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湖南長沙百年老街最後制秤人,50多年造15萬桿秤!
圖說城事兒
1/9 2018年10月6日,在湖南長沙百年老街太平街,有一家不足5平方米的太平街老秤店,與周圍繁華現代的精緻格格不入。(圖片署名: 東方IC) \
2/9 69歲的文志飛已經在這條街上堅守了45年,成為長沙城最後的制秤人。文志飛和他的手藝被評為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片署名: 東方IC) \
3/9 千百年來,手桿秤可算作華夏“國粹”,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躍在大江南北,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發展,電子秤的普及,桿秤將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民族的符號。 (圖片署名: 東方IC) \
4/9 文志飛出生於湖南益陽,爺爺父親都是制秤人。他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6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叫賣鄉間。23歲時,文志飛來長沙謀生,並很快以精湛的手藝在太平街立足。 (圖片署名: 東方IC) \
5/9 五十多年時間裡,他製作了15萬多桿秤,成為長沙城頗有名氣的手藝人。有的秤足以稱量400斤物體,多用於糧店,也有的秤能夠精確稱量0.01克的細微物體,用於稱量珍貴藥材或金銀珠寶。(圖片署名: 東方IC) \
6/9 每一杆秤,都經過他仔細地校準。文志飛介紹,制秤的材料選用很有講究,質地堅硬的油柞木是做秤桿的上等材料,做小秤的時候,駱駝骨也很不錯;秤砣使用的是密度比較均勻的銀銅,至於秤桿上的砝星則是鋁。(圖片署名: 東方IC) \
7/9 “心裡和手上都要有桿秤,做秤就是做良心!”這是文志飛父親的教誨,他一直謹記於心,數十年如一日。在文志飛的心裡,只要還有生意,制秤的手藝就要繼續傳承下去。(圖片署名: 東方IC) \
8/9 40多年來,他在見證太平街變遷的同時,也經歷著手工制秤這一古老行業的榮衰——當年他剛到太平街時,這裡還有4家手工制秤的店鋪,可如今他已成為太平街上最後的制秤人,或許也是長沙城最後的一個制秤人了。(圖片署名: 東方IC) \
9/9 據瞭解,門面開支每月就要四五千元,一年下來也就賺個兩萬來元。之前他一共收過8個徒弟,可由於制秤太辛苦,而且收入不高,徒弟紛紛轉行。他說,自己會繼續堅持這門手藝,直到離開這個世界。(圖片署名: 東方IC) \
2018-12-0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