勢是非常巨大的,南方的反叛勢力無法連成一片,並且曹操從中將長江這個戰略通道一分為二,讓南方的割據勢力失去發展的方向,從這一點來說,荊州的戰略意義重大。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孫權據江東,劉備據夏口,兩方都沒有發展的方向,因為荊州被曹操佔據,只能向東及向南發展,不過意義不大。

在打天下的同時,曹操可以在長江、漢水訓練更多的水軍,接下來開始要對江東用兵,對江東用兵,曹操需要兵分5路:

1、沿長江順江東下,率軍3萬。目標是擊潰東吳水軍,並進攻夏口。

2、從荊南四郡沿長江方向進入東吳境內,率軍1萬,攻打武昌、柴桑。

3、從江夏郡南下攻打夏口,與沿長江順江而下的部分會合,率軍1萬。

4、從合肥、淮南一線南下,率軍3萬,直取建業。

5、從廬江南下,率軍2萬,進攻丹陽。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率領本部5萬人馬,坐鎮荊州。經過五六年的發展,曹操的勢力如日中天,此時曹操已佔據天下十三州的十一州,僅僅只有揚州和交州及荊州的一郡仍在孫劉聯軍手中,孫劉聯軍無法抵擋曹操,不出2年,曹操徹底擊敗孫權和劉備,進而統一天下,預計曹操在217年統一天下,218年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操,曹操登上皇位,國號魏,曹操就是魏高祖武皇帝。

蜉蝣在尘埃
2019-09-08

謝謝邀請。

按照題設所說,曹操在拿下荊州以後,去攻打西川而不攻江東,這腦洞的確是大開,從荊州攻打益州的難度其實很大,一般人不會這麼做戰略決策。如果曹操真去攻了西川,三國統一與否其實也得看日後的關鍵大戰。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二十萬大軍取西川,我估計益州軍民沒有什麼抵抗之心,畢竟曹操是挾天子而令諸侯,聲勢和實力不是劉備可比,西川士民敢於抵抗的人絕對不多,曹操收川可能性極大。至於孫權劉備,劉備江夏彈丸之地,不具備爭衡荊州的資格,孫權也沒有膽量主動進攻被曹操拿下的荊州,曹操的後方應當無虞。

可是,曹操拿下益州以後呢?是拿下漢中還是繼續謀取江東呢?如果是漢中,那曹操整體戰略佈局發生巨大變化,圖謀江東等著幾年以後再說吧,需要修養一段時間才行。如果是江東,那在攻取益州的時間段裡面,劉備得到了一定的時間來練兵,孫權同樣如此,新一輪赤壁大戰仍然會上演,這和之前的局勢其實差不太多,只是曹操多了一塊地盤罷了。曹操戰敗,劉備繼續佔據荊州,孫權佔據江東,仍然是三分天下,劉備想攻取益州的難度稍有增加,但天下三分仍不可避免。曹操戰勝,不用多說,天下一統。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如果我是曹操,我也會先去滅了江東孫權和劉備,他們是心腹大患,劉璋張魯都只是守護之犬,不足為慮。所以,早晚都要啃的硬骨頭不如早點去啃。再舉個例子,前秦在淝水之戰前就佔有了益州和北方,仍然在江南吃了敗仗,所以說,蘚疾不足為慮,心頭大患才是首要。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所以,孫劉不滅,曹操就算拿下西川也不能快速統一三國。

点缀凡尘
2019-08-16

個人觀點,不是十分靠譜的戰略。

曹操已取荊州,孫劉聯軍已成。若曹操揮師西進取西川,那麼勢必要帶上本部主力,而鎮守荊州亦需要本部兵馬。

曹操南下帶的兵力在15萬上下,加上7萬多荊州降卒(其中多水兵),加一起22萬出頭。由於從荊州入川,必須要保證荊州萬無一失,否則被切斷後路這十幾萬大軍就全軍覆沒了。而荊州軍忠誠度有限,必須有強大兵力彈壓,預計曹操本部人馬至少要留下7-8萬才能鎮住局面,震懾荊州軍、孫劉聯軍。剩下的7萬多本部人馬在沒地圖情況下想打爆劉璋,是不是有點太小瞧川人了?劉備入川靠的還是詭計和叛徒張鬆,要不一樣很難啃下來。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淡看天上月
2019-02-13

這個問題是在看了赤壁之戰的結果之後才有此問,若是不知道赤壁之戰的結果還會有此之問嗎?下面來談談當時的形勢。

是曹操去招惹孫權嗎?

有些人以為曹操南下進攻東吳的地盤就全是曹操的單方面的因素所致,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當時曹操和劉備已經是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所以曹操對劉備一路窮追猛打。

但是曹操當時和孫權並沒有多大的仇隙,雖然一開始曹操就輕視孫權想攻之,但是被人勸阻了。孫權方面自己也是甚有野心之人,再加上週瑜、魯肅的慫恿,所以孫權就和曹操最終槓上了。曹操見這一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兒,當然就也不懼之,這就是赤壁之戰之所以能打起來的一些原因。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先攻西川有用嗎?

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後才把的兵戎指向西邊去攻打漢中,若是一開始就把兵戎指向西邊會怎麼樣?劉備是怎麼奪到西川的?就是因為曹操把兵戎向西了,沒有赤壁之戰,西川的劉璋還是會請劉備入川,所以只是讓劉備取西川的時間提前了,不過劉備就不能“借荊州”了。西川憑藉地利優勢,是可以抵住曹操的進攻,後來的事實也是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本來就是想滅亡大敵劉備,順道收拾一下毛頭小子孫權才發動的赤壁之戰,若是先進攻西川,那麼還是天下三分的結果,其實說白了,天下三分的局面造成,最重要的就是孫權這個因素造成的,是孫權也有爭雄天下的野心。

劉備自身實力還行,再就是天命也眷顧他,所以敗了很多次都沒有掛,若是曹操奪下荊州之後不那麼著急,先解決自己北方的問題,同時整頓一下荊州的水兵,讓其真的歸附。或者向東部進攻,而不是這麼衝動直接南下犯了兵家大忌,那麼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一叶18391361590
2019-08-14

曹操攻打荊州劉表病死,其之劉琮投降,戰略要地荊州歸了曹操。形勢一片大好。下步是先打孫權,還是劉備,曹操當然有打算。與劉備打了多次仗,曹操勝多敗少,就是不能徹底消滅劉備,猶如不倒翁,曹操心有餘悸。相對孫權而言還是弱一些,孫權遠不如其父孫堅利害,曹操心裡有數,還是撿軟柿子揑好。從地理位置來講,曹操己佔據了北方中原廣大地區,又取得荊州戰略要地,孫權地盤完全暴露在曹操面前。如能迅速的打敗孫權,佔領富裕的廣大江南地區,劉備的西蜀同樣也是一樣命運。可是歷史不如人願,曹操不但沒有打敗孫權,也沒有消滅劉備,反而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如果曹操先打孫權能取勝,三國鼎立的形勢可能就不存在了。

海马论史析理
2019-08-15

這個問題有意思,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想不去招惹孫權先取西邊的益州完全不可行,曹操想不去招惹孫權也不行,孫權也會去招惹曹操。為什麼?因為曹操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江東孫權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踩了孫權的生存底線”,那麼孫權的“底線”何在?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江陵。江陵一旦歸曹操,那麼長江天塹作用就會失去,失去長江這道天然的屏障,江東無疑門戶敞開,江東可以用朝不保夕形容了。此時江陵在誰的手裡?劉備手裡。這也是魯肅為什麼急於跟劉備談“孫劉聯合”大計的關鍵所在。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劉琮投降後,劉備率部退守江陵,江陵位於荊州的中部,北接襄樊,南連南、桂四郡,西可入巴蜀之地,東可進長江中下游,且荊州的多數糧草物資都在這裡。劉備敗走江陵並非落荒而走,而是有著周密的計劃和部署的,也是他與孫權聯合資格的關鍵所在。此時江東孫權家大業大,劉備居無定所,控制了江陵,也就控制了孫權的命脈,也卡住了曹操南下的咽喉;也有了擠身群雄爭天下之資本。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此時的雖無多少勢力,卻劉備佔據了孫曹兩大集團生死進退的關鍵之地。孫權這邊不能坐視劉備被滅從而危及自身;曹操那邊也不願見劉備與孫權聯合阻止自己南進。此時最有利的便是劉備,不光可以倚仗孫權之力阻止曹操南下,也可以借曹操大軍壓境聯合抗曹之勢,緩衝自孫權對劉備日後取西川的阻力。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得了荊州,卻沒能掌控要害之地江陵,談取西川便無從談起。孫劉曹三家焦點在赤壁,要害卻在江陵。孫權求存,曹操求進,劉備求圖。而“天下之腹”的荊州核心地江陵,也正是三家各自所求,一人所得,他人所不欲的原因所在。

鸿哥iouyh福小铺
2019-08-16

謝謝邀請。

回答問題先舉個例子,張魯投降曹操,曹操還是得和劉備單挑,為何?

就算曹操想罷手,劉備卻不願停下,他要整個漢中,最終曹操還是敗了,丟了地盤還掛了個夏侯淵。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道理是一樣的,曹操壓根沒機會罷手,既然開弓就沒回頭箭,只有打到海宇澄清,天下太平。

劉表的地盤丟了,卻留下一大批降兵降將,好壞參半。

劉備仍周旋在江夏,荊州地界,時刻虎視眈眈,東吳也作壁上觀,磨刀霍霍。

此刻罷手去取西川是非常不明智的,鬧不好就造成多條戰線,自個搗鼓出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最佳境界:主公出西川,派一員上將提兵自荊州,夾擊曹魏。

呵呵,簡直自取滅亡。

斬草要除根,劉備絕對是荊州大患,搞不好那些投降的兵將被策反過去。

還有就是古時候調動大批軍馬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機不可失嘛,趁現在兵強馬壯,滅了劉備,搞不好連東吳都收拾。

當然曹操設想是幹掉劉備,沒想到孫權的積極性很高,不想坐以待斃,發展成脣亡齒寒的地步,加入戰局協助劉備。

欲罷不能啊。

优己
2019-08-16

那是不可能的!實際上曹操之所以赤壁戰敗很大是因為實力沒有發揮出來。當時曹操帶領五十萬大軍南下,作戰距離在350裡之間,經過後勤與戰鬥比推算得出戰鬥人員15萬左右,但是這十多萬北方部隊因為水土不服被安置在江陵城養病,曹操手下能調動的實際兵馬只有荊州的七萬降兵。這使得曹操從武陵山地登陸的作戰計劃被迫取消。這才是赤壁大戰爆發的前提條件,曹操兵力不足。因此假如曹操這個時候沒有去進攻孫權,而是進攻西川,那麼他同樣會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

其次,劉備取川太過僥倖才顯得西川易取!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行軍本就不易,再加上運娘草就更加難了,這是地險造成的。要想取川一定要在當地取得糧草供應!劉備在西川實際經營了三年多才在當地取得了民心支持,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籌集糧草依然是劉備軍中的大事,他才不得不調諸葛亮進川,實際上就是去搞好軍民關係籌集糧餉的。

因此,張鬆獻圖與法正投降才是決定三國走向的決定因素!因為有他們的支持,川外勢力才能在當地立足。歷史上川外勢力只有在川外內亂的時候才能進川取得統治權。

o小爷他爸
2019-08-15

這個問題問得好,完全可能,當時劉琮投降後完全就可以以防守為主並做出攻擊的態勢監視劉備,孫權的動向。如果發現有異動派小股部隊騷擾就好了,兵屯長安。首先赤壁之戰前夕張鬆就到了曹操那邊奉命去結交的(如果有疑問可以去看三國志·蜀書·劉二牧傳劉璋那一篇就有),如果曹操不是因為要對付江東而不去理睬他,他也不會轉而去結交劉備,而且張松本來就是賣主求榮之徒。所以曹操完全可以利用張鬆。而且馬騰,韓遂早在建安四年就歸順了,並且已經送來兒子當人質了。而且還多次助曹破袁。後來在赤壁之戰前馬騰韓遂互相攻殺,曹操也派鍾繇,韋端去勸和。而且讓馬騰入朝為官。我覺得沒必要讓馬騰入朝,再次聯合征伐張魯(馬騰在,馬超不敢亂來。)張魯本來就想投降了,完全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漢中,接下來巴蜀門戶洞開。外有大軍,內有張鬆,法正這群人,而且是以朝廷名義,劉璋投降的面大。最後再收拾劉備,孫權,馬騰這些人不就更簡單了。

大飞熊骑士
2019-08-14

如果曹操拿下荊州後,繼續採取先北後南的戰略,打敗馬超,逼降漢中張魯,再派一上將或者親自入蜀,那麼可能會加快統一進程。但是,曹操對荊州南部的控制會失去,即使不打赤壁之戰,依然會如此。因為曹操對荊州南部控制和影響力不足,劉琦,劉備還在江夏郡,孫權也是虎視眈眈。一旦,曹操把戰略視角從南方又轉移回西北方向,荊州中部,南部,西南部必定成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必爭之地,因此,也可能出現新的三國局勢,只不過這個局勢有可能會更快的被曹魏政權終結掉。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進攻荊州,劉琮率荊州之眾投降,但是劉備還在呀。劉備聽說劉琮投降,就率軍走江陵。江陵在荊州中部,北接襄樊,南連南四郡,西可入蜀,東出長江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內物資豐富。曹操怎麼可能放過這塊重地,於是派輕騎玩命追劉備。接下來就是《三國演義》裡的長阪坡之戰,趙雲殺了個七進七出,張飛喝斷當陽橋的橋段了。最後,劉備被關羽接到夏口,曹操進軍烏林和孫劉聯軍對峙,這就是赤壁之戰的前夕。此時對曹操來說,繼續南下拿下江東之地是最有利的選擇,畢竟江陵一下,長江天塹失去防護作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敗在對水戰估計不足,加上瘟疫橫行的因素(郭嘉沒死之前早預料到,如果他來到南方,估計會死於瘟疫,從側面看出,當時的南方確實是多疫地區)。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三國荊州中部的南郡江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赤壁之戰前,曹操重點控制荊州北部南陽郡和後被曹操分出的南鄉郡地區,和中部的南郡。荊州的南四郡,從後來劉備拿下的過程來看,此時依然是劉表派出的舊屬管理,名義上屬於曹操,而江夏郡則在劉備手裡。根據這種態勢,曹操如果不繼續攻打江東,而是派一上將連同荊州投降的水軍鎮守南郡,而曹操則提前平定關中。那麼,局勢發展的可能性就是,孫劉依然會形成聯軍,一起攻打重鎮江陵,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江陵是必須拿下來的地方。因為江陵一旦被拿下,就能打開進入蜀中的道路,並且能控制荊州的南方四郡。這就意味著,拿下江陵,不但得到一片領地,還能向西部發展。而曹操的戰略,一旦平定了馬超等人而拿下關中,緊接著再威逼漢中張魯投降,蜀中的大門就洞開了。

如果當年曹操拿下劉表地盤後不去招惹孫權而是先取西川,三國會不會很快統一?

(曹操控制荊州北部,平定關中,可以形成對張魯的夾擊,拿下漢中,便可以入蜀)


所以,曹操軍和劉備軍或者孫權軍,最終會在蜀中會戰,益州之地,只怕不再是劉備一人所有,甚至可能失去。為什麼?因為入蜀的時間,要取決於進入益州前的難度。曹操要解決馬超,張魯,再從漢中入蜀,有地形優勢,速度可能更快。而劉備或者孫權,要先解決曹魏防守的江陵,順道拿下南方四郡,才能入蜀爭奪益州,但是從荊州的西南攻打入,需要步步為營。要注意的是,如果赤壁之戰沒有開打,投降曹操的荊州水軍主力還在,估計孫劉聯軍拿下江陵,還是需要時間的。更為不秒的是,赤壁之戰沒有發起,對孫權陣營來說,形勢不算緊迫,在和劉備合作上,只怕也沒有那麼的“心甘情願”了。

因此,一旦益州屬於曹魏或者部分被曹魏佔領,三國鼎立的局面,對劉備就很不利了,一旦劉備滅亡,孫權也不會支撐太久,這就加速了三國統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