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10 個回答
慧玲love
2017-10-08

你描述的這一個觀念是很多老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其實這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縮影。

這個事情的原型是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特別是人和人之間遇到衝突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有一個表達方式是:“都是你的錯”!

既然作為媽媽,你有這樣的覺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這裡提供三個建議給你:

1.在孩子磕倒的時候,因為受到疼痛的傷害,自己會覺得很受傷,這個時候不要著急去處理問題,先去抱抱孩子,安靜的陪伴一下,孩子哭只是因為疼痛,只是單純的在釋放痛疼帶來的痛苦。

2.孩子的情緒慢慢的平復了,我們可以去照顧一下她的感受,比如說問一下,是不是特別疼?剛才是怎麼磕到的啊?讓孩子重新面對一下看看事情是如何發生的。這樣孩子就會養成區分責任的能力。

3.有老人的情況下也不要去針對老人,而是引導孩子去看到老人,因為孩子受了傷特別的心疼,奶奶讓我們再打一次地,那地會疼嗎?真正疼的是奶奶的手,不斷的去描述事實,孩子自然會尊重事實。

在你的這句問話裡,我有看到你面對隔代教育的方式是有一些不滿的,但是不論怎麼樣,老人一定是在盡他最大的努力來幫我們帶孩子,當我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時候,當老人認可我們的時候,自然會來模仿我們去教育孩子。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耳妈卜卜
2017-08-13

作為一個一歲多女孩的媽媽,我簡直太有發言權了。

我女兒小耳一歲多了,正處於模仿大人的階段,因為她走路還不是太穩並且孩子都是天生好動,所以經常摔著。

這邊我女兒摔了,那邊爺爺或者奶奶就會馬上衝過來,“別哭、別哭好寶寶,哦,地板摔著咱了,沒事,爺爺替你打她,讓這個壞地板摔著我寶寶,打他……”,更可氣的是我的女兒,居然每次摔倒後還真的去打地板。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很明顯,這種具有“國人特色”行為的背後,其實蘊含的是教孩子“推卸責任”。

寶寶在年幼時,尤其是3歲之前的認知主要是模仿和吸收大人的行為。如果不分青紅皁白,上來就“懲罰”這些所謂“傷害”寶寶的物體,只會給寶寶傳遞錯誤的信息。

這樣的舉動會掩蓋寶寶該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的正面導向,相反會讓他誤認為自己的“受傷”和“不快樂”都是由外界或者是他人造成的,久而久之,會讓寶寶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長大會,習慣自然會成為個性。

正確的做法:耐心告訴寶寶,你自己要小心,才不會摔倒。

雖然我每次在小耳爺爺這樣說的時候,總會說“爸,你不要這樣教育孩子”,但是老人都習慣了,難免的忘記了。

作為媽媽,每次出現這種情況,我都會蹲下來,先給寶寶擦擦眼淚,抱一抱她,告訴她,寶寶,媽媽知道你不小心摔疼了,這是因為你走路的時候太不小心了,以後你自己站穩了,小心一點就不會摔倒了。

這個效果很好,小耳打東西的行為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公婆也在慢慢的改正這個行為。

新時代的媽媽,面對老人的“老一套”育兒方式,先不要過分苛責,而應該主動示範,如果效果真的好,老人在心裡也會默默認可並模仿。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最後,感謝他們付出的同時,我們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大部分責任,畢竟我們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

云朵妈
2017-08-13

《告訴孩子,你的問題,你來負責,不要推給地板》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地板真壞,打它!”這句話絕對是老人口中的一句經典中的經典!我相信中國大部分的媽媽都聽過老人這麼說。我家也不例外!

女兒一歲多的時候,婆婆曾經來家裡住過一段時間,當我聽到婆婆在女兒摔倒後說出這句話,並且在女兒面前使勁的拍打地板時,我馬上上前去勸阻婆婆的行為,並且告訴女兒:你自己摔倒了,是你自己不小心,地板它一直沒有動,它沒有問題;你下次小心一點就好。

本來女兒聽見她的奶奶那樣說,看見她那樣做,都露出委屈的樣子,準備大哭一場了,聽見我這麼一分析,露出有點明白的樣子,點點頭,又跑走了。

後來,不管女兒是摔倒了,還是撞到牆了,我都提醒她: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地板是不動的,牆也不動的,下次不想再受傷,自己就要小心一些。

所以,她摔倒或者撞牆了,從來不哭鬧,自己傻傻一笑,不好意思就跑走了,小的時候,她還會摸摸地板,或者摸摸牆說:對不起!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把問題推給地板的人,都是遇到問題習慣性推卸責任,如果這樣教導孩子,孩子也會學到推卸責任的習慣!

我認為,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首先,我們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解決方案,耐心和她溝通問題的緣由;

其次,我們要和老人溝通,儘量達到理念一致,這樣,以後的育兒生活中,孩子不管跟老人,還是父母,都是一致的規則;

然後,我們在其他的生活方面,也要處處告訴孩子,遇到問題,首先分析自己的原因,明確責任,不抱怨,不推卸責任。

最後,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育兒的重擔,是在自己的身上;和老人在育兒路上遇到分歧,一定要多溝通,全家一起達成一致的育兒理念!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孩子王育儿顾问
2017-08-10

這句話當然不對了!孩子一摔倒就責怪地板、凳子、桌子什麼的,太對不起這些無辜物體了!

雖然只是一點小事,但也反應出老人在無限制溺愛孩子,讓孩子接收到錯誤的信號:“做啥都不是我的錯”、“我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爺爺奶奶會罩著我”......在這樣的信念下成長,孩子很容易長偏,進化成口誅筆伐的“熊孩子”。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建議敬告家裡的老人:以後孩子摔倒了就是摔倒了,是因為自己沒有站穩或是大人沒有保護好孩子,不能抱怨其他客觀存在的事物。

除了怪地板外,在隔代教育中還存在不少典型問題,不知道有沒有發生在你的家庭?

比如:不哭了,奶奶給糖吃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當寶寶哭了時,老人都愛用糖來哄寶寶。長此以往,如果寶寶一耍脾氣,老人就妥協,滿足他的無理需求,那麼,這樣下去會讓寶寶更加任性,越發地不可收場。要知道,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寶寶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正確做法:一定要堅持原則。

平時,寶寶淘氣的時候,爸媽一定要堅持原則,因為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非常重要。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當寶寶出現任性行為時,爸媽一定要嚴格限制,不能輕易地妥協、退讓;並且,還要讓寶寶掌握自己行為的限度,要在他的心裡形成“不是什麼事都可以”的概念,對一些不合理需求加以限制。因此,爸媽在平時要讓寶寶知道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從而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和規範行為。

別弄壞了,奶奶幫你拿

“寶寶,別動,奶奶替你拿。”這種情況在隔代教育中並不少見,老人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限制寶寶學習技能的機會,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正確做法:讓寶寶自己來。

寶寶經常因為好奇出現“破壞”、“搗亂”等看似有冒險性、但卻又有創新性的探究行為,老人若總急著阻止和評判,等於泯滅了寶寶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容易讓寶寶變得膽小、羞怯。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寶寶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寶寶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寶寶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寶寶,拒絕老人帶寶寶,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

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寶寶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係,一切以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jason妈咪爱育儿
2017-08-15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述了德國媽媽怎麼正確對待這個問題的。

當時作者去德國媽媽家裡做客,德國孩子比較小,也是跑來跑去的,一刻不停歇。作者當時很擔心德國寶寶摔倒會磕到,但是德國媽媽始終並沒有制止他,一直在微笑著聊天,並且讓作者放輕鬆,說他應該學會為自己行為負責。

果真,德國寶寶跑了一會後就被絆倒了。摔得當時就大哭起來,並且開始拍絆倒他的東西。德國媽媽並沒有慌張,而且走過去拿開他拍打東西的手說,不可以,你不可以打它,因為它本來就是存在這的,是你自己不小心妨礙了它,你應該向它道歉。

德國寶寶雖然一直在哭,卻真的說了一句:sorry。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我想,這個媽媽教會了孩子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就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的,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每次遇到問題,都要說是別人的責任,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在遇到問題時開始抱怨,推卸,卻沒有想到是不是自身的問題。

只有讓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以後再學習生活中,才會更有主見,更有自信。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嗨,我是jason媽咪愛育兒,可關注我,曾經的資深文案,如今的資深媽咪。喜歡研究育兒之道與父母情緒管理。

宁静致远—家有萌宝
2017-08-08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老人們包括不少年輕人在寶寶自己摔倒後,為了快點讓寶寶快點停止哭鬧,都會這樣哄寶寶。其實這是在教寶寶潛意識裡去推卸責任,明明摔倒就是因為自己不小心嘛!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寶寶磕碰了或者摔著了,是很難過。我們也一定很心疼,但一味責怪無辜的物體,而沒有讓寶寶清楚的知道是因為自己哪裡不小心導致摔倒碰疼。這樣只會給寶寶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這些舉動沒有使寶寶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讓他誤認為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一是寶寶沒有意識錯誤,以後可能還會不小心,二是寶寶學會了推卸責任。“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我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看到寶寶摔倒以後,家長用話語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這樣有助於培養寶寶堅強的性格,幫助寶寶建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其次給寶寶分析為什麼摔倒,這有助於寶寶總結教訓,以後小心。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宸宝的杂货铺
2017-08-14

我孩子奶奶在孩子小時候也會這樣說,老人毋庸置疑的愛孩子,只是有時候教育觀念確實不對。

孩子自己走路摔跤了,爺爺奶奶拍拍地板說怨地板;吃飯著急燙到了,爺爺奶奶馬上搶著說怨飯菜太燙了......

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喜歡找理由,而且這個理由從來不會往自己身上找。永遠都是“我失敗了,都是地板的錯,是飯菜的錯,都是別人的錯......”從而不願意承擔責任,不從自身找原因。這種孩子如果總是一帆風順到也還好,一旦遇到一點點的挫折,很有可能就縮起來,不敢再前行了。

我們無法護孩子一生周全,雖然我們總是希望能保護他們一生,但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孩子學會認清狀況,學會從失敗中找到經驗教訓,從而勇敢而大方的走出來。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智慧妈妈育儿说
2017-09-09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牆真壞,讓寶寶磕著了!”在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中,類似的話經常聽到,這是隔代教育老人們常教孫輩的做法,我是不贊同這樣做的。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先說這樣做的不好的地方。我鄰居家是伯母在老家幫忙照看孫子,孩子一歲多的年紀,特別喜歡跟著大一點的孩子滿地跑,卻站不穩,噗通摔個四腳著地臉貼地板,孩子哇哇大哭起來。伯母走過去抱起孫子,一邊拍拍身上的泥土一邊重複說:“地板真壞,摔倒樂樂了,打它!”孩子現在三歲了,即使已經不用大人教他摔著了打地板,打牆,他很嫻熟地踢地板,踢牆了。這樣的一個推卸行為,讓他沒有辦法看清楚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造成自己受到傷害,所以即使三歲,每次摔著碰著都大哭。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反觀另外一家的孩子,一歲多,我回我媽家的時候,剛好看到這個孩子也是因為跑得太快摔哭了,她媽媽先抱起她,擦乾眼淚,說:“寶寶摔疼了喲,不哭哈。媽媽知道你摔疼了。下次跑慢一點哦,站穩一些就不怕摔倒了。”孩子雖然有哭泣,幾次下來,她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繼續玩耍,摔倒的次數越來越少。

“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同樣的情況,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讓一個孩子三歲了依然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少受傷害,大哭打東西;另一個卻一歲多即使偶爾摔著,卻爬起來繼續穩穩當當走路,摔倒的次數越來越少。相信很多媽媽已經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了。

老人都是疼愛孫子孫女的,在育兒觀念不一致時,媽媽們可以先示範正確的做法,看到孩子有改善了,老人也會慢慢接受並且這樣做的。

盛放的向日葵
2017-08-13

首先,闡明我的觀點,我覺得這樣說是不對的

其次,這種情況並不是只出現在隔代教育中,很多新手爸媽也會這麼說。

原因如下:

第一,孩子摔倒是正常現象,而不是因為外部因素干擾,家長不需要大驚小怪,這樣不利於孩子以後成長過程中對失敗進行正確歸因。

第二,應該讓孩子知道摔倒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自己不小心,還是因為地面有障礙物?

如果地面不存在障礙物,只是孩子平衡能力還不夠,那就要鼓勵孩子多進行平衡練習,慢慢掌握走路的技巧。

如果地面存在障礙物,那就應該告訴孩子,走路的時候注意觀察路面情況,而不是隻顧走路而不看路。

第三,尹建莉老師說過,打小板凳屬於一種“復仇行為”,不利於兒童心理健康,此處同理。她給出的建議是:教孩子善待“對方”,讓孩子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

尹建莉老師的做法能夠培養孩子正確看待事件的能力,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進行正確歸因,而不是變成“全天下我最有理”。

希望不論是隔代養育還是父母親自教養,都能夠避開這種成長陷阱。“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涓妈家小学生
2017-09-29

首先,我要明確亮出我的觀點,這樣的話肯定是不對的。

這也是我自己親身經歷了生娃、帶娃、到娃上小學之後,反思種種得出的結論。在我家娃小的時候,外婆和奶奶輪流帶。孩子比較好動,在學走路那會兒,經常會磕磕碰碰。這時候,我也經常聽到外婆或者奶奶邊打地板(有時候是桌子或者椅子,有時候是電視櫃啥的),邊說:“哎呀,都是地板的錯,摔疼了我寶寶,打它打它”,慢慢地,寶寶也就停止了哭泣,去玩別的去了。“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剛開始,我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後來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籍和心理知識的書籍後,才意識到這樣教育孩子是不對的。因為:

第一,在孩子眼裡,無論是地板或者桌椅或者任何東西,那都是一個實體存在,當老人在說“壞,不好”等等這些字眼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灌輸給孩子,是對方的錯,是對方不好,跟自己沒有關係,這樣的話,很容易讓孩子慢慢自以為是,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第二,當老人說這樣的話語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過度寵愛,把所有問題都推卸給毫無知覺的地板、桌椅等固定物,久而久之,孩子形成的觀念就是,誰惹我不高興了就要打他,打不過就哭,就找大人幫忙,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在隔代教育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您覺得對嗎?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寶寶,地板不會走路,是你自己走路不小心碰到了地板,地板也很疼,我們一起來摸摸它,也摸摸自己,下次要小心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