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西洋人的品味!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景德鎮外銷瓷鑑賞
瓷器鑑定真知堂
1/9 瓷器鑑定真知堂:外銷瓷是瓷器鑑定上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銷往海外的中國瓷器。最早的外銷瓷始於唐代,以長沙窯居多,印尼發現的黑石號沉船就是典型代表。圖為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粉彩“VOC”字母杯碟。(圖片來自 IC photo)
2/9 瓷器鑑定真知堂:宋元時期的外銷瓷非常多。由於金滅北宋,南宋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以泉州為主要港口,所以浙江龍泉窯興起繁盛。可以說龍泉青瓷的崛起,跟外銷有莫大的關係。西方國家把龍泉青瓷稱為雪拉同,以稱讚龍泉釉色的美麗。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青花耶穌受洗圖餐盤,清代文物。(圖片來自 IC photo)
3/9 瓷器鑑定真知堂:元代海上貿易和交流相比南宋時期有增無減。由於元朝征服了西亞和中東地區,建立了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當時中東和中國都在蒙古成吉思汗家族統治下,所以中國和西亞的交流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圖為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紋章咖啡壺。清代文物,英國定製,景德鎮生產。(圖片來自 IC photo)
4/9 瓷器鑑定真知堂:明代也有外銷瓷,主要在明晚期。明初建國,洪武皇帝朱元璋嚴禁與海外貿易,“片帆不許下海”。鄭和下西洋為僅有的國家行為,所帶瓷器均為賞賜性質。到隆慶開關之後,萬曆皇帝時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大量外銷瓷通過海上馬車伕荷蘭運到海外。當時主要是青花瓷器。圖為大英博物館藏清康熙蘇格蘭紋章餐盤。(圖片來自 IC photo)
5/9 瓷器鑑定真知堂:進入清朝之後,景德鎮瓷器作為重要商品出口到歐洲,甚至大量出現了為英法等國定製瓷器的做法。當時的景德鎮瓷器通過海路大量銷往歐洲,圖案花紋則變成以歐洲人喜好為主的樣式,瓷器取代絲綢成為中國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清代文物,英國紋章紋觀音尊。(圖片來自 IC photo)
6/9 瓷器鑑定真知堂:相比內銷瓷器,外銷瓷的畫風和審美觀明顯不同。目前國內收藏比較少,絕大多數都收藏在歐洲各個國家。其中不乏精品。應當指出的是,中國也從歐洲學到了不是陶瓷生產知識,比如琺琅彩就是典型的來自歐洲的陶瓷技藝,此類琺琅彩瓷器歐洲各國存世數量很多。圖為清嘉慶時期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東印度公司紋章盤。(圖片來自 IC photo)
7/9 瓷器鑑定真知堂:為了迎合洋人的品味,外銷瓷出現了很多奇特的配色和構圖。中國人只會塑造佛像,一般人物類型的瓷像不受歡迎,被認為是陪葬的俑,不吉利。但歐洲人則喜歡塑造自身的形象。圖為法國人塑像,清康熙時代,大英博物館收藏文物。(圖片來自 IC photo)
8/9 瓷器鑑定真知堂:十三行是當時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或\洋貨行\。清代規定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口,又稱廣州十三行。洋人買瓷器必須通過十三行。圖為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十三行外景圖潘趣酒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9/9 瓷器鑑定真知堂:中國畫講究留白,瓷畫除了元代和明早期以外,都疏密有致。西洋畫講究飽滿,瓷畫多密不透風。特別是色彩的使用上,外銷瓷和國人使用的瓷器風格迥異。圖為清乾隆時期的高士圖盤,可以看出中外繪畫風格的明顯不同。\n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n\n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6-14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